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2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59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将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方法制备阴道毛滴虫可溶性抗原,多点注射免疫家兔,获得的血清用ELISA测定其抗体效价。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C-Fd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结果制备出抗阴道毛滴虫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在1:8000以上,用于免疫印迹实验。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Fd。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了Fd。  相似文献   
992.
鸡血清与卵黄中抗中华眼镜蛇毒IgY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四红  孔天翰 《蛇志》2006,18(4):261-264
目的探索特异性IgY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方法用眼镜蛇毒原毒免疫产蛋母鸡,ELISA定期检测卵黄中的抗体效价变化,小鼠体外中和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第1次免疫40周后,眼镜蛇毒攻击已免疫母鸡,检测攻击前后鸡血清中抗体效价变化情况,未经眼镜蛇毒免疫的母鸡作阴性对照。结果经免疫后第7天蛋黄中即可检测到抗体,经多次加强免疫,40周时蛋黄中还能保持高效价的抗体,通过分离纯化,此抗体可保护实验小鼠免受4 LD50眼镜蛇毒的攻击;同时,鸡血清中也保留着较高效价的抗体,可中和4 LD50以上的眼镜蛇毒。结论用眼镜蛇毒免疫鸡,经多次加强免疫,卵黄和鸡血清中可持久保持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初步检测此抗体可中和4 LD50的蛇毒。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筛选出最佳的小鼠原核期受精卵的体外发育培养系统,分别进行了四个试验。试验I:在体外分别用自配的M16、mM16、KSOM、mKSOM、CZB进行体外发育培养,进而筛选出一种最佳的体外培养系统;试验Ⅱ、Ⅲ、Ⅳ分别:探讨了血清、PVA、rhLIF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试验I中胚胎发育到2-细胞的比率差异不明显,但是在mM16和mKSOM中,发育到4-细胞的比率94.7%,90.7%(91/96;78/86)和发育到桑椹胚/囊胚的比率分别为78.1%,67.4%(75/96;58/86)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培养液;试验II用10?S代替M16中BSA时,胚胎的发育率均下降,即使在mM16中桑椹胚/囊胚率仅为4.8%(12/35)与对照组M16(40.5%)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用PVA取代mM16和mKSOM中的BSA其体外发育率显著下降,胚胎均无一例发育到桑椹胚/囊胚;试验Ⅳ:rhLIF能提高胚胎在体外的发育率可使mM16培养的胚胎囊胚率、囊胚脱出率分别达到84%(47/56)、39.2%(22/56)。结论:在不添减其他成分前提下,只在M16中添加0.1mMolEDTA、0.5mMol牛磺酸、1000IU/mlrhLIF便可获得84%的囊胚率,同时证明在M16或mM16添加血清都会降低其体外发育率;PVA还不能有效的取代mM16、mKSOM中的血清。  相似文献   
994.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有4个不同的血清型(DENV-1,2,3,4),主要通过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传播,可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995.
刘念  李凡  远航 《Virologica Sinica》2006,21(3):281-283
本实验将柯萨奇病毒B3型(CVB3)大量扩增,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病毒。利用噬菌体随机9肽库进行筛选,3轮淘洗后,测定噬菌体克隆抗病毒复制能力。提取阳性克隆DNA并进行测序,推导外源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3个具有明显抗病毒复制能力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被筛选出来,使TCID50由10-7.5SFU/mL分别降至10-5.25、10-6、10-5.5SFU/mL,由此证明可以应用噬菌体肽库来筛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多肽,本研究为抗病毒多肽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从我国夏季高温、强辐射的新疆塔里木地区采集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纯化及分类鉴定。用丙酮萃取法抽提39个分离菌株的培养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其主要组分;利用λ噬菌体紫外诱导系统研究抽提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多数分离菌株丙酮提取物的主要组分为类胡萝卜素物质。λ噬菌体紫外诱导系统抑制实验结果表明:29个菌株的丙酮提取物对λ噬菌体的紫外诱导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81%。不同菌株之间的比较试验显示不同属细菌的丙酮提取物对λ噬菌体紫外诱导系统的抑制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以Methylobacterium的抑制作用最强;不同颜色菌株提取物的抑制效果也出现较大差异;Koanria中不同颜色菌株的抑制效果也有类似结果。本文为类胡萝卜素可能是该类细菌具有抗辐射能力的内因之一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也证实了λ噬菌体紫外诱导系统是一种很好的探讨细菌抗辐射机理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997.
王岚  景巍  王转花 《生物技术》2006,16(1):30-32
目的:TBa(tartary buckwheat allergen)是苦荞麦中的主要过敏原。为了研究TBa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并鉴定其重组蛋白的特异性免疫活性。方法:采用之前从种子中分离纯化的天然TBa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建立了类似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TBa的分析方法。结果:对重组TBa的免疫活性鉴定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满足重组TBa的免疫活性鉴定,这为下一步研究其免疫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细菌除草剂马唐致病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出针对玉米田杂草马唐的生物除草剂,通过对其感病茎、叶和根际土壤的分离,利用毒素对大肠杆菌的拮抗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模型和皿栽、盆栽筛选模型进行快速、高效的筛选,建立起一种集初筛、复筛、回接于一体的细菌除草剂筛选模型,筛选到一株产红色素的细菌S4,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对马唐萌发抑制率达93%,对根长抑制率为85%;除草活性实验发现对小麦有轻微抑制作用,对玉米和黄豆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从大庆原油样品中分离和初步筛选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目标菌株的特性,应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提高石油三次采油采收率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相关性质的鉴定。方法:从大庆原油样品中经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结果:获得2株细菌,1号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2号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对两株细菌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株细菌均能产酸、产气、产表面活性剂。证明其具有降低原油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从福建泉州周边地区引种栽培30种攀援植物,对其成活率、生长状况、物候期以及抗逆性等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百分法”综合评选出29种适用于泉州市垂直绿化的攀援植物,其中11种可作为骨干品种推广应用,以满足泉州市垂直绿化建设中对景观多样性、植物多样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