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86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生冠脉血管完全闭塞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13年在我院诊断为ACS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随机筛选出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线及临床资料,回顾其造影图像,计算SYNTAX积分,根据是否存在完全闭塞病变分组,分析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不完全闭塞病变组相比,完全闭塞病变组吸烟(61.1%,P=0.041)、糖尿病(35.2%,P=0.025)、高脂血症(55.6%,P=0.033)发生率高,入院静息心率(77.07±11.99,P=0.023)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8.69±9.46,P0.001)显著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39±8.36,P=0.001)显著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3)、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生(P=0.003)、LVEF(P=0.002)、NLR(P=0.002)、脂蛋白(a)(P=0.039)、SYNTAX积分(P=0.002)和完全闭塞病变独立正相关。结论:ACS患者发生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与年龄、静息心率、吸烟史、高脂血症相关,与冠脉病变复杂程度、左室功能下降密切相关。NLR作为新型炎症标志之一,可预测ACS患者完全闭塞病变。  相似文献   
102.
唐敏  李丽  肖蓉 《微生物学报》2016,56(5):731-739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作为一种新型、与高死亡率相关的条件致病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能够导致人类或其他生物感染多种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于细菌的胞外蛋白酶是导致宿主发病的关键蛋白质。因此,探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蛋白酶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将不仅有助于阐明其致病机制,更为今后以其为靶点进行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本文试图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蛋白酶的性质、功能及其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3.
王丽敏  杨纯  郭俐 《动物学杂志》2016,51(4):614-622
为揭示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消化系统的基本特征,运用大体解剖与组织切片技术、Grimelius浸银法对其消化系统组织结构以及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分布、形态和密度进行了观察。除舌外,消化管的管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消化管各部分的差异主要在管壁厚度和黏膜皱襞数量。各段管壁厚度以胃幽门部最厚,达(221.03±5.94)μm,而十二指肠最薄,仅(63.59±1.17)μm。各段黏膜皱襞的形态和数量明显不同,空肠多达17~20个,其次为回肠和十二指肠,分别为15~17个和11~13个。此外,消化管各部分肌层的相对厚度及腺体的分布也存在差异。肝组织无典型的肝小叶分化,胰腺中胰岛不发达。在秦岭滑蜥的消化管中,锥形、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嗜银细胞广泛分布于固有膜和黏膜上皮细胞之间,胃体部的密度最高。上述结果表明,秦岭滑蜥消化系统结构与大多数爬行类相比,无明显差异。消化管中嗜银细胞分布、形态和密度可能与其在该物种中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佛波酯(PMA)诱导人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的方法,并研究NETS的结构组成。方法:提取人中性粒细胞,使用10、30、90 n M的PMA分别刺激细胞2、3、4 h,采用核酸染料sytox green染色后,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和比较各组NETS的形成情况,并通过活性氧(ROS)探针对NETS进行荧光染色,对弹性蛋白酶(Elastase)、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组蛋白H3(Histone H3)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PMA低于30 n M刺激细胞4 h都不会产生NETS,90 n M刺激3 h就会形成NETS,使用90 n M刺激中性粒细胞4 h后,其形成的NETS含量最高,显著高于30 n M刺激4 h及90 n M刺激3h(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NETS结构上含有大量ROS和Elastase,含有少量MPO,几乎不含Histone H3。结论:90 n M PMA刺激中性粒细胞4 h可促进NETS形成,其含有大量ROS和Elastase。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onol,Pae)对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Ⅱ,AngⅡ)所致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酸性鞘磷脂酶(acidsphingomyelinase,ASM)基因及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检测血管环神经酰胺(ceramide,Cer)含量变化;采用血管环张力描记技术检测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功能;采用二氢乙啶荧光探针(dihydroethidium,DHE)检测血管环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anion,O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孵育后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舒张反应显著降低,Pae与AngⅡ共孵育则无明显改变;AngⅡ及Pae孵育后,动脉对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的舒张反应均无明显变化;AngⅡ孵育可增高动脉环O2-·水平,这一反应被Pae明显抑制;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孵育动脉ASMmRNA水平无明显改变,但蛋白表达显著增加,Cer含量显著增多,Pae与AngⅡ共孵育动脉ASM蛋白及Ce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改变;采用神经酰胺酶抑制剂N-oleoylethanolamine(OEA)增加动脉Cer含量后,Pae降低动脉O2-·水平以及增强Ach舒张反应的效应被显著抑制。结论:Pae通过ASM/Cer通路改善AngⅡ所致动脉氧化应激增强和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6.
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是蔗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简捷快速克隆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基因方法,对于育种材料和品种资源的基因分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已知的高粱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基因序列及高粱基因组中该基因序列片段,设计引物,比较了分段克隆、基因全长克隆、巢式PCR克隆等方法克隆高粱SAI-1基因的效果,结果表明,直接扩增全长,扩增产物极其不稳定且扩增产物纯化、连接,转化后得不到阳性克隆;采用均等分段克隆,前半段扩增产物纯化、连接转化后得不到阳性克隆,但后半段克隆成功;针对高粱基因组信息中SAI-1基因上游的未知序列部分设计引物,进行单独克隆(635 bp),再单独克隆其其余序列,两段序列拼接后得到SAI-1基因全长。序列分析发现,SAI-1前段635 bp的扩增片段GC含量高达69.6%,而其后GC含量急剧下降至30%以下,所以推测全长克隆、均等片段克隆以及巢式PCR克隆失败的原因可能是SAI-1基因中GC分布不均匀,克隆高粱SAI-1基因较为适宜的方法为利用2对引物进行不均等分段扩增克隆,前段PCR退火温度较后段高1℃。该方法将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提高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气道曲霉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气道曲霉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影像学,支气管镜下表现,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 19例患者男性13例(68%),女性6例(32%),年龄33~76岁、平均(57.32±11.69)岁。既往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21%),糖尿病4例(21%),肺癌3例(16%),高血压病3例(16%),陈旧性肺结核病2例(11%),支气管扩张2例(11%),肺血管炎1例(5%),间质性肺病1例(5%);其中2例患者有3种以上基础疾病,7例有2种基础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气急(100%),发热(74%);影像学改变早期主要为沿气道分布的结节,渗出,12例患者入院后胸部CT显示病灶明显进展;支气管镜下改变以混合型为主;首选治疗药物为伏立康唑针;总疗程均大于6周,最长22周;死亡率为16%,其中1例因经济原因治疗4周后自行停药,8周后再次因为肺部出现新病灶病情进展再次入院。结论侵袭性气道曲霉病是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在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身上常常漏诊、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早期诊断及全身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ICU感染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比较本院ICU与非ICU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20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痰),占69.17%。临床分布以ICU多见,占30.00%。在20种抗菌药物中有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仅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唑、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等有较低耐药率,耐药率分别为0.00%、16.67%、1.67%、9.17%;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等12种抗菌药物ICU与非ICU耐药率分别为100.00%,66.67%;97.22%,75.00%;100.00%,40.48%;97.22%,33.33%;100.00%,7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感染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ICU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临床应高度重视,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09.
为了建立适用于嗜热链球菌菌株资源多样性调查的菌株分型方法,尝试将1型CRISPR位点间区序列分析用于嗜热链球菌的菌株分型,并与常用ERIC-PCR指纹图谱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型CRISPR位点间区序列分析可以把30株从三个不同样品中分离的嗜热链球菌分成三种差异明显的类型:不同类型菌株之间没有相同的间区序列;而同一类型菌株之间,间区序列的组成和排列则基本一致,并且上述分型的结果与用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因此,1型CRISPR位点间区序列分析是嗜热链球菌分型鉴定的可靠方法,并适用于大量菌株的分型鉴定和多样性调查。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观察和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P蛋白胞外可调控分泌现象及其机制,将收集到的环境株菌D2株及9株临床株在含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取培养液上清利用SDS-PAGE电泳观察SMP蛋白分泌情况;提取各菌株基因组DNA,PCR扩增其smp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将获得的SMP氨基酸序列用Blastp、Megalign等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SMP蛋白分泌均存在可调控现象,酵母提取物可抑制该蛋白的分泌,而适宜浓度的麦芽糖则具有促进作用。序列对比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SMP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种属的特异性,且临床株和环境株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株中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而环境株则序列差异相对明显的,但不同来源的菌株SMP均含有保守的信号肽;提示该蛋白可能与其致病性相关,其胞外分泌的可调控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