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41.
苹果根际自毒物质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苹果根际土壤筛选苹果根系自毒物质降解细菌,并探究分离菌株对根皮苷、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以及焦性没食子酸的降解能力。【方法】分别采用邻苯二甲酸、焦性没食子酸为唯一碳源富集并筛选其降解菌株。通过对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采用MEGA 5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离菌株对4种自毒物质的降解能力。【结果】共分离5株有降解能力的细菌,编号为BL1、BL2、BL3、BJ1和BJ2,经鉴定BL1为钩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BL2为生脂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lipoferum,BL3为氧化烃微杆菌Microbacterium hydrocarbonoxydans,BJ1为Paenibacillus phyllosphaerae,BJ2为Ochrobactrum cytisi。BL1、BL2、BL3菌株对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根皮苷、焦性没食子酸的降解率均高于50%。其中BL2菌株的降解效果最好,分别达到66%、72%、84%和84%。【结论】首次发现钩虫贪铜菌、生脂固氮螺菌和氧化烃微杆菌对4种自毒物质均具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对缓解自毒物质引起的连作障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已有研究证实蟾毒灵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在白血病治疗中疗效显著,然而其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试图探讨蟾毒灵对人红系白血病(HEL)细胞增殖,肾母细胞瘤基因1 (Wilms'tumor 1 gene, WT1)甲基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蟾毒灵处理HEL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增殖情况和细胞周期,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W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用甲基化特异性分析WT1的DNA甲基化和DNA甲基转移酶3a (DNMT3a)的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蟾毒灵对HE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率为23.13%~84.62%。在蟾毒灵处理的HEL细胞中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周期增殖指数由75.45降至49.67;WT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蟾毒灵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同时WT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由未甲基化状态变为部分或完全甲基化状态。而蟾毒灵处理后DNMT3a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加,呈剂量依赖性。我们的研究初步说明蟾毒灵不仅能显著抑制HEL细胞增殖,阻滞G0/G1期细胞周期,还能诱导细胞凋亡,下调WT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3.
【背景】微生物转化是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的重要手段,具有催化反应快、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易控制和污染小等特点。许多微生物能够对蟾毒配基类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在不同位置进行结构修饰,并且产生毒性减弱的活性衍生物。【目的】筛选蟾毒灵生物转化菌株,以期发现活性更好、毒性降低的化合物。【方法】利用蟾毒灵为底物筛选其生物转化菌株,通过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C-MS (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鉴定转化产物;对可生物转化蟾毒灵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优化发酵条件提高转化率,同时测试该菌株对其他甾体化合物的转化作用。【结果】筛选获得一株蟾毒灵转化菌,经形态学与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分析鉴定为Naganishia属菌,转化产物为3-去氢蟾毒灵。该菌株生物转化的培养基最适底物浓度为8 mg/L,最适初始pH值为6.5,最佳接种量为3%,最佳转化时间为96 h,最终转化率为48.3%。该菌株可将雌酮E1转化为雌二醇E2,也可将雌二醇E2逆向转化为E1。【结论】首次发现Naganishia属菌株对甾体类化合物具有转化活性,其产生的弱细胞毒性的转化产物3-去氢蟾毒灵有望成为高效、安全的强心药物。微生物转化法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为大量制备活性化合物3-去氢蟾毒灵提供了一条简便易行的道路,也为更多甾体化合物结构修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4.
Sun YY  Luo C  Li Z  Chen J 《生理学报》2004,56(3):321-327
为进一步了解孤啡肽在脊髓水平是否具有抗伤害及抗炎作用,本实验在具有多种痛行为表现的蜜蜂毒模型上观察了鞘内注射孤啡肽对大鼠一侧后足底注入蜜蜂毒所诱致的同侧自发缩足反射、原发热和机械性痛敏以及注射部位炎症反应的影响,同时观察了新的高选择性孤啡肽受体拮抗剂CompB的作用.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鞘内注射孤啡肽(3、10、30 nmol/10μl)对蜜蜂毒诱发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的抑制作用随剂量提高而增大,抑制率分别为37±7,43±6and57±11%(三个剂量vs对照,P<0.05);而对蜜蜂毒诱发的注射部位炎症反应(爪体积、爪背腹厚度和蛋白渗出的增加)无显著影响.CompB(30 nmo1)可完全翻转10 nmol孤啡肽对自发缩足反射的抑制作用.鞘内单次或重复注射孤啡肽(10 nmol/10μl)对蜜蜂毒诱致的原发性热和机械性痛敏的发生和维持均无作用.本实验结果提示,外源性孤啡肽在脊髓通过孤啡肽受体的介导产生一定的镇痛作用,但是它可能仅对持续性自发痛有抑制作用,而对热和机械性痛敏及炎症反应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5.
番木瓜环斑病毒畸叶株系的CP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T-PCR方法合成了本研究室保存的番木瓜畸叶病毒(PMaLV)的外壳蛋白(CP)基因,将其CP基因克隆进Promega公司的pGEM-T and pGEM-T Easy Vector System(简称T-载体),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MaLVCP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为861nt,推导其编码287个氨基酸.与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美国夏威夷HA株系和澳大利亚W株系的CP基因相比,在第66nt处开始连续缺失3个核苷酸.与PRSV的华南Ys、Sm和G株系以及夏威夷的HA和澳大利亚的W株系相比,其CP基因序列同源率分别为96%、98%、95%、89%和89%.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率分别为98%、97%、97%、96%和95%.此结果表明,PMaLV属于PRSV的一个株系,不是一种新病毒.因此,我们称其为番木瓜环斑病毒畸叶株系(ML株系).  相似文献   
46.
应用免疫金银技术检测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感染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镇  张海  丁明孝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6):356-359
在应用免疫金银染色技术成功地对猪瘟病毒弱毒疫苗Thiveral株(CSFV.T株)感染的PK-15细胞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免疫金银反应的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免疫金银法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目前已将该技术应用到对猪瘟病毒兔化弱毒疫苗株(CSFVC株)感染细胞的检测,获得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免疫金银染色技术的应用为研究CSFV在细胞中增殖的规律提供更为灵敏的检测手段,并且可望为猪瘟疫苗生产中的滴度测定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7.
【目的】本研究利用Asd+平衡致死系统构建表达巴氏杆菌毒素(Pasteurella multocida toxin,PMT)的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株,并对重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和结果】通过基因克隆的方法构建表达PMT的重组质粒pYA-PmtC,再将其电转化减毒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的asd基因缺失株C501,构建口服活疫苗菌株C501(pYA-PmtC)。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菌株C501(pYA-PmtC)的生化特性、血清型和生长速度与亲本菌株C500一致;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条件下,C501(pYA-PmtC)能够稳定遗传重组质粒及其外源基因片段,并能稳定、高效、分泌性表达30.5kDa的外源保护性抗原rPmtC。C501(pYA-PmtC)腹腔感染BALB/c小鼠的LD50为8.5×106CFU,毒力稍低于C500(LD50为4.4×106CFU);口服接种C501(pYA-PmtC)和C500的所有仔猪未见任何发病症状,两者没有显著差别。【结论】本研究利用Asd+平衡致死系统的原理构建表达T+Pm保护性抗原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弱毒菌株C501(pYA-PmtC),为进一步开发猪萎缩性鼻炎-副伤寒的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
芦花鸡中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接种DF-1细胞(C/E)系,从山东某地方品系芦花鸡的鸡群中分离到一株外源性白血病病毒(ALV)SDAU09C2。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不同亚群鸡ALV参考株的囊膜蛋白gp85的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该分离株与B亚群ALV(ALV-B)2个参考株的gp85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均为92.5%;与A、C、D、E亚群ALV的gp85的氨基酸同源性仅在73.2%~87.9%之间;而与J亚群gp85的氨基酸同源性更低至30.3%~32.4%。这是我国地方品系鸡群中第一次分离和鉴定ALV-B及其gp85基因的报道。  相似文献   
49.
合欢皮总皂苷急性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常规急性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探究合欢皮总皂苷对小鼠的毒性剂量。HE染色观察其主要器官形态学变化,玻璃毛细管法测定血液凝固时间,生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合欢皮总皂苷的最小致毒量为7.5 mg/kg,近似致死量为1500 mg/kg,半数致死量(LD50)为2164 mg/kg。毒性表现为动物活动减少、1500 mg/kg以上剂量使小鼠食欲下降、2250 mg/kg剂量使小鼠体重明显下降;给药后1 d、7 d和14 d给药组血液凝固时间缩短;主要器官形态学明显改变,明显降低主要器官SOD和GSH-PX活性。结果表明合欢皮总皂苷对小鼠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探讨祛毒汤联合红光照射治疗促进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红光照射、祛毒汤熏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58例,红光照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血清炎症因子、血清生长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更高,创面愈合时间更短,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面渗出评分、创面肉芽生长情况评分更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更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更高(P<0.05)。结论:祛毒汤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可促进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可调节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