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零口战国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春茂 《人类学学报》2002,21(3):199-209
本文对陕西省临潼县零口村遗址发掘出土的战国秦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在若干近代和古代对比组中 ,零口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近代华北组、新石器时代的宝鸡组和关中合并组、青铜时代的上马组和殷墟中小墓②组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72.
珠江口水体的光学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3年1月份对珠江口水体中的光谱分布,衰减系数,光反射率以及浮游植物对光吸收的研究结果显示:红光、蓝光衰减较快,绿光衰减较小,越向水体下层,绿光的相对含量越大,这主要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蓝光和红光波段处有吸收峰以及非藻颗粒对蓝紫光吸收较多的缘故;从总体来讲,绿光的辐亮度漫反射率(Lu/Ed)较蓝光和红光大:在上层水体中有一个反射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这一层的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73.
彭霄鹏  吕亚奎 《化石》2021,(1):70-71
鲎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奇特生物,属肢口纲剑尾目的海生节肢动物.外形有一个较宽的新月形头胸甲,背部有一对复眼和两个单眼,头胸相连,外形很像马蹄,所以有人称之为马蹄鲎. 鲎的祖先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就已出现,那时地球还没有那么多物种,恐龙还不是地球的霸主,原始鱼类刚刚诞生.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古老的动物随自...  相似文献   
74.
谭萍香  黄赫 《蛇志》2004,16(4):72-7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19岁,入伍新兵,2003年2月16日下午4:00,在拔河比赛中突然摔倒着地,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瞳孔放大、呼吸断续、心跳极微弱、皮肤苍白.连队卫生员进行火线救治,松解衣领、腰带、鞋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胸骨中下1/3段捶击心脏复律,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相似文献   
75.
Gigantonoclea guizhouensis Gu et Zhi 的叶部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解剖研究所用的D-1标本是笔者于1984年5月在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矿二采区新开辟的运输巷侧壁砂岩中采到的,其层位经对比与田宝霖和张连武(1980)描述的水城汪家寨矿区综合地层柱中龙潭组下部第8分层的中部砂岩相当。该叶片沉积时受水流冲击,以中脉为对称轴向远轴侧对折成约20°角状(图版Ⅰ,图2)。  相似文献   
76.
阔口尖毛虫形成包囊期间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福康  季玲妹 《动物学报》1997,43(3):227-231
阔口尖毛虫形成囊期间,细胞质内出现条带状或管产产的内质网和由不同大小的囊泡组成的包囊壁前体。并且,前体的产生与内质网有关;细胞质内发生自噬泡消化现象,这是细胞将原有结构和能量进行贮存,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大核向细胞质突出形成阿米巴形结构,这与大核向细胞质排出部分核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77.
对具尾蓝隐藻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的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证明具尾蓝隐藻具有明显的纵沟,细胞顶端具圆形凹口,表明该种有“口沟”存在。从而澄清了文献上对该种有无“口沟”相互矛盾或模糊不清的描述。  相似文献   
78.
棘口属吸虫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记述采自寄生在我国陕西省洋县山区的濒危危鸟朱HuanNipponia nippon体内的棘口吸虫一新种,洋县棘口吸虫Echinostoma yangxianensissp.nor。,对新种的形态特征作详细的描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手口足病并发神经源性水肿患者展开研究,密切刮观察患儿病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儿给予呼吸道护理、吸痰护理、拔管护理、高温护理等措施后,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治愈率高达100%。其中有3例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转入康复科治疗3个月后痊愈出院。结论:手口足病并发神经源性水肿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不良病症发生率,从而提升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0.
李敏敏荒.  HP 《动物学报》1991,37(2):113-122
作者利用扫描和透射两种电镜详细研究了吸口凿开绦虫(Glaridacris catostomi Cooper,1920)头节体被、细胞器(微毛、结构小体、长形颗粒、线粒体)和神经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并将它们与其他绦虫类,尤其是与石竹科Caryophyllidae中的近缘种类的同类细胞器进行了比较。发现绦虫体被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具有属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