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80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麻疯树苯丙氨酸解氨酶启动子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文  高帆  秦小波  徐莺  陈放 《植物研究》2007,27(4):455-459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是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催化苯丙氨酸转化为肉桂酸,促进黄酮、香豆素等次生代谢物的生成。本文根据已克隆的麻疯树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JcPAL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DNA步移技术,克隆出长度为1 334 bp的JcPAL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序列。序列分析显示其不仅具备CAAT、TATA盒这些保守元件,而且包含多种胁迫诱导元件,特别是在序列中发现一些苯丙氨酸解氨酶特有的元件。为了鉴定JcPAL基因的启动子元件,分别将长度不同的5′端侧翼区缺失体定向插入载体pBI121中, 取代原有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了4个驱动报告基因GUS的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92.
根据已知的辽宁碱蓬CMO cDNA 5′端序列设计两个基因特异的反向引物(CR1,CR2),通过衔接头PCR获得了CMO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498 bp的序列。根据所获得的序列设计两个基因特异的反向引物(CR3,CR4),用CR2、CR3、CR4分别与4个简并引物配对,通过TAIL-PCR扩增,获得了约2 kb的序列。经Sequencer软件拼接上述两段序列,获得了CMO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2,332 bp的序列。用TSSP-TCM软件分析此序列,预测出转录起始点(C)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128 bp处,由此我们获得了2,204 bp的SlCMO启动子序列。用PLACE软件分析此序列,发现该序列具有启动子的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包含多个胁迫诱导元件,如盐诱导元件GAAAAA,冷胁迫诱导元件CANNTG,ABA 响应因子NAACAA,水胁迫元件CGGTTG和伤害诱导元件GTTAGGTTC等,是一个强的胁迫诱导启动子。辽宁碱蓬胆碱单加氧酶基因盐诱导启动子的获得,为盐诱导启动子功能元件分析提供了可能,为进一步研究启动子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CMO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开花是指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变到生殖生长的生理过程, 是植物个体发育和后代繁衍的中心环节, 既受遗传基础决定,同时又受到温度和光周期等多种环境因素的调控。在拟南芥中, 已经分离了大量的与开花相关的基因, 从遗传学上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开花调控的网络。组蛋白甲基化是植物发育过程的重要调节方式, 近年来关于其参与开花调控的研究有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组蛋白H3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植物开花发育的机制, 提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94.
yggG是从大肠杆菌全基因组文库中钓取并克隆的Era结合蛋白基因,研究表明该基因表达的YggG294(amino acids 1-294)蛋白对宿主菌的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为了阐明YggG与Era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可同时可控性表达Era和YggG294蛋白的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利用所构建的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在同一细胞中同时可控性地表达YggG294与Era蛋白。结果显示,在不表达和少量表达YggG294的细菌细胞内,Era 的表达量与总蛋白量的比值随着诱导时间增加而增高,而YggG294大量表达的细菌内Era 的表达量与总蛋白量的比值基本保持不变;Era 蛋白的预表达对YggG294表达所引起的细菌生长率下降无影响。由此可以推论,YggG294的过表达引起宿主菌生长抑制进而影响了Era蛋白的进一步表达,而YggG294的过表达引起宿主菌生长抑制与YggG和Era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95.
摘要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在5-氟尿嘧啶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剂量间歇诱导法建立5-FU耐药细胞株。在耐药组细胞中分别敲减METTL3及EZH2抑制GSK343处理。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ETTL3和EZH2表达。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m6A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技术分析EZH2 mRNA m6A修饰修饰情况。结果:各药物浓度处理下的耐药组细胞增殖活性与未处理细胞无显著差异(P>0.05)而原代细胞组肠癌细胞较未处理细胞在0.5-10 μg/mL处理下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减低(P<0.01)。耐药组细胞与原代细胞组相比,METTL3及EZH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耐药组细胞METTL3敲减后或GSK343处理后,在0.5 μg/mL-10 μg/mL浓度间下的细胞增殖活性与0 μg/mL处理细胞增殖活性相比显著减低(P<0.05)。耐药组细胞METTL3敲减细胞的EZH2表达与对照细胞比,显著下调(P<0.01)。m6A甲基化RNA免疫沉淀实验显示耐药组细胞METTL3敲减细胞的EZH2 mRNA m6A修饰水平(m6A富集度为6361.95±67.47%),较未敲减细胞修饰水平(396.30±57.74)显著减低(P<0.01)。结论:METTL3在肠癌细胞5-FU耐药抵抗中起到关键作用,靶向抑制METTL3有望成为缓解肠癌耐药的重要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96.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DNA甲基化编码重编程与心肌细胞焦亡、铁死亡的关联性。方法:2019年12月到2021月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115例作为心衰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的非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群11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心脏DNA甲基化编码重编程、心肌细胞焦亡、铁死亡指标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的心脏DNA甲基化编码重编程指标-miR-92a、miR-130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衰组的Caspase-1蛋白、Caspase-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衰组的铁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230例入选者中,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缺血性心力衰竭与miR-92a、miR-130a、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半胱氨酸蛋白酶4(Caspase-4)、铁调素存在正向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92a、miR-130a、Caspase-1、Caspase-4、铁调素为导致缺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随有心脏DNA甲基化编码重编程与心肌细胞焦亡、铁死亡,后三者与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存在关联性,也是导致缺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
胡滨滨  张明 《生物信息学》2022,20(2):124-135
为探讨RNA m6A甲基化调节因子在肺腺癌中的作用,从TCGA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患者的RNA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通过limma软件包分析12种m6A调节剂的表达情况。使用Pheatmap、vioplot和corrplot软件包生成热图、小提琴图和表达相关图。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别计算肺腺癌中12种RNA m6A调节因子的生存曲线。使用Cox回归和Kaplan-Meier方法分析TCGA肺腺癌患者的总体存活相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最后用Kruskal(KS)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与HNRNPC表达的关系。 在肺腺癌的TCGA队列中,发现HNRNPC、WTAP、YTHDF3、FTO、ZC3H13、METTL14、METTL3、YTHDF1、YTHDF2这些基因是差异表达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仅仅HNRNPC和YTHDF2的表达与生存显著相关。然后,通过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表明HNRNPC的表达在肺腺癌TCGA队列中是个独立危险因素。最后,HNRNPC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IV vs I, OR=3.692 308)和组织浸润(T2 vs T1, OR=1.776 471;T4 vs T1, OR=6.303 03)显著相关(所有p<0.05)。 结论认为HNRNPC可能作为肺腺癌的独立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究NAC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胡杨(Populus euphratica)逆境胁迫中的响应和调控机制,利用PCR技术从胡杨中克隆了PeNAC12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该启动子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该启动子驱动GUS报告基因在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中表达,并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采用不同胁迫处理后进行了GUS染色和酶活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PeNAC121基因的启动子长度为1 997 bp(起始密码子ATG上游),启动序列中除了含有大量的光响应元件,还含有多个与非生物逆境胁迫和激素响应相关的元件,如低温响应元件LTR、干旱响应元件MBS、防卫和胁迫响应元件TC-rich repeats、脱落酸(ABA)响应元件、以及赤霉素(GA)响应元件等。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检测结果显示,PeNAC121基因主要在茎中表达,在根和叶中的表达较少。GUS组织化学染色和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胡杨PeNAC121启动子显著受到NaCl、甘露醇、ABA和4 ℃低温的诱导表达。由上述结果推测PeNAC121基因与胡杨的逆境胁迫应答密切相关,表明该基因的启动子是一个能够应答多种逆境胁迫的诱导型启动子。本研究为阐明PeNAC121基因在胡杨逆境响应和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
摘要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下角质形成细胞内m6A甲基化修饰酶YTHDC1异常对促炎因子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检测氧化应激下角质形成细胞中YTHDC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siRNA转染至角质形成细胞以干涉YTHDC1表达,随后继续给予300 μM过氧化氢处理,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检测角质形成细胞中促炎因子IL-1β蛋白和mRNA表达,进一步通过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β分泌,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水平。结果:1)过氧化氢刺激后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中YTHDC1表达水平较未处理组明显升高;2)干涉YTHDC1可以显著降低HaCaT细胞中IL-1β表达和上清中分泌;3)干涉YTHDC1后IL-1β mRNA稳定性下降,并且细胞存活率下降。结论:氧化应激下角质形成细胞中m6A甲基化修饰酶YTHDC1表达水平升高,通过提高mRNA稳定性促进IL-1β表达,可能是外界环境应激引起各种免疫性皮肤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人宫颈癌顺铂耐药细胞系SIHA/DDP根据实验目的分为三组-对照组、DACT 1组与DACT 2组,组分别加入含0.0 μmol/L、1.0 μmol/L、10.0 μmol/L 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抑制剂-5-aza-dC进行治疗,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指数,流失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PCR法检测甲基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Wnt蛋白与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36 h的DACT 1组与DACT 2组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相对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ACT 2组低于DACT 1组(P<0.05)。治疗后24 h、36 h的DACT 1组与DACT 2组细胞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DACT 2组与DACT 1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36 h的DACT 1组与DACT 2组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G0/G1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DACT 1组与DACT 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36 h的DACT 1组与DACT 2组的Wnt蛋白与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ACT 2组低于DACT 1组(P<0.05)。结论:抑制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能抑制宫颈癌细胞的Wnt/TGF-β1信号通路的激活,能调节宫颈癌细胞周期平衡,能抑制顺铂耐药性宫颈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增强化疗敏感性,且在本研究设置范围内,作用剂量越高,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