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采用JF-220环氧树脂和丙烯酸反应合成邻甲酚环氧丙烯酸树脂(JFA),再将其和羧基化聚丙烯酸酯进一步反应制备羧基化聚丙烯酸酯接枝邻甲酚环氧丙烯酸树脂(CAJFA)。研究了催化剂、阻聚剂和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每步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并且对JF-220树脂、JFA树脂和CAJFA树脂的结构进行了IR表征。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钙调蛋白(CaM)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和运动趋势。方法:利用高斯网络模型(GNM)和各向异性网络模型(ANM),分析CaM在无钙和含钙2种形式下的功能运动。结果:CaM的慢运动模式显示,CaM的构象变化主要表现为2个结构域的运动;2种形式的CaM具有共同的铰链区,铰链区位于分子的中央接头,但二者具有不同的运动趋势。交叉相关图结果显示,CaM结合钙离子后,结构域内的相互作用会增强。结论:GNM和ANM结果可以解释先前报道的实验数据。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CaM的构象转变规律,并会提高对CaM的底物识别和调节活动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下各向异性分数(FA)的动态变化,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足月HIE患儿90例,将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的差异分成轻度HIE组45例、中度HIE组27例、重度HIE组18例,另取同期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进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MRI)以及DTI扫描,测量并对比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以及豆状核的FA值。通过ROC曲线分析各FA值的诊断效能,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FA值和HIE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中度HIE组、重度HIE组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FA值均低于对照组,且轻度HIE组、中度HIE组患儿上述FA值高于重度HIE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内囊后肢FA值对HIE的诊断效能最高,FA值的截断点为0.545,曲线下面积为0.804,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以及Youden指数分别为61.4%、85.9%、0.47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HIE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足月HIE患儿中,中、重度HIE患儿的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的FA值较正常足月新生儿存在明显的降低,且上述FA值与HIE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内囊后肢FA值对HIE的诊断效能最高,或可作为临床诊断足月新生儿HIE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4.
糖蜜是制糖业的副产物,广西每年有300万t的标准糖蜜,可生产70多万t酒精。由于我国糖蜜酒精发酵水平较低,醪液酒精体积分数只有9%~10%,造成糖蜜酒精生产能耗高、排污量大、生产成本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诺欣妥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心内科2017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170例HFrE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均给予心衰(heart failure,HF)标准化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诺欣妥治疗,起始剂量50 mg/次,2次/d,每隔2-4周增加1倍剂量,逐步调整至200 mg/次并作为维持剂量,2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0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住院及随访期间的预后转归。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情绪、其他领域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除其他领域评分外其余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30 d内HF再住院率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诺欣妥治疗可使HFrEF患者明显获益,在改善血管内皮损伤、生活质量及近期预后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心衰标准化治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射血分数降低(HFr EF)的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内科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HFr E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均给予诺欣妥规范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心肺运动测试(CPET)测得代谢当量制定个性化心脏运动康复,包括院内、院外心脏康复干预及定期随访,为期6个月。采用彩色心脏超声诊断仪、心肺运动测试(CPET)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同时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AT明显升高,峰值VO2/kg、峰值VO2水平均有一定程度上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90d内HF再住院率(8.6%vs.28.6%)、随访期间MACEs发生率(17.1%vs.40.0%)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可使HFr EF患者显著获益,在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近期预后方面疗效显著,可作为HFr EF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7.
脑组织电导率不仅对脑电源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及时发现脑组织发生功能性病变的重要依据之一.扩散张量成像是一种无损伤功能性成像新技术,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脑组织电导率计算是近年来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已有脑组织各向异性电导率的计算模型,主要包括张量特征值线性模型、电场力-粘力平衡模型...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和比较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 EF)、射血分数中间值(HFmr EF)及射血分数降低的老年心力衰竭(HFr EF)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287例,根据心动超声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值将其分为3组:HFpEF组175例、HFmr EF组50例和HFr EF组62例。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心动超声检查结果、血清学指标的差异。结果:(1)与HFr EF组患者比较,HFpEF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BMI)、原发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房颤发生率及心功能分级构成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与HFr EF组相比较,HFpEF组患者的E/A比值,左房内径、肺动脉内径、LVEDD较小,而室间隔厚度较厚(P0.05);(3)与HFr EF组患者相比,HFpEF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高;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较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HFpEF心力衰竭患者以女性居多,体重指数较大,以向心性肥胖为主,血压水平较高,心功能II级者比例高,有明显的舒张功能不全,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房颤发生率高,主要病因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39.
王琼娥 《生物学通报》2005,40(12):58-58
笔者在与学生一起做《生物》选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的“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时,发现:将2支分别装有2mL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1mL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在沸水中放置5min后.将二者混合、摇匀,仍在沸水中维持5min,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碘液,结果溶液无色,且反复滴加碘液,溶液的颜色反复由蓝色变为无色。学生质疑:是因为淀粉酶经高温处理仍然具有活性,还是在高温下碘与淀粉形成的复合物不稳定呢?  相似文献   
40.
Predicting protein-coding genes still remain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Although a variety of computational programs that use commonly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have emerged,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s remains a low level when implementing in large genomic sequences. Moreover, computational gene finding in newly se- quenced genomes is especially a difficult task due to the absence of a training set of abundant validated genes. Here we present a new gene-finding program, SCGPr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by combining multiple sources of evidence. SCGPred can perform both supervised method in previously well-studied genomes and unsupervised one in novel genomes. By testing with datasets composed of large DNA sequences from human and a novel genome of Ustilago maydi, SCGPred gain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comparison to the popular ab initio gene predictors.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SCGPre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rediction in novel genomes by combining several foreign gene finders with similarity alignments, which is superior to other unsupervised methods. Therefore, SCGPred can serve as an alternative gene-finding tool for newly sequenced eukaryotic genomes. The program is freely available at http://bio.scu.edu.cn/SCGP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