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组合方式治疗复杂鹿角样结石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 80例我院治疗的复杂鹿角样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以经皮肾镜 +针状肾镜 (needle-perc) 的方式清理结石,B组以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flexibleureteroscope,F-URS)的方式清理结石,术后收集患者相关数据包括穿刺时间,单次穿刺成功率,单位结石量手术时间,清石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完全清石率等参数评估手术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一期完成,主通道穿刺时间 A组(6± 1.62)min小于 B组(10±3.25)min(P<0.001)。单次穿刺成功率 A组(38/40)优于 B组(32/40)(P<0.05)。主通道清石时间 A组(40.94± 8.09)min和 B组(37.29± 4.19)min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石处理时间 A组(34.37± 6.68)min小于 B组(49.55± 11.62)min(P<0.05),主通道结石清石效率 A组(0.27± 0.05)cm3/min和 B组(0.26± 0.06)cm3/min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石清石效率 A组(0.05± 0.01)cm3/min高于 B组(0.03± 0.01)cm3/min(P<0.05)。术后并发症及完全清石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标准通道的辅助手段,needle-perc和输尿管软镜能很好的完成残石的处理,同超声定位穿刺相比较,可视穿刺花费时间更短,穿刺单次穿刺成功率更高,相对于软镜处理残石,needle-perc有更高的清石效率。两种方法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完全清石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确定的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患者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剖腹引流的经典引流。比较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至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位96.2%(25/26),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死、腹腔出血、胰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效果良好,并发症的低,安全可靠,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与神经损伤指标和微创穿刺引流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东院区收治的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HBGH患者162例纳入研究组,选取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1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血清CXCL1、CXCL10和神经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CXCL1、CXCL10与神经损伤指标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GH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血清CXCL1、CXC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清NSE、GFAP、S100β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CXCL10与NSE、GFAP、S100β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与年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凝血酶原时间(PT)、C反应蛋白(CRP)、血肿破入脑室、血肿体积、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尿激酶冲管次数、术后颅内出血再发、CXCL1、CXCL10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LDL偏高、血肿体积偏大、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偏低、尿激酶冲管次数偏多、CXCL1偏高、CXCL10偏高是HBGH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GH患者血清CXCL1、CXCL10水平升高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和不良预后。年龄、LDL、血肿体积、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尿激酶冲管次数、CXCL1、CXCL10是HBG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丙酮酸羧化酶(PEP)是控制油菜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一个种子的含油量.本研究利用PCR法从甘蓝型油菜花油5号(H045)克隆了PEP基因片段,并与载体pBI121-B构建了反义PEP基因的种子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激光微束穿刺法将其转化到甘蓝型油菜中,目前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5.
Human α-synuclein is a presynaptic terminal protein and can form insoluble fibrils that are believ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everal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and Lewy body varia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this paper, in situ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α-synuclein fibrils in solution using two differen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maging modes: tapping mode and contact mode. In the in situ contact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experiments α-synuclein fibrils quickly broke into fragments, and a similar phenomenon was found using tapping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n which α-synuclein fibrils were incubated with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0.6 M). The α-synuclein fibrils kept their original filamentous topography for over 1h in the in situ tapping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experiments. The present results provide indirect evidence on how 13-sheets assemble into α-synuclein fibrils on a nanometer scale.  相似文献   
16.
近日,日本群马大学研发成功能使癌细胞发出可视红光的有机铱络合物——EL。在特殊光线的照射下,EL在与空气相同的氧气浓度约20%的环境下不会发光,当氧浓度低于10%时则会发光。癌细胞因扩散速度快而经常处于低氧状态,癌细胞在EL作用下会发出红光。在作胃肠检查时,从内视镜的前端喷射EL,在被消化道吸收后,  相似文献   
17.
王志英  肖燕  黄静芳  伍蝉璐  乐冬友 《蛇志》2012,(4):367-368,39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腰椎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科接受腰椎穿刺的460例患者,按进行腰椎穿刺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接受传统的腰椎穿刺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一些预见性护理,并比较腰椎穿刺时的配合程度,腰椎穿刺后并发症情况,腰椎穿刺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腰椎穿刺配合程度高,腰椎穿刺后并发症少,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结论腰椎穿刺前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预防腰椎穿刺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南楼老年患者PICC置管情况,记录超声引导及传统PICC置管两种方法的成功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共512例次,传统PICC组共384例次,超声引导组均选择肘上静脉置管,传统PICC置管组均选择肘下静脉;超声引导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分别为96.7%,99.6%,传统PICC组分别为78.6%,86.2(P<0.01);超声引导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9%,对照组为12.0%(P<0.01)。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术显著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PICC组比较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莉 《蛇志》2005,17(2):123-124
我科自2003年以来,对12例晚期肿瘤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化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孙燕 《蛇志》2005,17(3):203-203
婴儿尤其是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传统方法为单纯药物治疗或开颅手术治疗,创伤较大,风险大,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采用药物治疗和开颅手术治疗,治愈率为79%左右,约20%的患儿死亡和病后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患儿开颅手术风险,近年来我们采用连续腰穿及前囟穿刺治疗婴儿颅内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