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朱伟峰  陈露  王芳  胡波  陈萌萌 《微生物学报》2021,61(10):3264-3275
巴氏杆菌(主要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引起多种动物疫病(巴氏杆菌病),同时也引起人类感染发病。[目的] 研究巴氏杆菌糖酵解酶对宿主细胞(兔肾细胞)和两种常见分子[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Plg)]的黏附作用。[方法] 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糖酵解酶进行表达并纯化及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菌体表面蛋白定位检测、黏附与黏附抑制等实验探究巴氏杆菌糖酵解酶的黏附作用。[结果] 菌体表面蛋白检测结果显示除烯醇化酶和丙酮酸激酶外的7个糖酵解酶在多杀性巴氏杆菌表面存在。这7个糖酵解酶均能黏附兔肾细胞,但仅有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多克隆抗体能对多杀性巴氏杆菌黏附宿主细胞产生抑制作用。Far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9个糖酵解酶均能结合宿主Fn和Plg。招募抑制实验结果显示磷酸葡萄糖异构酶、醛缩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抗体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结合Fn和Plg都有抑制作用,磷酸果糖激酶、丙糖磷酸异构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磷酸甘油激酶抗体仅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结合Fn或Plg有抑制作用。[结论] 多杀性巴氏杆菌糖酵解酶成员葡萄糖异构酶、磷酸果糖激酶、醛缩酶、丙糖磷酸异构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磷酸甘油激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在多杀性巴氏杆菌黏附宿主细胞或分子过程中发挥作用。该研究的完成将加深巴氏杆菌病分子发病机制的认识,并为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标识筛选、新型疫苗创制和药物靶标筛选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2.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染色质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表观遗传提供一个重要的信息整合平台.染色质的高级结构,特别是 30 nm染色质的动态变化在基因转录沉默和激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功能.但是目前对30 nm 染色质纤维的组装及其精细结构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文通过体外表达系统,表达未经修饰的组蛋白,并利用克隆构建的601DNA均一重复序列,通过逐步降低盐离子浓度并加入组蛋白H1或镁离子的方法,体外重组均一的30 nm染色质纤维.并利用镀金属、负染色制样和冷冻电镜制样等手段通过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对30 nm纤维结构的形成原因、组蛋白H1的作用和核小体重复单位(nucleosome repeat lengths,NRLs)长度对30 nm染色质纤维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组蛋白H1或二价镁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均可形成30 nm染色质纤维.其形成的染色质拓扑结构有所不同.统计分析表明,不同长度核小体重复单位(NRLs)形成的染色质纤维直径有所不同(P < 0.05).同时,我们得到了较为均一的冷冻电镜样品,为进一步研究30 nm染色质纤维的高级结构及理解体内染色质存在的形式及动态过程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与神经元再生的变化,探讨其与神经再生的有关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并分为缺血再灌注3 d、7 d、14 d和28 d四组(n=6)。以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运动评分测试(SMT)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ssl和TUNEL染色法观察不同时段缺血区周边组织神经元存活和凋亡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缺血区周边组织bFGF和GAP-43的表达水平和神经元再生的变化情况。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3 d,大鼠出现了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障碍,缺血区周边组织神经元凋亡亦达到高峰,同时bFGF和GAP-43表达增强,7 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周边组织可见散在的新生神经元,持续到28 d。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源性bFGF和GAP-43表达水平增加,可能与其神经修复和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54.
临床上,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日益增多,极其耐药的菌株甚至获得了超级耐药细菌的称谓,难以找到有效的抗菌素控制其感染,因而研制有效的疫苗来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显得更加重要。对研制开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疫苗、纤维粘连结合蛋白疫苗、RNAⅢ激活蛋白疫苗以及核酸疫苗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联合波尼松龙治疗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病的治疗效果,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00例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病患者,根据门诊号,随机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次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低剂量组、次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使用不同剂量丹参注射液联合波尼松龙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波尼松龙治疗,观察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口腔粘膜情况及张口度。结果: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情况改善要明显好于低剂量、次低剂量组、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病疗效令人满意,其中低剂量丹参注射液便有效果,一定范围内剂量越高,疗效越好,值得在临床推f,  相似文献   
56.
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是一类可以吸收激发光能并将其储存起来,在光激发停止后将储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慢慢释放出来,并可持续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的发光材料。本文主要介绍利用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开发的二级产品,发光纤维的种类、发光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纺织服装中的产品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哈医大一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纤维综合征患者共40例,采用医师与患者沟通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疼痛、疲劳、焦虑抑郁、睡眠情况以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同时随机选取一般正常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 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疲劳程度、焦虑抑郁为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呈负相关(P0.05);疼痛与生存质量中活力维度呈负相关(P0.05),疲劳程度与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职能4个维度呈负相关(P0.05),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睡眠质量与躯体功能、躯体疼痛以及社会功能3个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影响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要缓解疼痛及其相关症状,更要同时改善如疲劳、抑郁焦虑等症状。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 O2/Fi O2)、呼吸做功(WOB)、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dyn,WOB,Pa O2/Fi O2,CD11b+中性粒细胞、STREM-1及HMGB-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yn、Pa O2/Fi O2及WO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dyn及Pa O2/Fi 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WO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dyn及Pa O2/Fi O2高于对照组,而WOB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11b+中性粒细胞、STREM-1及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能够改善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9.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基因组内只有1个或少数几个纯合的供体亲本染色体片段,而其余部分与受体亲本相同,是进行QTL分析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陆地棉中棉所8号(CCRI8)为受体亲本,海岛棉Piam90-53为供体亲本在BC3F1-3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了一套182个株系构成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这套置换系置换片段平均长度21.0 c M,总长度19957.8 c M,是棉花基因组总长度4168.7 c M的4.7倍。每个株系内置换片段长度不一,最短为0.7 c M,最长是83.2 c M,导入片段数量为1~11个。CSSLs在纤维品质性状上的分布表现为相对连续的正态分布,部分株系较CCRI8有了明显提高。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棉花纤维品质QTL定位以及陆地棉纤维品质育种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60.
目的:使用表达耐热蔗糖磷酸化酶的大肠杆菌重组工程菌E. coli BL21/pET-Spase和耐热纤维二糖磷酸化酶的大肠杆菌重组工程菌E. coli BL21/pET-Cpase,发酵培养后粗酶液作为催化剂,以价格低廉的蔗糖为原料合成红景天苷。方法:分别构建耐热蔗糖磷酸化酶和耐热纤维二糖磷酸化酶大肠杆菌重组菌,然后将重组菌、蔗糖、酪醇和磷酸混合,得到反应混合物,使反应混合物在45℃下转化,而产生红景天苷。结果:在耐热蔗糖磷酸化酶酶液1200 U/L、耐热纤维二糖磷酸化酶酶液500 U/L、蔗糖110 g/L、酪醇30 g/L和磷酸50 m M的浓度下,反应条件为pH 7.0、温度45℃、转速50转/分、反应时间32小时后,红景天苷浓度达到23.7 g/L。结论:本研究使用蔗糖磷酸化酶和纤维二糖磷酸化酶联合催化的工艺,成功地高收率合成了红景天苷。同时,本研究构建的耐热磷酸化酶酶活高,处理简单,为拓展糖苷类似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