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6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中国南方广大地区发生冻雨雪灾害,给在鄱阳湖区越冬的斑背大尾莺(Locustella pryeri)带来不利影响,据3月上旬的调查,原本在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广泛分布的斑背大尾莺已变得十分稀少.  相似文献   
982.
为研究H9N2亚型AIV排毒及形成气溶胶规律,将SPF鸡饲养于正负压隔离器中,采用AGI-30收集器(All Glass Impinger AGI-30)和气管泄殖腔棉拭子在攻毒后不同时间收集空气、气管和泄殖腔样品,并利用HI、Dot-ELISA和RT-PCR检测样品.结果发现攻毒后第4天开始形成气溶胶,并持续到第43天,实验证明H9N2亚型AIV不仅可以在呼吸道和泄殖腔复制,而且可以形成气溶胶.气管泄殖腔棉拭子在接种后第3天开始排毒,至第7天攻毒鸡全部分离到病毒.排毒时间可持续到第45天.但泄殖腔的排毒量明显低于气管的排毒量,这也说明H9N2型禽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排毒.  相似文献   
983.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犬瘟热病毒(CDV)N基因核酸序列,设计一对CDVN基因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扩增狐源CDV泰安分离株(CDV-FOX-TA)的N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CDV-FOX-TA N基因含有1个ORF,全长1572 bp,共编码523个氨基酸.CDV-FOX-TAN基因与CDV疫苗株Onderstepoort、Convac的N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6.0%和95.9%,与CDV野毒株N基因的同源性在98.4%~98.9%之间.CDV-FOX-TA N蛋白含有Tyr-Pro-Ala-Leu-Gly-Leu-His-Glu-Phe九肽序列,是T细胞表位,可致敏靶细胞,在CDVN蛋白中高度保守.对CDV N基因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发现CDV-FOX-TA与CDV强毒株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984.
花生幼苗光合特性对弱光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苗期用黑色遮阳网对丰花1号和丰花2号进行不同遮光处理(不遮光,遮光27%、43%和77%),研究了苗期遮光及恢复对花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遮光后,随遮光程度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升高,叶绿素a/b和净光合速率(Pn)降低.恢复自然光照后1 d,在高光强下测定时,随前期遮光程度增强,Pn、气孔导度(Gs)下降,细胞间隙CO2浓度(Ci)升高;在低光强下测定时,Pn显著升高,Gs和Ci下降;低光强与高光强下测定的Pn比值显著升高;恢复自然光照后,随前期遮光程度增强,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和羧化效率显著降低,表观量子效率显著升高.恢复自然光照后,Pn、ФPSⅡ和Fv/Fm先迅速下降,3~5 d后逐渐回升;恢复15 d后,遮光27%处理的各项指标恢复到对照水平,其他处理的恢复程度则因遮光程度和品种而异.丰花1号各处理叶绿素含量、Pn、ФPSⅡ均高于丰花2号.苗期遮光提高了花生利用弱光的能力,降低了其利用强光的能力.  相似文献   
985.
刘静  王亚楠  孙亚奇  王洪洋  汪超  彭中镇  刘榜 《遗传》2014,36(4):354-359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是染色体上发生的一种微结构变异, 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课题组前期已获得猪13号染色体上的32个CNV区域(CNV region, CNVR), 为了发掘CNVR内的基因信息, 文章在线检索了上述CNVR内的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分析。结果共发现236个基因, 其中有注释基因169个, 主要参与蛋白质水解、细胞粘附、大分子降解等生物过程。为了探索这些基因拷贝数变异的遗传规律, 文章选择RCAN1(Regulators of calcineurin 1)基因为候选基因, 利用QPCR方法在莱芜猪群中检测了该基因的拷贝数, 并分析了CNV在莱芜猪3个家系中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RCAN1基因在莱芜猪群体中存在拷贝数的缺失、重复现象, 其拷贝数变异的遗传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986.
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基因家族的系统发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雪  于红  孔令锋  李琪 《遗传》2014,36(2):135-144
文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 Thunberg)酪氨酸酶基因家族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分类及系统发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基因家族在进化过程中存在基因扩张现象, 其主要方式是基因重复。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可分为3种类型:分泌型 (Type A), 胞内型 (Type B)和具跨膜结构域型 (Type C)。根据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进化树分析, 发现Type A酪氨酸酶中, tyr18与其他Type A酪氨酸酶分化较大, 可能是较早分化出来的酪氨酸酶; Type B酪氨酸中的tyr2和tyr9以及Type C中的tyr8为较早分化出的酪氨酸酶。系统发生树分析发现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的聚类受酪氨酸酶类型以及基因位置的影响, 其分泌型酪氨酸酶首先与头足类分泌型酪氨酸酶聚在一起, 然后与线形动物门分泌型酪氨酸酶聚在一起, 与腔肠动物门分泌型酪氨酸酶分化明显。太平洋牡蛎胞内型酪氨酸酶自身分化较大, 总体上与线性动物门、其他软体动物胞内型酪氨酸酶聚为一支, 与扁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胞内型酪氨酸酶分化较大。太平洋牡蛎具跨膜结构域型酪氨酸酶与扁形动物门、环形动物门以及脊索动物门具跨膜结构域型酪氨酸酶分化明显, 与合浦珠母贝具跨膜结构域型酪氨酸酶聚为一支。这表明双壳类的Type C型酪氨酸酶与其他物种的同源酶的进化差异较大。文章首次探讨了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家族分类、分化及系统发生, 以期对太平洋牡蛎酪氨酸酶基因家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7.
【目的】探明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在果园中的越冬场所及越冬幼虫与越冬代成虫发生的关系, 为更好地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不同地区(济南、泰安、肥城、广饶、莱芜)6个代表性的果园进行系统调查, 刮树皮调查记录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在树体上的分布和存活情况, 利用封闭纱网调查土壤中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数量, 同时利用性诱集和糖醋液对越冬代成虫发生量进行监测, 分析同园越冬幼虫与成虫发生的关系。【结果】梨小食心虫幼虫平均越冬成活率高达62.99%; 不同果园间梨小食心虫的越冬幼虫数量差异显著(P<0.001)。 越冬场所选择更倾向于树体下部(45.10%)和中部(46.28%)以及相应的主干(28.48%)和主枝(44.24%), 而位于树体上部(8.62%)及相应的侧枝(27.28%)的相对较少; 对树枝方位的选择没有显著差异(P>0.05)(东27.57%, 西26.13%, 南23.76%, 北22.54%)。同园越冬幼虫数量与越冬代成虫诱集数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梨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果树中、下部主干和主枝及树干周围的土壤中越冬。梨小食心虫在果园调查获得的越冬幼虫数量不能作为该果园翌年越冬代成虫发生和防治的依据, 发生危害情况还需根据周围环境情况做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88.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2):298-303
观察了实验室养殖条件下齐口裂腹鱼稚鱼鳞片的发生和覆盖过程。结果表明,稚鱼体长为30.732.3 mm时,鳞片最先出现在鳃盖后缘侧线处;体长为45.347.9 mm时,鳞片覆盖完毕,体长和日龄对鳞片覆盖均有显著影响。在鳞片覆盖过程中出现6个鳞片发生起始位置,依次是鳃盖后缘侧线处、尾柄部侧线处、臀鳍基部、腹鳍基部、背鳍基部和峡部。此外,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鳞片发育主要经历了形态发生早期、形态发生晚期、分化早期、分化晚期和折叠期五个阶段。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齐口裂腹鱼早期发育的生物学资料,将有助于了解其在系统学和功能形态学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989.
诺氟沙星壳聚糖微胶囊缓释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诺氟沙星-壳聚糖微囊制剂,并比较了诺氟沙星-壳聚糖微囊制剂与诺氟沙星原料药在草鱼组织中代谢动力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同诺氟沙星原料药相比,壳聚糖包埋对诺氟沙星在草鱼血浆中的吸收、代谢速率明显延缓,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加。壳聚糖包埋条件下T1/2 ka为单纯口灌诺氟沙星的8倍,达峰时间平均延长2倍有余,T1/2和T1/2也明显延长,消除率(CLs)是单纯口灌的1/2;5倍壳聚糖包埋条件下诺氟沙星在草鱼血浆中的吸收速度比10倍包埋条件下稍快,达峰时间短,消除速度明显加快,但分布半衰期和曲线下面积(AUC)大小二者比较接近。实验中诺氟沙星-壳聚糖微囊制剂同诺氟沙星原料药在草鱼体内代谢动力学差异表明壳聚糖包埋对诺氟沙星药效的释放及鱼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都具有明显的延缓效果,因此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可用壳聚糖作为缓释剂延长药效、延缓药物在养殖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提高生物利用率,达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0.
以安顺市至龙天村部分路段位置为基准,选取不同坡度采集距路侧不同距离、高度的油菜及表层土壤样品,测试了各样品中Cu、Pb、Cd、Cr、Zn、Ni、Hg、As元素含量,分析了路侧油菜与土壤中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分布规律及表层土壤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道路截面灰尘有机质含量较高;油菜土壤质地粗细不一,侵入类型以砾石、生活垃圾为主;表层土Cd的Igeo值最高为6.94,属极重污染,Cr、Pb属轻污染;油菜重金属Cd、Cr主要来源地质背景,Pb、Zn、Ni主要受非点源污染源路线影响,Hg、As、Cu与地质背景和人为活动有关;油菜组织重金属含量最大值主要集中在路侧10m内,叶、茎、根中Cr、Cd超标极其严重,分别为:14.49、12.96、15.54倍,35.13、9.54、19.72倍;5m处油菜叶、茎、根对As、Hg、Cr、Pb、Zn、Ni、Cu的富集能力远高于10 m、30 m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