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3篇
  免费   532篇
  国内免费   2242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701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陕西省境内30种常见蜜源植物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研究,描述了花粉粒的大小、萌发孔类型及其表面纹饰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种的蜜源植物,其花粉粒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本文还就花粉粒形态特征,在鉴定蜜源植物花粉的属种,确定蜂蜜的产地、评价蜂蜜的品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蛇床幼茎离体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形成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蛇床幼茎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在MS+2,4-D,0.2mg/L+ZT0.4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转变成胚性愈伤组织。转入MS+NAA0.2mg/L+ZT0.8mg/L培养基以后,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出体细胞胚胎。体细胞胚胎在MS+NAA0.5mg/L培养基中可直接发育成为完整植析。显微观察表明,体细胞胚胎产生于愈伤组织的表层细胞或内部细胞。在鱼雷胚期已有螺纹导管的分化。子叶期的维管组织从两  相似文献   
83.
84.
85.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在体外细胞质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形态发生及其抗原定位的电镜和免疫胶体金电镜研究,发现ICHV除了在宿主细胞核内发生外,还有一条细胞质内的发生途径。在细胞质内病毒核壳体的装配是以均质致密包涵体和副晶格包涵体为“基地”,这与人们熟知的细胞核内形态发生方式相似。免疫胶体金标记显示,细胞质包涵体中含有大量的ICHV抗原成分,显核壳体在细胞质内装配病毒的结构蛋白来源。此外,在感染的细胞质内还观察到与核内相同的病毒核心样结构。  相似文献   
86.
通过超滤膜过滤法,在大连市黑石礁海域2500米以内,分离到白色与铁红圆酵母两类海洋酵母。铁红圆酵母分属于Torulopsispulcerrima类群和Torulopsiscandida类群。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液体培养基静止培养条件下,T.pulcerrima类群培养五天半,活酵母数量达到第一次高峰,为1.2×10 ̄8/ml,大约在八天半之后,达到最高数量,为2.0×108/ml。T.candida类群,培养大约二天半后,酵母数量达到第一次高峰,为1.8×10 ̄7/ml,培养大约十天半,活细胞数达到最高峰,为1.2×10 ̄(-8)/ml。由于铁红园酵母具有易培性,耐不良环境能力强的优点,作为未来水产养殖业幼体饵料微生物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浙江省网蛾科昆虫简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网蛾科Thyrididac昆虫是林区习见的一类害虫,本报道产于浙江的26种,其中笔采得15种,2种为中国新记录。8种为浙江省新记录,并首次报道了它们的发生期和11种网蛾的新寄主及寄生于6种网蛾的14种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88.
褐稻虱(Niaparvata lugens)鸣叫行为与起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褐稻虱不同翅型.不同起飞特性个体的鸣叫行为及其与起飞的关系,结果表明:短翅型能较早鸣叫(雌虫)或明显比长翅型活跃(雄虫).在早期的求偶、空尾中表现出一定优势.羽化后2—3日为起飞高峰期,起飞的长翅型雄虫有SVS行为的个体明显少于短翅型.其变尾受到较多抑制.起飞的长翅型雌虫则极少鸣叫.起飞个体的鸣叫.求偶.交尾行为多发生在起飞之后.  相似文献   
89.
泉州的常绿阔叶林包括南亚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照叶林。通过对这两种植被类型的区分成分、生活型、叶的性质以及群落的结构与分布的分析,说明海拔450m以下具有较明显的以厚壳桂、红楠等为优势种的南亚热带雨林的特征和景观;海拔450~900m主要以米槠等拷类为优势种的群落,但仍有南亚热带雨林的某些特征;海拔900~1400m以甜槠为主要建群种的群落,属于中亚热带照叶林的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90.
苏敏  郑童  孙艳辉 《生态科学》2023,42(1):181-186
依据基于个体的空间模拟模型,文章构建了食饵感染疾病的一类捕食-食饵系统,并从特征调节的食饵偏好、寄生导致的宿主繁殖率下降以及捕食者对食饵资源的转换等方面研究种群行为的改变对疾病空间传播动态与生物控制的影响。其中,文章采用了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以及规则格子等四种空间网络结构来明确网络异质性对疾病空间动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特征调节的捕食种群对食饵偏好的改变以及对食饵资源的转换行为显著影响了疾病的流行与捕食者的数量。不同网络结构下,疾病的流行与捕食者的数量之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这也说明捕食者对疾病的生物控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寄生调节的宿主生长率对疾病的传播和捕食者数量产生较为微弱的影响。另外,空间网络拓扑结构的异质性对疾病的流行率也产生显著影响,网络结构异质性的增加将不利于局部感染作用的发生,从而抑制疾病的空间传播。最后,斑块发生率的模拟结果揭示,虽然网络节点的度越高越有利于局部相互作用的发生,但是已感染食饵为了权衡感染与捕食风险的正负作用,其斑块发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总之,种群的行为与网络空间结构的异质性均可作为控制疾病传播的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