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优化萝卜基因组DNA RAPD-PCR反应体系的正交设计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CTAB微量提取方法提取10个红萝卜雄性不育系A单株的基因组DNA,等浓度混合成基因池。以其为模板,用正交设计方法论定RAPD-PCR反应体系的各影响因子,用随机引物S42(5’GGACCCAACC3’)优化萝卜雄性不育系A基因组DNARAPD,PCR反应体系,16次试验即可获得最佳的RAPD-PCR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82.
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人教版7年级(上)第1单元为:生物和生物圈,分为“认识生物”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两大部分,包括生物的特征、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生物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及生态系统等几个专题,教学目标除了了解相关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资料查阅和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83.
配合医学微生物学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建立以实验全过程管理为基础,以合理评价指标为核心,以科学评价学生综合实验能力为目标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分层次考核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科学的实验思想,及综合性探究性实验的能力。通过调查表及访谈结果可以看出,考核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能力,具有传统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4.
盘基网柄菌细胞(Dictyostelium)和白细胞(leukocyte)等真核运动细胞受到外界信号刺激时,在最初的1~2 min内,胞内信号转导的首要成员PI(3,4,5)P3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呈现"双相性"(biphasic adaptation),即先后出现一大一小两个峰值,然后平息。为解释这一现象,特别是第二个峰值产生的原因,根据已有实验资料,分析了有关分子机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其中,PI(3,4,5)P3及其激活酶和抑制酶的浓度变化由一组耦合的非稳态反应-扩散方程描述,外界刺激及效应因子(如Rac和Scar/WAVE)的相互激励包含在源项中,并由蒙特-卡诺(Monte-Carlo)法处理,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实验一致。研究发现,质膜上处于激活态的效应因子Scar/WAVE是影响PI(3,4,5)P3第二个峰值的关键,起正反馈作用。在受到胞外信号刺激后的前期,Scar/WAVE的激活态浓度受到小G蛋白Rac活性的抑制,后期反过来受到PI(3,4,5)P3的抑制,从而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这使得第二个峰值较小;当Scar/WAVE的总浓度低于0.005μmol/L后,PI(3,4,5)P3不会出现第二个峰值。由于Scar/WAVE是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可以推测:许多经肌动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过的盘基网柄菌细胞在实验中仍然出现"双相性",应与此时的细胞骨架活性未被完全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优化门色念珠菌菌丝相培养条件,为白色念珠菌菌丝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必要条件;建立白色念珠菌菌丝相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应用于其基因组DNA扩增。方法在RPM11640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小牛血清用量、培养液pH值、培养温度和转种次数等对白色念珠菌菌丝相形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Mg^2+浓度、dNTPs浓度、Taq酶的浓度、引物浓度和模板DNA浓度对白色念珠菌菌丝相RAPD反应的影响;应用L16(4^5)正交试验对RAPD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白色念珠菌菌丝相诱导的最佳条件为:每100ml培养液中的小牛血清用量为10ml,培养液pH值为7.5,培养温度为36℃,转种次数为12次。白色念珠菌菌丝相的最适RAPD反应体系为:Mg^2+ 1.25mmol/L、dNTPs 0.4mmol/L、随机引物0.1μmol/L、TaqDNA聚合酶5U/50μl、模板DNA495ng/50μl。结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了较适白色念珠菌菌丝相培养条件和其基因组RAPD扩增条件。  相似文献   
86.
结合当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漆酶来源、结构、作用机制、介体系统及其在水相和非水相中的应用,以期为漆酶催化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7.
采用正交设计L9(34)对影响葡萄ISSR-PCR反应体系的4个因素(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在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试验,并通过直观分析初步确定其反应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等因素或条件对葡萄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水平。最终建立了葡萄ISSR-PCR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TP浓度0.2 m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0.5 U,引物浓度0.4mmol/L,DNA模板用量40 ng。反应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2℃退火1 min,72℃延伸1 min 30 s,40次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10℃保存。  相似文献   
88.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以榨菜的3个主栽品种的子叶、带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影响榨菜植株再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培养25d不定芽的分化率最高;最佳不定芽诱导的激素组合为6-BA 2 mg/L+NAA 0.2 mg/L,其中带柄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达94.4%;“蔺市草腰子”和“郫县榨菜”容易诱导不定芽,而“永安小叶”不容易被诱导,说明基因型的影响比较大;不定根的最佳诱导激素为NAA 0.2 mg/L,其生根率为83.4%.榨菜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成功建立,为榨菜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和种质资源保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陆星  杨萍  邹记兴  钟山 《生物技术》2012,22(1):43-47
目的:提取斜带髭鲷高质量基因组DNA并建立适用于AFLP分析的体系。方法:以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为材料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并进行AFLP扩增。对AFLP分析体系中几个关键环节(基因组双酶切、连接、预扩增及选择性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做了优化。结果:提取的斜带髭鲷全基因组DNA纯度高,无拖尾。采用9组选择性引物共检测出350个不同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175个,多态性比例为49.5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像染色均匀,条带清晰且无背景干扰。结论:该分析体系的建立为斜带髭鲷的群体遗传多态性、种质资源、遗传图谱、遗传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张国荣  彭松庆  张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8):750+759-750,759
目的对手工法双相血培养瓶和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阳性率作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血液标本同时接种双相血培养基和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配套血瓶中,将阳性结果移种血平板,如为阴性再移种巧克力平板。结果370例血培养,双相血培养瓶阳性25例,阳性率为6.76%(25/370),树脂需氧(儿童)瓶BACTEC9120报警显示阳性59例,阳性率为15.9%(59/370),阳性标本移种到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阳性54例,阳性率为14.6%(54/370),假阳性5例,假阳性率为1.4%(5/370),共有29例树脂需氧(儿童)瓶阳性,而双相血培养瓶为阴性,P〈0.001。结论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阳性率,缩短阳性的报告时间优于传统的双相血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