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80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用肿瘤抗原特异的单抗2F7筛选人小细胞2肺癌细胞株NCI-H128cDNA 士对其中No.4阳性克隆进一步研究。该克隆的溶源菌经42℃IPTG诱导产生165KD的融合蛋白。它能同时被单抗2F7和抗-β-半乳糖苷酶抗体识别。  相似文献   
72.
绿僵菌在土壤中的延续及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潜力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茵(Metarhiziumanisopliae)在土壤中的发育过程、数量消长及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潜力.结果表明,接种62~82d后所有处理的CFU均降低80%以上,121~234d后降低99%以上.在灭菌和不灭菌土壤中,分生孢子初始接种量的半衰期分别为28.5d和23.8d,干菌丝粉分别为26.9d和19.6d.在土壤接种后100d,将桃小食心虫冬茧接入土壤,冬茧被侵染产孢后补偿了带菌量的下降,278dCFU比不接冬茧土壤第271d的带菌量大1000倍.在土壤接种后,不同时间接入土壤的冬茧死亡率直到第131d还保持在90%以上,但到第237d降至9.3%.未用绿僵菌处理的土壤中接入的桃小食心虫冬茧无死亡发生.小区试验中,在15、22.5、30和37.5kg·hm(-2)分生抱孢制剂剂量下死亡率达97.0~100%,而蛀果率仅为2.7~5.0%.在陕北进行了大田试验面积达670hm2,剂量为22.5kg·hm(-2)分生孢子制剂.蛀果率降至2.4%,未处理果园则高达30%.  相似文献   
73.
纵纹腹小鸮繁殖生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2-1991年的3月到9月,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纵纹腹小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繁殖前(3月)种群密度为0.100(只/km),繁殖后(8月)为0.118。4月初产卵,窝卵数3-5枚,孵化期22天左右,巢内、巢外育雏抚幼35-40天,食物以鼠类为主。  相似文献   
74.
纵纹腹小Xiao繁殖生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2-1991年的3月到9月,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纵纹腹小Xiao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繁殖前(3月)种群密度为0.100(只/km),繁殖后(8月)为0.118。4月初产卵,窝卵数3-5枚,孵化期22天左右,巢内,巢外育雏抚幼35-40天,食物以鼠类为主。  相似文献   
75.
薛景珍  沈音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1):60-60
一种观察小单孢菌的制片方法薛景珍,沈音(沈阳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室,沈阳110161)小单孢菌在放线菌中是菌丝纤细、大部分无气生菌丝,菌落湿润的一群。用一般印片法制片,往往印不上或印上很少的孢子和菌丝片断;用涂抹法,虽然可以涂上较多量的孢子和菌丝,但菌...  相似文献   
76.
甜玉米籽实含糖量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 6个母本3个父本甜玉米自交系籽实含糖量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父母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方都显著。根据各亲本的表现把亲本5033归为一般配合力高而特殊配合力方差大的最理想类型;亲本5012和5011属一般配合力高而特殊配合力方差小的类型;亲本5018、5034、5028和5024为一般配合力低,但特殊配合力方差高的类型; 亲本5023和5009属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都低的类型,最缺少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本文报道采自广东阳江闸坡中华海鲶鳃上的锚首虫科四个虫种。包括一新种瘤钩小沙汉虫Chauhanellustuberhamatussp.nov.。它以背中央大钩钩尖基部内侧具瘤状结构而区别于本属已记述的21个种。其余为弯曲小沙汉虫C.flexiosus、海鲶血梗虫Hamatopedunculariaarii、和简单血梗虫H.simplex。  相似文献   
78.
郭树嘉  陈玉泉 《昆虫知识》1995,32(3):144-147
应用标志-释放-回收技术研究小皱蝽成虫的主要种群特征,结果如下:(1)成虫扩散的偏离度Ku=2.4,为一阶峻开曲线;(2)分别用Peterson和Jackson方法对种群蜜度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Jackson的方法较好;(3)雄虫平均寿命40-45,虫平均寿命120-130。天。  相似文献   
79.
林存銮 《昆虫知识》1995,32(1):16-17
小扁头蟋LoxoblemmusequestrisSauss-ure是一种杂食性农田蟋蟀,主要发生在湖沼、低洼、潮湿地区,为害夏、秋作物的幼苗。1990年以来,笔者对其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小扁头蟋与大扁头蟋有时混合发生,形态极为相似,其主要区别为:大扁头蟋体长15~20mm,前胸背板宽度大于5mm,雄虫头顶向侧前方极度突出呈角状外扁头蟋虫体较小,前胸背板宽度小于4mm,头顶不向侧前方极度突出。生活史:1年发生1代,以卵在1~1.5cm表层土壤中越冬。5月上旬若虫开始孵化出土,5月中旬为出土盛期。8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9月为成虫发生盛期。…  相似文献   
80.
异源八倍体小冰麦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染色体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5个异源八倍体小冰麦(Triticum -Agropyron)的叶片、幼穗及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建立体细胞无性系,获得大量再生植株。附加一个冰草染色体组的异源八倍体小冰麦杂种无性系中37.5% 表现变异,其中非整倍体植株变异较多,很多变异的再生植株形态与小麦近似,同时出现一定数量染色体重排、交换、易位、断裂、融合等变异。结果表明,通过杂种无性系变异进行染色体基因转化及遗传修饰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实验还观察了小冰麦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绿点的形成过程,首次提出两种类型绿点,即芽绿点和根绿点,并描述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