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cta Botanica Sinica》1988,30(2):225-225
1987年10月12日至17日在南京召开全国第二届植物生殖生物学学术讨论会。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110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青年代表接近一半。这次会议内容丰富,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百篇,展示壁报35幅,其中植物花的发育与受粉的研究进展、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被子植物精子及雄性生殖单位的研究进展、白皮松雄配子体发育及其超微结构、花粉原生质体、生殖细胞与精子分离、整体染色与冬青油透明技术、钙在植物生殖器官中的分布与花粉管生长、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新进展等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多胺在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形态建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概述了多胺在原生质体培养,外植体发生愈伤组织、不定根、不定芽、体细胞胚胎、花芽和小鳞茎等过程中的作用,并简述了它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桑树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木本植物原生质作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但在林木树种中,迄今成功的种类仍然不多,在文  相似文献   
14.
美味猕猴桃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无性系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5.
诸葛菜叶柄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科  罗鹏 《生物工程学报》1992,8(2):174-177
本文首次报道用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试管苗叶牺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了植株。用于原生质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Nitsch培养基,附加1OOmg/L丝氨酸,800mg/L谷氨酰胺和13%的蔗糖,激素成分为0.5mg/L BA,0.5mg/L NAA和lmg/L2,4一D(或0.5mg/L BA和2mg/L 2,4-D)。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2×105/ml。培葬7天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约为40%。在附加O.05mg/L NAA和3mg/L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大量的芽和苗,分化频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和质粒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测定了芽孢杆菌属中21个种、68个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在高渗缓冲液(SMMP 或SMN)中,原生质体形成率在90%以上的有37株。降低高渗缓冲液中钠离子浓度,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形成。用质粒(pUB 110或pC194) DNA对16株芽孢杆菌的原生质体进行了转化试验。转化成功的共8株:纳豆芽孢杆菌AS 1.107、AS 1.921、幼虫芽孢杆菌AS 1.430、球芽孢杆菌AS 1.1362、迟缓芽孢杆菌#50、苏云金芽孢杆菌松蠋亚种AS 1.294、地衣芽孢杆菌# 18和坚强芽孢杆菌#28。原生质体在DM3再生培养基上的再生率分别为0.1%一19.2%,转化效率分别为1.4×102一1.0×105转化子/μgDNA。转化效率低或未转化成功的菌株,其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一般都很低或不能再生,有的菌株在形成原生质体后发生自溶。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一交变电场(正弦波,500KHz,175—225V/cm),分别将裸大麦(正常或正常与黄化)、蚕豆、烟草的叶肉原生质体在一定间隔、平行的两电极间排列成串。再附加单个的方波脉冲(10—40μs,800V/cm,因不同的材料而异),以诱导相邻原生质体局部接触区发生质膜的可逆击穿而形成融合。上述正弦波和方波脉冲均由自制的细胞融合仪发生。在本实验条件下,融合率可达50%以上,并探讨了方波脉冲讯号以及其它有关的条件对于融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6个黄瓜栽培品种、3个雌性系和2个F,杂种的子叶游离原生质体,培养后均获得持续的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其中37—1G×78-50F1;代杂种的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在IAAO.2、KTStmg/l或不加生长索、仅加BA2mg/l的培养基上,产生出大量的体细胞胚,胚状体在转到MS大量元素减半、不加任何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后,形成了有根、芽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19.
用具有LpDH活性,但不能分化植株的烟草冠瘿瘤B 6 S 3为亲本的原生质体,和与之有相反特点的正常烟草xanthi品科叶肉原生质体间融合,由融合处理的原生质体形成了愈伤组织并再生了植株。对56株叶片的LpDH活性电脉分析表明,有75%植株含有不同程度的LpDH活性,即能合成章鱼碱。随植株发育成长,一些植株的LpDH活性有减弱或丢失现象。但叶片形态具有双亲部分特征,表明烟草冠瘿瘤的LpDHT活性标记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转移 到烟草xanthi细胞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