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7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应用CTB基因启动子及信号肽序列构建分泌性表达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霍乱毒素B亚基基因的启动子、信号肽序列及ctx操纵子的转录终止信号构建了分泌性表达的质粒载体pMCOSS。Β-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至霍乱毒素B亚基基因的信号肽序列下游后能得到高效分泌性表达。不同的宿主菌和培养基成分中对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产量有较大的影响,以MM2为宿主菌、在玉米浆培养基中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产量达4 lOOu/ml,产物的大部分分泌至细胞的周质,活力测定的结果与SDS—PAGE电泳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绝大部分都具有酶活性。构建的蛋白质分泌性表达的载体-宿主系统及合适的培养条件为易形成包含体的蛋白质的高效表达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
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秦丽雅,崔肇春(大连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大连116023)关键词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信息传递细胞外界信息如何进入细胞,细胞又如何作出应答,这是一个生物学基本命题,正受到与日俱增的重视。近三年的诺...  相似文献   
73.
今年夏天在给生来就患酶缺乏病人移植缺失基因的努力方面,向现实化迈进了一大步。加洲圣地亚哥的两个研究小组合作,试图以还原病毒为人基因的转移载体来恢复Lesch—Nyhan综合征病人的培养细胞中的酶合成作用。  相似文献   
74.
为了深入研究七星瓢虫的卵黄发生及其激素调节机理,我们建立了脂肪体的体外培养方法,证明了脂肪体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够正常进行卵黄原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在体外合成的卵黄原蛋白与体内合成的具有相同的电泳迁移率、免疫学特性和部分水解肽谱。放射性氨基酸在体外参人卵黄原蛋白的动力学与在体内的相似。用脂肪体的体外培养方法,结合放射免疫沉淀、SA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等技术,研究了不同发育期脂肪体的合成能力,以及取食人工饲料的雌虫中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卵黄原蛋白合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5.
黄燮才   《广西植物》1981,(1):34-37
本文对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原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资源分布的概况作了扼要介绍,附花形态特征鉴别图和分种检索表,并对开展臭牡丹原植物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6.
77.
<正>由英国“应用微生物学及研究中心”研制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含有凝集原2及3,百日咳毒素和丝状血凝素。188名婴儿进入一项随机的双盲试验,以联合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的无细胞或全细胞菌苗按3、5及8~10个月的间隔进行接种。两组的局部反应相以,但在接种无细胞菌苗后,具有全身反应的婴儿显著地少于全细胞菌苗。对无细胞菌苗凝集原和毒素组分的抗体平均对致滴度高于全细胞菌苗。接种第三剂菌苗后一年,无细胞组抗体的持久性亦较好。  相似文献   
78.
本文报道了减压病山羊纤维蛋白原(FG)结构变化及减压病(DCS)气-血界面活性引起凝血反应的作用。雄性山羊15只,加压-减压发生Ⅰ或Ⅱ型DCS,采静脉血用冷乙醇提取血浆FG。经SDS-PG电泳和CM_(22)-色谱分离S-磺酸化FG,发现FG裂解肽段——带4和X、Y峰,(正常对照组无);经HPLC和组分分析发现FG含量和FG氨基酸残基数明显减少(P<0.05),表明FG参入凝血反应其肽链发生裂解。又经圆二色谱分析发现FG α-hilex%明显下降(P<0.01)。DCS山羊FG结构的改变,证实了气-血界面活性作用引起凝血反应。  相似文献   
79.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玉米大斑病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国内外自七十年代以来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对生物技术育种进行了尝试并先后在烟草抗黑胫病、甘蔗抗眼斑病等病害的诱变育种方面取得了成功。抗病诱变育种就是用病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一致病毒素(Pathototxin)来筛选和处理寄生植物的愈伤组织即给予一定的选择压力最后筛选并获得抗病的后代。  相似文献   
80.
我国毒素研究和利用的现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