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07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感染人体的皮肤粘膜并引起乳头状瘤病变的病毒。目前发现的HPV已有63型,不同型的HPV引起人体不同部位的病变。HPV 16主要与生殖系统的肿瘤尤其是子宫颈癌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的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12.
细菌超低温冻结保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10属19种19株细菌超低温冻结保藏试验的结果。从细胞存活率看,冻结保藏8个月,10%甘油、10%二甲基亚砜保护剂保藏效果优于蒸馏水作保护剂,少数菌株三种保护剂保藏效果相近。快速冻结与慢速冻结对细咆存活率影响不显著。恶臭醋杆菌混浊变种(Acelobacter rancens var. turbidans) AS 1.41,产氨短杆菌 (Brevibacterium ammoniagenes) AS1.844,细胞悬液浓度大,细胞存活率有增高趋势。电镜观查,超低温冻结细胞死亡率高的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 AS 1.489有胞壁破裂、胞质溢出现象,是细胞死亡原因之一。冻结融化后直接测定,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S 1.557乳酸生成力下降3.4—13.8%,溶壁小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 AS 1.634对溶菌酶敏感性下降14—23%。冻结融化后移接2代测定,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tum crenatum) AS 1.998 产 L-异亮氨酸,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AS 1.76产青霉素酰化酶酶活力,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S 1.647产2-酮基-L-古龙酸,植物乳杆菌产乳酸均与冻结前相近。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在体力锻炼与脱锻炼过程中观察了五条成年雄性杂种狗的无氧阈(AT)、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cap/mm~2)、毛细血管数与肌纤维数之比(C:F)、肌纤维组成——慢肌纤维百分比(%ST)以及毛细血管弥散距离(弥散距离)的变化。结果表明:锻炼前AT与cap/mm~2、C:F,%ST及弥散距离均分别有显著相关。锻炼后第五周,AT、cap/mm~2、C:F和%ST分别增加了40.9%、12.2%、22.9%和2.4%,弥散距离降低6.3%,其中只有AT的增加有显著意义,锻炼十周后,AT增加68.2%(P<0.001)、cap/mm~2增加37.8%(P<0.05)、C:F增加78.1%(P<0.001),弥散距离降低17.0%(P<0.01)而%ST无显著变化。停止锻炼后第五周,AT等各指标都有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意义,停止锻炼后第12周,AT、cap/mm~2,C:F,%ST分别降低了18.9%、10.9%、10.5%、2.9%,弥散距离增加5.1%,其中除AT的降低有显著意义外,其余指标的变化均无显著意义。与锻炼前相比,这些指标的变化。除%ST外,仍有显著变化。在锻炼与脱锻炼的过程中,AT与cap/mm~2、C:F、弥散距离在各期或整个过程中均呈显著相关,但与%ST相关不显著。实验结果提示,骨骼肌的毛细血管供应状况是决定无氧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用简化的Kohn氏碱洗脱法,观察了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对小鼠S-180肿瘤细胞DNA单链断裂及其重接修复的影响。激光HPD能导致S-180细胞DNA单链断裂明显增加,而且这种断裂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继续增多。在本实验条件下没有观察到HPD对X线的增敏作用,HPD不能增加X线所致的DNA单链断裂,也不能影响其重接。单链断裂重接动力学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论点。  相似文献   
15.
质粒pULB11(RP4::Mucts)通过接合能从大肠杆菌转移到霍乱弧菌——吴江2(Vibriccholerae——Wu Jiang 2)中去。带有 puLB 11的霍乱弧菌经42℃诱导后能以0.5%的突变率产生营养缺陷型,这些营养缺陷型十分稳定,在10。细胞中还不能测出它们的回复突变体,这与Mu对大肠杆菌的诱变作用十分相似。质粒RP4及其抗药性很容易从霍乱弧菌中失去,这说明营养缺陷型的产生是由于Mu的插人而不是RP4的整人,所以pULB 11可以作为诱变剂来诱变霍乱弧菌的包括毒素基因在内的各种突变体,这在构建霍乱弧菌活菌苗方面有一定的意义。puLB 113(RP4::Mini-Mu)还能诱动霍乱弧菌染色体基因,这也是研究霍乱弧菌遗传学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16.
农田步甲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12种农田常见步甲的种群动态和捕食习性,施用杀虫剂对步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吞噬和细胞活力蛋白1(engulfment and cell motility protein 1,ELMO1)可以促进多种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但ELMO1的表达是否受miRNA的调控鲜有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5与ELMO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miR-145通过结合ELMO1的mRNA对乳腺癌侵袭的影响。通过TargetScan (http://www.targetscan.org/)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与ELMO1的3′UTR结合的miR-145。荧光素酶结果证实两者互补结合。Transwell侵袭结果显示,miR-145组和siELMO1+miR-145组MDA-231乳腺癌细胞穿膜数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0%(P<0.05)和79%(P<0.05)。siELMO1+miR-145组和siELMO1组细胞穿膜数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miR-145通过与ELMO1的mRNA结合抑制细胞侵袭。qRT-PCR显示,低侵袭的MCF-7乳腺癌细胞miR-145的表达量较高侵袭的MDA-435细胞高80%(P<0.05),较MDA-231乳腺癌细胞高75%(P<0.05),即miR-145与癌细胞侵袭能力呈负相关。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miR-145组ELMO1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miR-145 抑制组ELMO1表达量高于抑制剂NC组(P<0.05),证明miR-145抑制ELMO1的表达。qRT-PCR显示,过表达miR-145后ELMO1 mRN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miR-145对ELMO1的调控作用通过抑制其翻译实现。F-肌动蛋白聚合实验表明,miR-145组和阴性对照组于20 s和60 s时F-肌动蛋白聚合结果存在明显区别(P<0.05)。Western 印迹结果表明,miR-145组活化的Rac1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降低60%(P<0.05),抑制剂NC组活化的Rac1较miR-145 抑制组降低55%(P<0.05);miR-145组磷酸化的整合素β1较对照组于15 min时降低42%(P<0.05),于30 min时降低31%(P<0.05)。由此得出的miR-145过表达显著促进乳腺癌细胞F-肌动蛋白聚合、Rac1活化和整合素β1磷酸化结论。综上所述,miR-145通过靶向ELMO1的 mRNA抑制ELMO1翻译,从而抑制乳腺癌的侵袭。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利用光吸收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研究了甲素对DNA分子中四种碱基A、G、C和T光氧化的敏化作用,发现在反应体系的pH为9.0、甲素浓度为3×10~(-5)mol/L、光照40分钟时,G和T紫外吸收明显降低;HPLC分析发现甲素敏化的G光氧化体系比对照体系多出现一组分峰(滞留时间0.927分钟),该峰用475nm波长检测比260nm波长检测灵敏。根据反应机制推测是G环破裂产物。在反应条件固定时,甲素敏化G的光氧化作用受pH、光照时间及甲素浓度影响极大。单线态氧淬灭剂——叠氮钠浓度在40—110mmol/L可部分抑制甲素敏化G的光氧化作用,>110mmol/L时反应完全被阻断,提示甲素对G光氧化的敏化作用主要通过单线态氧(~1O_2)即Ⅱ型机制起作用。本文还讨论了G光氧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9.
虫生真菌蝉拟青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蝉拟青霉的无性世代,在24℃下载片培养结果,分生孢子经8hr萌发,24hr普遍形成菌丝,36hr出现产孢结构和产生次代分生孢子。该菌生长合适温度24—26℃,分生孢子萌芽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pH4—12范围均见生长,但以5—6为佳。对10种碳源和9种无机氮源利用检测结果,用葡萄糖作碳源孢子产量高,用果糖作碳源菌丝体产量高。不利用菊糖、L-山梨糖、L-鼠李糖。对KNO_3利用佳,但不能利用NaNO_2,和硫脲。该菌能较强抗紫外辐射。  相似文献   
20.
用30—70GyX射线照射小麦幼苗(浸种后5天)后发现根毛区到根尖的距离缩短,根毛变密,根毛长度为对照的2—3倍。照射后2—3天就可看到该现象。根毛着生处到根尖的距离随剂量增加而减少,甚至根尖全为根毛所复盖,另外还看到有分叉的根毛。根尖纵切片表明根尖分生区随剂量增加而缩小,分生区后接着就出现输导组织。玉米和黄瓜也有类似现象。这现象说明根细胞的分裂过程对射线很敏感,而分化过程则相当耐辐射,细胞分裂停止后立即转向细胞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