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3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喀斯特石漠结皮细尖鳞叶藓的吸水机制及耐旱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显强  张来  何跃军  冯晓英  孙敏 《生态学报》2010,30(12):3108-3116
生物结皮是由隐花植物和相关土壤微小生物与表层土壤颗粒胶结而形成的复合体,与维管束植物覆盖一样,它是干旱区地表的重要覆盖类型。苔藓是荒漠植被演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先锋植物,同时也是生物结皮中生物量最大的2个类群之一。研究了结皮细尖鳞叶藓的吸水机制和耐旱适应性。结果表明:细尖鳞叶藓最大吸水量和持水率分别达到干重的9.74倍和700%以上,动力学总吸水过程的表观Km值和Vmax值分别为21.67g、10.42g·g-·1DW·min-1,外吸水过程为28.91g和8.56g·g-·1DW·min-1,内吸水过程为43.18g和1.76g·g-·1DW·min-1。可溶性糖含量从142.6mg·g-·1DW(CK)上升到344.3mg·g-·1DW,增长近2.4倍,而游离脯氨酸积累微弱。抗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明显,在0.04U·g-·1FW上下浮动;POD活性在PEG6000胁迫浓度在20%之前呈大幅度上升状态,以后趋于缓和,30%时达最高的131U·g-·1min-·1FW,增加近2倍;CAT活性的变化情况与POD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量较小。膜脂过氧化指标MDA先略有升高又逐步回落,说明细尖鳞叶藓抗氧化酶系统利用提高POD和CAT活性清除SOD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程中产生的H2O2。因此,在喀斯特石漠化缺少土壤、极度干旱且保水能力弱的环境区域,结皮藓类植物以其特有的吸水特征、持水功能和抗旱机制等生态功能在石漠化治理、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核桃-大豆间作系统细根分布及地下竞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晋西黄土区核桃-大豆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挖掘法对核桃-大豆间作系统细根分布特征及地下竞争状况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地区果农间作系统的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核桃细根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内,水平方向上55.7%的细根集中分布在距树行0.5~1.5m区域中;间作物大豆的根系在垂直方向上集中分布在0~20cm土层内,水平方向上根干重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水平方向上距树行1.0~2.5m的区域是核桃和大豆地下种间竞争主要发生区,其中以1.5~2.0m区域的竞争最为剧烈。  相似文献   
83.
采伐干扰对华北落叶松细根生物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华北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择采伐干扰林分(样地A)和未采伐干扰林分(样地B),利用根钻法分3层(0—10cm,10—20cm,20—30cm)获取各径级细根(≤1mm、1—2mm、2—5mm3级活细根,≤2mm死亡细根)生物量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变异函数和经典统计相结合的数据分析方法对采伐干扰造成的细根生物量空间异质性的变化进行定量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伐干扰林分样地A各经级细根生物量均值减少;同一土层相同径级细根生物量样地A与样地B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异质性具有显著差别(P<0.05)。0—10cm土层,未采伐干扰林分≤1mm细根生物量呈现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变异,采伐干扰林分则表现为随机性变异特征,采伐干扰导致≤1mm细根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更加复杂(分维数D=1.978);10—20cm土层,采伐干扰林分各径级细根生物量异质性程度明显降低,只有未采伐干扰林分的5.4%—88.9%。20—30cm土层,未采伐干扰林分≤1mm细根生物量在较小尺度范围(<2.9m)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变异(结构方差比86.1%),受采伐干扰林分各径级细根生物量异质性程度只有未采伐干扰林分的8.9%—45.9%,且呈现随机性变异。各径级细根生物量空间异质性的垂直分异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异质性强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4.
记述我国单锤角细蜂属Monelata Frster1新纪录种,凹翅单锤角细蜂Monelata incisipennis Huggert,1982,并首次记述该种的雄性成虫。研究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膜翅目标本室(SCAU)。  相似文献   
85.
研究一类具有HollingⅡ类功能反应且两种群均为非常数收获率的捕食系统,其中食饵种群具有非线性密度制约.利用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及分支理论,得到系统平衡点的性态及极限环存在与否的充分条件,利用Hopf分支理论得到存到多个极限环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6.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受体Ⅲ,又称为β蛋白聚糖(betaglycan),是一种膜锚定蛋白。TGF-β受体Ⅲ是表达最为丰富的TGF-β受体,曾被认为是TGF-β超家族(包括TGF-β、激活素和抑制素等)的辅助受体。后来研究表明,它在介导和调节TGF-β的信号转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与TGF-β形成复合体来介导对靶细胞的作用。在没有TGF配体的情况下,TGF-β受体Ⅲ可以激活p38信号,表明这一受体可能与不依赖TGF-β的信号通路相互作用。TGFβ受体Ⅲ还可以结合并调节抑制素的信号转导。TGFβ受体Ⅲ与抑制素A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高亲和复合物。体外研究表明,TGFβ受体III还结合抑制素B和强化抑制素与Ⅱ型激活素受体的关系。有关报道显示TGFβ受体Ⅲ在卵巢癌中具有肿瘤抑制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上皮源性卵巢癌中,TGFβ受体Ⅲ mRNA和蛋白质表达降低或丢失,丢失的程度与肿瘤分级相关。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并调节该受体的表达,如雌激素、卵泡刺激素(FSH)、TGF-β1等,深入开展相关机制的研究,对于癌症的治疗和预防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25、CEA与CA199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126例经病理查证实的卵巢癌患者(试验组)、104例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A125、CEA与CA199检测。结果:试验组血清检测结果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应用检验医学进行CA125、CEA与CA199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卵巢癌研究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卵巢癌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各20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结果:两组血清的平均拉曼光谱形态和谱峰基本相似,但在约1010、1158、1283、1520、1646、2307和2661cm-17个拉曼频移附近,卵巢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谱峰强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在其余大部分波段,卵巢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强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初步区分卵巢癌及健康人血清,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腹水离心石蜡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腹水标本离心收集细胞沉渣,经自动脱水机脱水后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125、CK7、Ki67表达.结果:腹水离心石蜡切片细胞形态清晰,着色鲜艳,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定位准确.结论:腹水离心石蜡切片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125、CK7、Ki67对卵巢癌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s,MAPKs)级联反应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系统之一,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和凋亡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是MAPK通路的分支之一,介导了应激、炎性细胞因子、细菌产物等多种刺激引起的细胞反应,对细胞周期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不同的卵巢癌细胞系,或者不同的刺激,P38通路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甚至可能相反,提示对P38通路的功能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他可能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卵巢癌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