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01.
目的:通过对奥运会赛前6周运动员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的变化与常规机能指标关系的研究,探讨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用于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的可行性。方法:以国家赛艇队8名男子轻量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每周一6:30-7:00在安静空腹状态下,指尖采血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血尿素(BU)和血清肌酸激酶(CK)的测试,同时,训练负荷较大的两周以及奥运会前的两周分别进行静脉取血测试睾酮(T)和皮质醇(C);在相应的时间节点使用PeriFlux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对运动员进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测试。结果: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均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T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 <0.05),与Hb、C和T/C存在正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P > 0.05);与BU和CK存在负相关,且与BU的相关具有显著性(P < 0.05);结论: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在评价训练强度对机体疲劳积累的影响时更敏感,其的变化与常规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运动员机能状态评价和疲劳程度判断的一项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402.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内毒素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确诊的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123例,测定其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究三者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样培养结果显示,123例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存在感染G+菌35例,感染G-菌88例;G+菌组的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G-菌组(P0.05);且G+菌组、G-菌组及所有细菌组患者三指标两两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CT、CRP和内毒素预测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临界值分别为1.58μg/L、95.25 mg/L与16.71 ng/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别为(65.92%,88.37%)、(67.39%,84.38%)与(56.34%,78.93%),预测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临界值分别为2.45μg/L、79.45mg/L与15.54 ng/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别为(78.73%,97.13%)、(68.89%,92.38%)与(65.39%,95.33%)。结论:检测血清PCT、CRP、内毒素水平有利于鉴别G-菌和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且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可用于早期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  相似文献   
403.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乳酸及肌酐清除率(CCr)、滤过水排泄分数(FEH_2O)、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CCr、FEH_2O、FE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6、12、24、48 h血乳酸、FENa水平逐渐下降,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CCr、FEH_2O水平逐渐升高,且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6、12、24、48 h血乳酸、FE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点(P0.01),FEH_2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点(P0.01)。两组治疗后6、12、24、48 h MAP、SVRI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后24、48 h C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6、12、24、48 h MA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6、12 h MA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6、12、24、48 h HR显著低于对照组,SV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28 d病死率为18.33%,对照组为35.00%,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乳酸水平,改善肾脏灌注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04.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脑梗死介入术治疗患者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及疼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行介入手术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术中辅助应用生理盐水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辅助应用0.2 μg?kg-1右美托咪定的30例患者纳入低剂量组,应用0.6 μg?kg-1右美托咪定的30例患者纳入高剂量组。记录三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在入室时(T0)、手术开始30 min(T1)、术毕(T3)和术后12 h(T4)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和疼痛因子[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三组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1、T2时间段的MAP、HR、SBP、DBP水平较低;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T1、T2时间段的MAP、HR、SBP、DBP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1、T2、T3时间段的SP、5-HT水平较低;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T1、T2、T3时间段的SP、5-HT水平较低(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均能帮助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稳定血流动力学,还能减轻其疼痛感,而高剂量右美托咪定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05.
目的 探讨念珠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为念珠菌血流感染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感染菌种分布、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62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共分离到65株真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病房(33株)、泌尿外科(7株)和血液内科(6株)等科室;菌种以白念珠菌(29.2%)、光滑念珠菌(26.2%)、近平滑念珠菌(21.5%)、热带念珠菌(18.5%)为主,总体对氟康唑非敏感率38.5%。62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中34例死亡,死亡率54.8%;单因素分析显示入住重症病房、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重度低蛋白血症和血培养报阳后48 h内未启动抗真菌治疗与死亡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重度低蛋白血症(OR=7.924,95%CI 1.851~34.599,P=0.006)、初次血培养报阳后48 h内未启动抗真菌治疗(OR=6.828,95%CI 1.377~33.852,P=0.019)是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具有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特点,感染以非白念珠菌为主,重度低蛋白血症是念珠菌血流感染患...  相似文献   
406.
患者,男,44岁,农民。全身皮肤散在红色斑疹、左小腿皮肤溃烂伴发热。在皮肤伤口分泌物及血液中均培养出酵母样菌落,菌落涂片显示不同大小的球形孢子囊,具有桑葚样外观。最终确诊为无绿藻菌感染,予以氟康唑、伊曲康唑治疗后死亡。本病例包含的数据及其文献复习将增加医务工作者对该病原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407.
目的:通过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心肺运动试验(CPET),从整体整合角度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的运动病理生理学特征.方法:选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的CHF 83例,并选同期1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在严格定标、规范化操作下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完成...  相似文献   
408.
冠状动脉血流信号的计算机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在药效学研究的实验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测量,处理血流信号的新方法,通过分离实验运动左冠状动脉的旋支,接入电磁流量计探头,直接引出血流波形,经计算机采集,得到与左室压,动态压,心电图等同步的血流信号,再由计算机对血流信号的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为深入进行有关药效学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409.
从一九九五年五月至九七年六月,我科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眼科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现对我们总结的有关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90例,男性69例、女性21例,年龄4个月—78岁。白内障42例(老年性35例、外伤性7例)、晶体脱位4例、玻璃体混浊20例、视网膜脱离10例、眼内异物5例、眼内肿瘤5例、眶内肿瘤4例。全部病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410.
心血管介入器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综合考虑血流、器械和血管的作用情况,研究器械的放置和设计问题,有助于减少器械诱发的并发症,提高其使用的效果。采用计算机建模,有限体积法生成网格,通过计算流场来分析器械使用前后流场改变的方法,说明了介入器械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对血管有不同方面及程度的影响。对于研究其他的一些和血管接触的器械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