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41.
系统侵染寄主中黄瓜花叶病毒及其卫星RNA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32P标记的黄瓜花叶病毒(CMV)RNA3 cDNA片段和卫星RNA全长cDNA作为探针,定量测定CMV基因组RNA和卫星RN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明显的寄主效应和时间效应.在16~20℃条件下,接种不携带卫星RNA的分离物CMV-R3,15天、30天和75天时,CMV基因组RNA负荷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在第15天,RNA3的负荷量以烟草>心叶烟>克里夫兰烟>番茄的顺序表现为不同寄主的显著性差异.相同条件下接种携带高拷贝卫星RNA的分离物CMV-RS,在5天和15天之间基因组RNA和卫星RNA负荷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测得其基因组RNA和卫星的负荷量具有相似的寄主效应和时间效应,但程度不同.第15天时,二者负荷量以烟草>心叶烟>番茄的顺序表现寄主效应的显著性差异.在18~21℃条件下,接种携带坏死卫星RNA的CMV强毒株HC4,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时,基因组RNA和卫星RNA的负荷量均以番茄>心叶烟>烟草的顺序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不同来源CMV分离物还存在寄主选择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2.
植物生理学教材矿质营养一章中,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制部分是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查阅资料后,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分析和归纳,整理出比较容易为学生接受的内容。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3.
利用遥感光谱法进行农田土壤水分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建龙  蒋平  刘培君  赵德华  朱明  徐胜 《生态学报》2003,23(8):1498-1504
自 1 997年 4月至 1 998年 1 0月 ,在甘肃省定西县进行了大面积 0~ 5 0 cm土层农田土壤水分按每 1 5 d本底资料实际观测 ,对此间收到的 5幅 TM与 7幅 NOAA卫片数据资料进行了加工处理 ,并对地面光谱资料也进行了观测。在光谱反演与光谱和土壤水分相关性分析基础上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初步建立了典型试验区 ( 3× 3km2 )遥感信息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遥感光谱相关监测模型 ,做出了观测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布图和得到了大面积农田土壤水分宏观动态监测结果 ,并同地面实测土壤水分进行了精度校正。研究结果表明 ,文中提出的“光学植被盖度”概念 ,对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研究是有益的 ,利用遥感光谱法和数学统计方法求出了有关物理参数 ,初步建立了 TM与 NOAA光谱水分监测模型 ,其模型监测 0~2 0 cm土层含水量的精度达到 90 %以上 ,实际监测土壤水分精度达到 72 .3% ;在遥感监测 2 0~ 5 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中 ,利用遥感模型监测土壤水分精度达到 80 %以上 ,实际遥感监测精度达到 60 %左右 ,其结果可有效指导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耕时间和动态监测大面积土壤墒情 ,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另外 ,经地面大量观测表明 ,一般来说 ,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5 5 %~ 85 %时 ,从生长状况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4.
《北京市 2 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 ,基础教育目标是“为 2 1世纪的未来公民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基础 ,……本质上是试图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生物课程标准》(试用 )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强调 ,要培养学生“具备查阅资料、索取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参与 ,善于和他人合作 ,具备汲取不同意见 ,并作决策的能力”。依据上述要求 ,在设计高中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教学方案时 ,参照 Intel未来教育的基本方法 ,对 2个教学班的教学活动做了下列实验研究 :1 实验过程首先…  相似文献   
145.
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NDVI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张军  葛剑平  国庆喜 《生态学报》2001,21(4):522-527
利用1982~1992年时间序列的NOAA/AVHRR8km×8km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将东经120°~135°、北纬40°~55°区域的土地覆盖类型分为10类。然后研究了各类型的NDVI年平均值的变化规律。结合该地区的19个气象站1982~1992年的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温度、年最低温度、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研究了各类型NDVI年平均值的变化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气候因子是NDVI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6.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遥感评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郭中伟  李典谟  甘雅玲 《生态学报》2001,21(8):1369-1384
目前的评估由于方法的原因,常常会遗留下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遥感则可以作一种观察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单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结构侧面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一种能够跨越几个不同空间尺度实施评估的手段,并且对于评估生态系统格局随时间的变化也是必不可少。现在许多不同的遥感技术已经被应用在生态学研究中。大多数工作所用的数据主要是来自机载和星载平台提供的摄影和数字光学图像,目前则越来越强调激光扫描和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应用。这些技术手段为从景观到林分规模的不同现象的评估提供了机会。遥感提供了可用于确定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景观尺度的元素最有效的工具。例如基质和斑块的相对百分比以及它们的配置。在中间尺度,遥感为评价廊道的存在和边界的特性提供了理想的工具。在林分尺度,遥感技术可用来获取关于森林分结构属性的信息,例如冠层表面的特性,是否存在冠内分层等等。随着的发展,遥感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7.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20,自引:0,他引:120  
利用1949年至1998年间7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使用森林生物量实测资料,采用改良的生物量换算因子法,推算了中国50年来森林碳库和平均碳密度的变化,分析了中国森林植被的CO2源汇功能,结果表明,7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由于森林砍伐等人为作用,中国森林碳库和碳密度都是减少的,碳储量减少了0.62PgC(Pg=10^15g),年均减少约0.024PgC。之后,呈增加趋势。在最近的20多年中,森林碳库由70年代末期的4.38PgC增加到1998年的4.75PgC,共增加0.37PgC,年平均增加0.022PgC。这种增加主要由人工造林增加所致。20多年来,由于人工林增加导致碳汇增加0.45PgC,年平均增加吸收0.021PgC/a。人工林的平均碳密度也显增加,共增加了约一倍。这除了人工成林增多外,气温上升和CO2浓度施肥也可能是促进森林生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8.
昆明山海棠在微核实验中非整倍体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曹佳  胡斌  程天民  程舸 《遗传》1997,19(1):1-3
本文报道以小鼠着丝粒次要卫星DNA探针FISH和抗着丝粒CREST染色,研究了可疑的非整倍体毒剂昆明山棠(THH)诱导的小鼠NIH3T3细胞微核(MN)的着丝粒组成情况,结果THH(10-60μg/ml)诱导的62.1-68.4%的MN为FISH阳性, 35.9-42.2%的MN为CREST阳性,较精确的FISH结果显示THH具有较强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同时认为次要卫星DNA探针比CREST染色更适合于MN的着丝粒检测。  相似文献   
149.
早在Watson及Crjek提出DNA双螺旋模型的同时,有人就考虑过左手螺旋DNA存在的可能性,并在理论上推测这种构象的存在会方便DNA复制叉的移动及复制链的分离。由于当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多数科学家热衷于如何用自己的资料去证实以B型DNA为基础的双螺旋模型,上述设想末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0.
高等植物DNA重复序列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等植物核基因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内含有大量的DNA重复序列,因此它们在核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些DNA重复序列已日趋广泛地作为分子民用于构建遗传图谱、鉴别品种、研究进化和分离目标基因等。主要介绍高等植物几类重要DNA重复序列,如卫星DNA、微卫星DNA、核糖体RNA基因、端粒重复序列和转座子等的若干特点和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