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4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2801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91.
92.
关赛芳  吕宝忠 《遗传》1994,16(3):0-4
本文以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方法测定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良性肝病患者和112例正常人血清α1AT(Pi)表型的分布。统计学检验说明:(1)我们的烽样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2)M2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在2.18-21.96,平均为7.502±3.836。因此,M2的出现在肝癌的检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利用COS7细胞暂时表达系统,研究转译起始序列对EPO-cDNA表达的影响。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原EP0-cDNA表达载体pCSV-EP0(1).其转译起始序列为5’AATTCATGG3’.同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起始序列改变成5’CCACCATGG3’,而构建了另一表达载体pCSv—EPO(2)。后者经序列分析证明无误后和前者均通过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用ELlSA法定量洲量EP0表达水平.转染后48小时及72小时收集含pCSV—EP0(1)的COS7细胞上清.测定结果为1580pg/mI及954pg/mI,而含pCSV—EPO(2)的上清则为25 300pg/m1和17 450pg/ml。这表明经优化起始序列的基因表达远高于未经优化的。  相似文献   
94.
以重组PAI-(rPAI-1)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6株阳性杂交瘤细胞(Apl、AP2、AP3、AP4、AP5和AP6),并用SPA亲和层析纯化了抗Pal-1单克隆抗体(McAb)。所有McAb均能识别rPAI和天然PAI-1,腹水滴度均为10 6以上。6种McAb对PAI-1亲和常数在3.45×107--1.05×109mol/L之间。AP2、AP3McAb能完全抑制PAI-1活性,AP4、AP和AP6只能部分抑制PAI-1活性,Apl则不抑制PAI-1活性。6种McAb中只有Apl、AP4和AP5能识别Pal-1/t-PA复合物。利用Apl、AP3、和AP4 McAb制备免疫亲和柱一步纯化HepG2细胞分泌的PAI-1,纯度大于98%,回收率92%,纯化倍数51倍。利用抗PAI-1 McAb建立了夹心法ELISA,测定了人血浆PAI-1水平,正常人血浆PAI-1平均含量(X士D)为24.7±7.75ng/ml。  相似文献   
95.
以重组PAI-(rPAI-1)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6株阳性杂交瘤细胞(AP1、AP2、AP3、AP4、AP5和AP6),并用SPA亲和层析纯化了抗PAI-1单克隆抗体(McAb)。所有McAb均能识别rPAI和天然PAI-1,腹水滴度均为10~6以上。6种McAb对PAI-1亲和常数在3.45×10~7—1.05×10~9mol/L之间。AP2、AP3 McAb能完全抑制PAI-1活性,AP4、AP和AP6只能部分抑制PAI-1活性,AP1则不抑制PAI-1活性。6种McAb中只有AP1、AP4和AP5能识别PAI-1/t-PA复合物。利用AP1、AP3、和AP4 McAb制备免疫亲和柱一步纯化HepG_2细胞分泌的PAI-1,纯度大于98%,回收率92%,纯化倍数51倍。利用抗PAI-1 McAb建立了夹心法ELISA,测定了人血浆PAI-1水平,正常人血浆PAI-1平均含量(±D)为24.7±7.75ng/ml。  相似文献   
96.
本文用放射性配基[3H]8-OH-DPAT的结合实验显示,自发性高血大鼠(SHR)海马、下丘脑及低位脑干的5-HT1A受体结合位点数较正常Wistar大鼠为多,其中以海马最为显著;脑干的5-HT1A受体虽较正常Wistar大鼠多,但不太明显。SHR下丘脑中5-HT1A受体除结合位点较正常Wistar鼠多外,亲和力也有增大。以上结果表明,SHR与正常Wistar大鼠之间各脑区中5-HT1A受体的差别可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7.
水平回转对水稻幼苗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在模拟微重力装置上回转14 天的水稻幼苗叶细胞进行了亚显微形态、电子探针和细胞酶化学研究。发现叶细胞质膜上Ca2+ -ATP酶活性消失,膜内钙总量上升、膜外钙总量下降,细胞骨架变得疏松,细胞壁变薄并凹凸不平。叶绿体的基粒和线粒体的内嵴亦有部分变化。其变化机制,首先是细胞质膜上Ca2+ -ATP酶活性消失,膜上钙泵停止工作,跨膜钙浓度差减小,膜内钙浓度上升,微管、微丝聚合受阻,细胞骨架疏松,分泌泡移动失去导向,从而导致细胞壁变薄等状态  相似文献   
98.
三褶脉紫菀中的新二萜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褶脉紫菀(AsterageratoidesTurcz.)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遍布全国,是民间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祛痰镇咳的功效[1,2]。化学工作者们曾从其同属植物紫菀(AstertararicusL.f.)中分离到紫菀酮(shionone)、槲皮素(quercetin)、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epifriedelinel)、毛叶醇(lachnophyllol)、乙酸毛叶酯(lachnophyllolacetate)、茴香醚(anethole)以及紫菀三萜皂甙[2—4]…  相似文献   
99.
本文在首次报告二例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肺微小根毛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免疫功能受损与微小根毛霉感染关系。本文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全身辐照小鼠,然后以不同途径注射同剂量的微小根毛霉的孢囊孢子,观察动物的感染情况和感染后的真菌检出率,结果发现各种辐射剂量均在辐射后7-14日感染菌的检出率最高;各种脏器感染菌的检出率以脾脏最高(66.7—81.8%);淋巴结最低(0.0—25.0%);其他脏器的感染菌检出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0.
小鼠卵激活过程中胞质游离Ca~(2 )的变化及孤雌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醇和电刺激均可使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激活并在体外孤雌发育至囊胚。小鼠卵对乙醇十分敏感。用7%—8%乙醇处理5min后95%以上的卵母细胞(卵龄为HCG注射后18—19h)内形成原核。3—4次电刺激后卵的激活率为71.58%;仅刺激1次卵的激活率为63.63%。乙醇刺激可诱导卵内游离Ca~(2 )浓度出现多次升高;单一电刺激仅能诱导卵内游离Ca~(2 )浓度出现1次升高;多次电刺激可诱导卵内游离Ca~(2 )浓度多次升高,而且电刺激次数与Ca~(2 )浓度升高成一一对应关系。对于电刺激,介质中足够量的Ca~(2 )对卵激活至关重要。在无Ca~(2 )的介质中,电刺激很难使卵激活。正常受精刺激诱导卵内游离Ca~(2 )浓度出现多次有规律的升高。实验结果表明,卵母细胞激活过程中胞质游离Ca~(2 )浓度重复多次升高可促使卵母细胞恢复成熟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