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1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追踪候鸟的迁徙活动是全面认识其生活史年周期的重要途径。中杓鹬(Numeniusphaeopus)在全球广泛分布,但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迁徙活动一直缺乏追踪研究。2018年2月,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布鲁姆为捕捉到的中杓鹬成鸟佩戴平台发射终端或全球定位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追踪器,以确定其迁徙日程、迁徙路线以及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的地理位置。我们从成功追踪的7只个体获取了6 378条精度高于1 km的位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中杓鹬的迁徙时长为(36±4)d,其间在1~3个迁徙停歇地的停留日期为(23±2)d,从越冬地到繁殖地的迁徙距离为(9 795±346)km(n=7)。追踪的中杓鹬在俄罗斯东部和中部区域繁殖,不同个体的繁殖地纬度相近而经度范围较广。在秋季,中杓鹬的迁徙时长为(90±27)d,相比春季迁徙时长更长;其间,在2~4个迁徙停歇地停留(79±29)d,从繁殖地到越冬地的迁徙距离为(10 101±520)km(n=5)。无论在春季还是秋季迁徙,迁徙停歇地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沿海及内陆区域。大部分个体春季和秋季的迁徙路线相近,成功追踪的个体均在秋季返回了上一年的越冬地,这表明中杓鹬对越冬地具有很高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52.
中国典型地带陆生等足类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国孝 《动物学报》2000,46(3):255-264
通过对我国5个典型地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高寒带)20个样点进行陆生等足类的调查采集,共发现陆生等足类11科、29属、72种。由于各地带自然环境明显不同,造成了物种分布上的差异,其中热睡亚热睦区种类最多,分别为38种和47种,两地带物种共占总种数的80%以上;曙带和温带地区仅发现9种,而高寒带由于平均气温在0℃以下,不利于陆生等足类的生存,故迄今仅发现2种。其区系特点为:(1)区系分布的地带性  相似文献   
153.
四川省黄河水系鱼类及其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四海省黄河水系的鱼类共计15种,分隶于2科6属。文中对鱼类区系、资源、渔业和开发与保护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4.
根据以往多年及近期对西双版纳甲壳动物包括介形类,枝角类,挠足类,陆生等足类,虾类,蟹类等的研究结果,将其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及区系特点予以分析探讨,指明该地区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应归入南亚-东南亚亚区中的印支-巽他分区,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占应为一个独立的小区。  相似文献   
15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邻位切片法,研究了猫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P物质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胆碱乙酰化酶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关系,从内侧隔核至Meynert基底核,2种神经元分布范围相近,且形态,大小相似。但在邻位切片,未见分别呈此二免疫反应的同一神经元的对应剖面。P物质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数量较多,但在基底核明显减少,在Ch4间质部及腹侧苍白球连合下部仅为偶见  相似文献   
156.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区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记录到的鸟类有115种,隶属9目28科73属,其中雀形目鸟类有16科47属85种。区系成分以青藏区为主,西南区对其影响最大,华北区与蒙新区影响较小,而华中区没有构成明显影响。虽该森林公园处于祁连山东端,但在动物地理区划上似应划归青藏区青海藏南亚区的青南省。  相似文献   
157.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徐正会 《动物学研究》1999,20(5):379-384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鉴定蚊科昆虫9亚科76属267种。西双版纳地区的蚂蚁区系以热带至亚热带分布的东洋界成分最为丰富。在属级水平上,与马来西亚界关系最为密切。与澳洲界关系较密切;与非洲界和马拉加西界的关系知中。与新北界,新热带界和古北界的关系最为疏远。可见西双版纳的蚂蚁区系具有典型的热带亚洲起源特征,同时与澳洲和非洲的热带区系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8.
Chen L  Li RJ  Zhou YB  Chen JJ 《生理学报》1999,51(5):593-596
实验采用微量注射和荧光分光光度测定的方法,探讨了下丘脑前部减压区牛磺酸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显示:(1)下丘脑前部减压区微量注射牛磺酸可致大鼠血压降低;(2)侧脑室注射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可阻断牛磺酸的降压效应。而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牛磺酸的降压效应无明显影响;(3)下丘脑前部减压区注射牛磺酸后,可使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9.
Wang L  Liu L  Xu X 《生理学报》1999,51(4):439-444
在44只氨基甲酸乙酯麻醉、断双侧迷走神经的健康成年家兔上、观察电、化学刺激面神经核背内侧区和腹内侧区对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如下:(1)长串电脉冲刺激dMNF引起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2)短串电脉冲刺激dMFN,当刺激落用于吸气相时,引起颏舌肌和膈肌在呼气相的肌是有终止;(3)长串电脉冲刺激vMNF使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明显被抑制;(4)短中电脉冲刺激vMNF,当刺激落位有气相  相似文献   
160.
Chen JH  Liu SZ  Teng GX 《生理学报》1999,51(4):449-453
应用胞内记录和标记技术,观察了猫皮质第Ⅱ感觉区内脏大神经代表区的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反应诱发反应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251个记录单位中,有109个为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其诱发反应分为兴奋性、抑制性及混合性三类。在形式上ISPS及EPSP-IPSP序列反应较多。对其中21个神经元用神经生物素进行细胞内电泳标记,显示细胞的形态特点是胞体较小,分布于皮质Ⅱ、Ⅲ、Ⅴ层,其中兴奋性和神经元形态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