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茎藤生长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1个不同产地的野生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自然单株进行栽培试验,对其5个茎藤生长性状与5个气候因子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三叶木通茎藤生长的第一要素,月平均气温和月有效积温与小区总茎藤总长度、单株主茎长度和小区茎藤材积相关性最强;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日照是影响三叶木通茎藤生长的第二要素,表现出高湿少光有利于茎藤生长,低湿足光有利于茎藤萌梢。  相似文献   
102.
NF—κB已被证明在肿瘤和炎症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至关重要。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与蛋白印迹技术分别探索TNFα处理浓度及时间对NF-κB报告基因表达和NF—κB抑制亚单位It〈Bα降解的影响,进而构建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药物筛选模型。实验结果表明,0.01nmol/LTNFα作用24h即能刺激HEK293T细胞中NF—κB报告基因较高水平的表达,且其表达量与TNFα的剂量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性;0.01nmol/LTNFα作用5min即能使Panc-28细胞中IκBα明显降解,20min~30min几乎降解完全,之后IκBα含量又开始增加。NF-κB阳性抑制剂藤黄酸验证表明NF-κB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筛选体系和NF—κB抑制亚单位降解筛选体系两种体系稳定可行。结果证明,两种模型可以用于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03.
NF-кB已被证明在肿瘤和炎症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抑制NF-кB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至关重要.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与蛋白印迹技术分别探索TNFα处理浓度及时间对NF-кB报告基因表达和NF-кB抑制亚单位IкBα降解的影响,进而构建NF-кB信号通路抑制剂药物筛选模型.实验结果表明,0.01 nmol/L TNFα作用24 h即能刺激HEK293T细胞中NF-кB报告基因较高水平的表达,且其表达量与TNFα的剂量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性;0.01 nmol/L TNFα作用5 min即能使Pane-28细胞中IкBα明显降解,20min~30 min几乎降解完全,之后IKBa含量又开始增加.NF-кB阳性抑制剂藤黄酸验证表明NF-кB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筛选体系和NF-кB抑制亚单位降解筛选体系两种体系稳定可行.结果证明,两种模型可以用于NF-кB信号通路抑制剂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04.
水插鹅掌藤观叶又赏根周乃成鹅掌藤(Scheffleraarboricola)是五加科鹅掌柴属常绿半蔓生性灌木,原产于我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生于沟谷密林中或溪边较湿润处,常附生于树上。由于该种耐阴性较强,掌状复叶常7-9枚小叶呈辐状展开,叶翠...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研究了我国珍稀特有植物永瓣藤的自然环境,地理分布,群落学特点,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特征,生长发育及其开花结实特性,为其种质保存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6.
扶芳藤种油中的拒食活性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燥的带假种皮的扶芳藤种子粉碎后,用石油醚提取,回收石油醚得到种油,将种油用80%乙醇萃取,回收乙醇母液,得到的提出物,上硅胶柱层析,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到一针状结晶,通过测定其物理常数、红外、质谱及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确定其为1α、2α、6β、9α、15—五乙酰基—8α—苯甲酰基—六元二氢沉香呋喃酯。生物活性试验(面积法)结果表明:在1000ppm浓度时,它对害虫黄守瓜的拒食率为58.4%。  相似文献   
107.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84,(3):191-194
<正> 一、毛药藤属——Cleghornia Wight Cleghornia是Wight于1850年根据斯里兰卡的植物而创立的属,属下建立了二个种C.acuminata Wight和C.cymosa Wight。1876年G.Bentham和J.D.Hooker在他们的植物属志中将Cleghornia属归入Baissea A.DC.属内,又在印度植物志(1882)中将上述二个种归并为一个种。以上两个属的归并得到了K.Schumann(1895)支持。但是,有些植物学者如:King et Gamble(1908),Pierre(1933),Airy Shaw(1966.1973)等都不同意G.Bentham和J.D.Hooker的归并,又在Cleghornia属下发表了四个新种:  相似文献   
108.
搭棚藤植物中的蜕皮激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拾棚藤(Porana discifera Schneid)分离到10个植物蜕皮激素,它们分别是β-蜕皮激素(1)及其2-乙酸酯(2)、3-乙酸酯(3)、25-乙酸酯(4)、2,3-异丙亚二氧基β-蜕皮激素(5)、20,22-异丙亚二氧基β-蜕皮激素(6)、2-去氧β-蜕皮激素(7)、2-去氧-20,22-异丙亚二氧基β-蜕皮激素(8)、2-去氧β-蜕皮激素-3-葡萄糖甙(9)和甲基暗红牛漆甾酮*  相似文献   
109.
匙羹藤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就国内外对匙羹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为匙羹藤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0.
1植物名称异株藤(Calamus dioicus)。 2材料类别胚。 3培养条件(1)胚芽生长培养基:MS+6-BA 2.0 mg·L一(单位下同)+4%蔗糖;(2)丛芽诱导培养基:MS+6-BA 4.0+IBA 1.0+NAA 1.0+4%蔗糖;(3)生根培养基1/2MS(大量元素减半)+IBA 0.5+NAA 0.5+3%蔗糖。培养基(1)和(2)加0.7%卡拉胶,培养基(3)加0.73%卡拉胶,pH 5.8±0.2。培养温度(28±2)℃,每天光照10 h,光照度为2 000 k。 4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萌发果实大量成熟前一个半月采集近成熟果实,去除果肉得干净种子,用75%酒精浸泡30 s,0.1%升汞表面消毒加~30 min,无菌水冲洗4~5次,在超净台上用刀片将发芽孔打开后转接至培养基(1)。种子在培养基(1)上30 d,与田间播种相同,胚根先长出发芽孔,但受6-BA的作用,胚根长至0.5~1.0 cm即不再进一步生长。接种∞d,胚芽长出发芽孔,∞d长至1.5~2.0 cm高,即可切下胚芽转入丛芽诱导培养基(2)。 4.2 丛芽诱导在培养基(2)中,胚芽高生长明显减缓,基部开始横向膨胀生长,约40d分化出丛芽,丛芽诱导率为30%~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