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5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00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区域差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示范实践为我国各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区域差异化研究希望通过探究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特征、潜力以及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为我国各地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提供的支持。构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生态文明指数五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0、2015和2019年我国面板数据,刻画31个省份(统计数据尚未包含我国港澳台)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初期、快速发展期和当前各时段时空变化,提出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加速度概念描述各省份建设能力差异,基于各省份生态文明五维度预期目标和历史发展速度探究各省份的发展潜势差异,并初步探究各省份生态文明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各省份的生态文明指数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时间序列变化上,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和过程存在较大差异性,尽管增长速度都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各省份生态文明水平差距仍然持续拉大;在空间上,明显呈现出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好于北部地区的特征,通过分析31个省份所属的六个地区的生态文明等级,发现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生态文明等级领先于其他地区,且在各阶段进步最大,而...  相似文献   
42.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点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择期行THA的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B组(n=40)、C组(n=40),三组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多点髂筋膜间隙阻滞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B组、C组分别给予0.5 μg/kg、1.0 μg/kg、1.5 μg/kg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比三组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脑神经损伤情况,观察三组围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的阻滞消退时间、拔管时间长于A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A组(P<0.05)。B组、C组的阻滞消退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三组麻醉诱导后即刻(T1)~手术结束时(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后降低(P<0.05)。B组、C组的T1~T3时间点HR、MAP均低于A组,且B组低于C组(P<0.05)。三组T3时间点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升高(P<0.05)。B组、C组的T3时间点Cor、IL-6、TNF-α均低于A组,且B组低于C组(P<0.05)。B组、C组的T3时间点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均低于A组,且B组低于C组(P<0.05)。B组、C组的T3时间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均高于A组,且B组高于C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多点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1.0 μg/kg右美托咪定在THA中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可缩短首次下床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波动以及脑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3.
摘要 目的:探讨胶原生物膜在耳内镜下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 2月收治的51例中耳胆脂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27例患者予以胶原生物膜修复皮肤缺损,对照组予以颞肌筋膜修复术腔皮肤缺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手术时长,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干耳时间及术前术后听力改变。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因外耳道进水,存在感染及肉芽生长者1例,予以清理后未再次生长;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外耳道口狭窄的情况,予以橡胶扩张管进行扩张并后并定期清理术腔肉芽、脱落痂皮,患者外耳道恢复良好。两组术前耳闷、耳痛、耳鸣及术后耳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耳闷及耳鸣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长、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及平均干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气骨导差(ABG)、平均气导听阈(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术区移植物,胶原生物膜应用于耳内镜下中耳胆脂瘤乳突根治术可加快创面术腔的修复,减少局部创伤与操作步骤,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及获得干耳时间,可作为临床上有效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4.
45.
临床实践证明双层滑动型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是疗效较好的内固定方法。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对24具湿润新鲜尸体股骨进行力学试验。测定了骨折固定部位的应力、应变、位移的分布,证明了这种固定方法是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从载荷、应力、位移等一系列曲线表明它的松动、移位,钉板断裂很少发生,它能促进新骨生长和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6.
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酶的功能和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术聚糖是一种异质多糖,主要由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酶来源广泛,能将木聚糖水解为木寡糖和D-木糖。该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如可用于纸浆的漂白以减少环境污染,也可将造纸工业及农业废料中的木聚糖转化为D-木糖。  相似文献   
47.
连接酶链反应(LCR)是继PCR后新发展的一些较有前景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四条寡核苷酸引物在耐热连接酶作用下通过变性、复性、连接完成核酸的体外扩增,可准确地检测靶基因上的单个或几个碱基的突变,在遗传性疾病、肿瘤和病原微生物的快速、准确检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综述了该技术的原理、方法及近年来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48.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是一类结构、序列同源的蛋白酶抑制剂,它是体内许多蛋白水解级联反应的调节因子,其遗传性结构或分泌异常将导致许多疾病.因此对于其结构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宗秋  李淑春 《蛇志》1996,8(1):55-56
血液粘度检验方法的评估及其临床应用宗秋,李淑春,韩桂杰黑龙江鸡西煤炭医专检验系鸡西市158100血液粘度是决定血流阻力的因素之一,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一顶综合指标,而血液粘度本身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的流变性决定的。由于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血液粘度变化有其规律...  相似文献   
50.
从1903年Einthoven采用弦线式电流计开创了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记录技术的改进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心电学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均有极大的发展。其中动态心电图是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动态心电图(dynamic or ambulatory ECG,DCG)是Holter在1949年首创,用一个重达31.9kg的发射器背在患者身上,把心电信号发射传送到接受器,再描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