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00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红香蕉苹果在适宜的成熟度采收,经^60Co-γ射线0.5kGy照射,剂量率低于10Gy/min处理后,在温度0-5℃,湿度85-95%,包装箱内衬无毒聚乙烯膜的条件下储存6个月,其硬度,主要营养成分,色,香,味及外观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92.
胡萝卜素产生菌粘红酵母ZR—5的培养优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本报道胡萝卜素产生菌粘红酵母ZR-5的培养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组分、糖浓度、通气量、培养时间、培养基起台P值等对该菌细菌生物量和胡萝卜素含量均有影响。在确定的优化条件下,细胞生物量为27.7mg干重/ml培养基;胡萝卜素含量为375μg/g干重细胞。  相似文献   
93.
藻胆蛋白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内能量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偶联剂3-(2-吡啶联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亚胺酯(SPDP)及改变配料比, 合成了两个R-藻红蛋白(R-PE)与C-藻蓝蛋白(C-PC)的复合物A和B.利用吸收光谱确定了分子内R-PE与C-PC的摩尔比为6∶1和2∶1. 通过荧光光谱, 观察到能量传递现象, 并计算出能量传递效率为63%和88%.证明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很高. 二硫苏糖醇(DTT)还原连接R-PE与C-PC的二硫桥键后, 能量传递被阻断. 这一现象进一步证明复合物中存在分子内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94.
叶兴国  徐惠君 《遗传学报》1997,24(2):149-153
直接杂交与幼胚培养方法结合获得了小麦与东方山羊草。尾状山羊草属间杂种。F1杂种细胞学研究表发现,东方山羊草的染色体组显著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完全掩盖了小麦phl基因的作用。尾状山羊草的染色体组一定程度抑制部分同源染色配对,尤其强烈抑制小麦phlb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球形红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生长和积累聚卢-羟基链烷酸(PHA)条件的研究,确定采用两段培养法提高PHA的产量。第一阶段提供适合菌体生长的条件:以葡萄糖作碳源,尿素为氮源,光照微好氧培养。第二阶段则提供使菌体积累PHA的条件:补加乙酸钠厌氧光照培养。经两段培养后菌体PHA含量可占细胞干重的45%,PHA产量每升发酵液可达1.7g。  相似文献   
96.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的La3+和Nd3+对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的细胞形态、生长、类胡萝卜素生成和固氮活性的影响。LaCl_3在25和50mg/L时对红假单胞菌的细胞生长有轻微刺激作用;当浓度高于75mg/L时有抑制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抑制作用增强,细胞缩小;NdCl_3在25和50mg/L时对该菌细胞生长有轻微抑制作用,高于75mg/L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细胞缩小。两种稀土元素在25和50mg/L时对该菌类胡萝卜素的生成有刺激作用,高于75mg/L时则有抑制作用。La3+在0~100mg/L,Nd3+在0~75mg/L时对固氮酶活性有刺激作用,La3+和Nd3+分别高于100mg/L和75mg/L时则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7.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个体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式芽大戟生长地的气候与植被状况,土壤条件以及它的生长动态。还研究了红芽大戟的越冬与繁殖。结果表明:红芽大戟是一种主要生长和分布在热带及南亚热带的药用植物。在广东它的生长动态呈双峰曲线,生长地土壤为砖红壤和红壤,砂茂越冬和根颈繁殖是引种驯化和生产上值得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实验用猫,在氯醛糖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下,用方波电脉冲刺激隐神经,配合极化电流阻断技术分别引起隐神经A和C类纤维兴奋,在对侧大脑皮层SI区SII区记录平均诱发电位(分别简称为A-SIEP、A-SIIEP、C-SIEP、C-SIIEP)。用双级同心圆电极刺激尾核头部不同部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刺激同侧尾核头部内侧浅表部位,才对C-SIEP,C-SIIEP,A-SIIEP有抑制作用,提示尾核头部对大脑  相似文献   
99.
本文报道燕麦红条花叶病毒(ORSMV)在被感染的燕麦细胞中的形态结构及其定位。弹状病毒聚集在核内外膜之间,有的在胞浆空泡之间,也有的散生在胞浆中。被感染细胞中产生“病毒胞浆”,为膜所包被,病毒颗粒从膜上芽生。在胞浆空泡中还有许多小泡,病毒颗粒也从这些小泡上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00.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中缝大核(NRM)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共记录277个细胞,NRM 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大都在每秒0.5—20次之间,平均为6.41 Hz。其中221个神经元被电刺激尾所激活,35个被抑制,21个无明显变化。NRM 神经元对躯体刺激的反应类型与自发放电的特征有关,兴奋型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较低((?)=4.96Hz),而抑制性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较高((?)=15.03 Hz)。在24例兴奋型神经元中,刺激尾核头部能够激活大多数 NRM 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抑制其伤害感受性反应。导水管周围灰质微量注射纳洛酮(2.5ug/0.5μl,n=15)。能够明显阻断刺激尾核头部激活 NRM 神经元自发放电和抑制伤害感受性反应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