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3篇
  免费   875篇
  国内免费   5059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70篇
  2022年   493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488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447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606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437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5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电针引起脊髓P物质释放的频率依赖性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沈上  边景檀 《生理学报》1996,48(1):89-93
我室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频率的电针可引起脊髓释放不同种类的阿片肽。本工作观察P物质(SP)释放的频率依赖性,电针频率选择2,4,8,15,30和100Hz,分别收集电针期间及电针前后各30min的脊髓灌流液,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电针有效组和电针无效组P物质免疫活性(SP-ir).结果如下:(1)电针有效组:2Hz引起SP-ir降低,与电针前相比,P<0.01;4Hz电针前后SP-i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8,15,30,100Hz时SP-ir均增加(P<0.01),其中15Hz时SP增加最多(P<0.001),表明刺激引起SP释放有频率依赖性。(2)电针无效组:不论应用何种频率,电针前后脊髓灌流液中SP-ir变化不大(均P>0.05)。提示,电针时脊髓液中SP含量变化与镇痛效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2.
氟化物对桑蚕幼虫中肠ATP酶活性影响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玉银  包焕盛 《昆虫学报》1996,39(3):333-336
氟化物对桑蚕幼虫中肠ATP酶活性影响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陈玉银,包焕盛,吴玉澄(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N)桑蚕Bombyxmori(L.)氟中毒导致蚕茧严重减产是目前蚕业界最为关切的问题,有关桑蚕幼虫氟中毒的机理研究也从各方面展开[11]。已知桑蚕氟...  相似文献   
93.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关联分析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雨土  毛文彬 《昆虫知识》1996,33(4):193-195
根据灰色系统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白背飞虱种群动态的加权关联度预测法。衢县早稻后期白背飞虱发生量与历年6月25~30日平均百丛虫量X_1(t)、同期若虫比例X_2(t)、迟熟品种比例X_3(t)、6月下旬水分积分指数X_4(t)和平均气温X_5(t)等因素的关联序为:X_2(t)>X_1(t)>X_3(t)>X_5(t)>X_4(t)。据此建立的加权关联度预测模型,经12年资料回测和试报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4.
龙胆属的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支序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对龙胆科龙胆属的属下等级进行了重新归类和系统发育分析。龙胆属是一个单系群,以3项近裔共性为归类依据。性状分析作了性状同源性分析和性状极性分析。性状极化主要以外类群比较、性状相关性及染色体资料为依据,其它方法,如生物重演律原则、地理递进原则以及孢粉形态等也被结合使用。分析结果,双蝴蝶属和蔓龙胆属被选择为外类群,71个性状被选择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使用PAUP程序对矩阵进行了运算,得到4个最简约的谱系分支图,它们均具一致性系数0.637,支序长度为160步,f-比值范围为0.179~0.189,其中具最低f-比值的图被选作为类群归类和讨论亲缘关系的基础。在支序图上龙胆属归为15个组;其中5个组又划分为系,共包括23个系,其余组为单型组,故共有33个属下类群。一个严格的一致性谱系分支图总结了所有的一致点,从而支持了支序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裸藻类植物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裸藻类的33个属级分类单位,以及它们的35个性状,利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性状的演化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性状间的极性关系进行了和谐性分析,使性状间极性关系处在较为合理的状态,然后建立了分支分析的数据矩阵。应用徐克学建立的“演化极端结合法”进行微机运算.得简约系数远小于1(o.2159)的分支谱系图。根据分支诺系图对裸藻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井与已有的关于裸藻类分类系统和演化假设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按照裸藻类的亲缘关系及单系原则,对裸藻类的分类等级进行了划分,初步提出了建立1门1纲5目的分类系统。按照在分支谱系中的演化地位,认为裸藻属的5个亚属,明显地都应是独立的属。同时对裸藻类的共生起源与演化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论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运用分支分类学方法,对山毛榉科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山毛榉科作为单元发生群包括柯属、锥属、粟属、三棱栎属、水青冈属和栎属。桦木科和南山毛榉属被选择作为外类群。对大量的性状进行评估之后,选择了25对性状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性状极化以外类群比较为主,同时也采用了化石证据和通行的形态演化的基本原则。数据矩阵由7个分类群、2个外类群和25个性状组成。采用最大同步法、演化极端结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该数据矩阵进行了分析。在得到的3个树状分支图中按照最简约的原则,选出演化长度最短的谱系分支图作为本文讨论山毛榉科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的基础。关于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作者的观点如下:(A)现存的山毛榉科的6个属形成了4条平行进化的分支路线,它们分别被处理作4个亚科,即:栗亚科,三棱栎亚科,水青冈亚科和栎亚科;(B)平行进化是山毛榉科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形式。生殖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如:果实第二年成熟,胚珠通常败育等,是影响山毛榉科植物属间基因交流的主要原因。在现存的山毛榉科植物中,柯属是最原始的类群。三棱栎属和锥属的起源也较早,而栗属、水青冈属和栎属是特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97.
新疆亚鳞木(比较种)角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产自江苏宜兴晚泥盆世五通组新疆亚鳞木(比较种)Sublepidodendron cf. xinjiangenseSun)的表皮角质层用荧光分析显示的特征.该种茎干表皮角质层覆于叶座及叶座间隔带,其中间隔带角质层厚于叶座.表皮细胞在间隔带与叶座表现特征不同.间隔带中部,表皮细胞呈纵长的多边形,其纵长方向与茎干延伸方向相同,细胞壁略有弯曲.间隔带靠近叶座之表皮细胞,细胞壁直,形状类似于前者;但大小仅为前者的1/2左右,且其纵长方向逐渐向叶座边缘偏转.叶座表皮细胞呈近等多边形,有胞间隙.该种茎表皮无气孔  相似文献   
98.
五种野生稻叶绿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野生稻 5个种的18个材料的叶绿体DNA(cpDNA)进行了EcoRI的RFLP分析。 结果显示,共有10种酶切模式,不同种野生稻的cpDNA的RFLP类型都不同,而且在其中一些 种内也有变化,尤以O.rufipogon的种内多态性最为显著,并主要与地理来源有关。本研究还在O.punctata的材料中发现一种以往的分析都不曾描述过的多态性模式。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种类野生稻的叶绿体基因组之间以及它们与核基因组之间的进化关系。 Abstract:The polymorphisms of chloroplast DNA from 18 materials of 5 wild rice 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RFLP analysis.10 restriction patter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se materials.Different species had different of its RFLP patterns chloroplast DNA,and the polymorphisms existed even with species,especially in O.rufipogon varietie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al origins.In O.punctata a new type of rice chloroplast DNA restriction pattern was discovered which had not been reported before.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chlorplast genomes,and between chloroplast and nuclear genomes in different wild r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
电泳核型分析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邢来君  李明春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4):244-248
电泳核型分析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邢来君,李明春(天津南开大学微生物学系,天津300071)DNA分子的分离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最通用的分离技术是琼脂糖凝胶电泳[1],但分离的DNA分子大于50kb时,该方法已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0.
对酶概念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Ribozyme、抗体酶、生物酶工程生产的酶、人工酶、模拟酶、博莱霉素等最新科研成果,对传统的酶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提出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两概念之间的鸿沟必将被填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