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赵君秋 《蛇志》2005,17(2):81-83
目的观察纤溶酶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应用纤溶酶200U,每天1次,连续用10天;同时应用盐酸丁咯地尔100mg,每天1次,连续应用15天。对照组48例应用盐酸丁咯地尔100mg,每天1次,连续15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在改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5),但不影响出凝血时间(P>0.05)。结论纤溶酶与丁咯地尔联合应用比单纯应用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82.
胰岛素样因子(IGF-I)对绵羊毛囊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胰岛素样因子(IGF—Ⅰ)对毛囊形态影响及生长调控机理作了初步研究,分别采用0.1ng/mL、1ng/mL、10ng/mL、100ng/mL浓度梯度和对照组,结果表明10ng//mL IGF—Ⅰ对毛囊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生长速度为0.26mm/d,对其作毛囊生长长度与培养关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前8d毛囊生长长度与培养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该试验仅从细胞水平上对体外培养毛囊生长及形态进行了研究,初步证实了IGF—Ⅰ有刺激毛囊生长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83.
水平集方法及其在图像分割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图像分割进行研究,是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Level Set方法是一处描述曲线以曲率相关的速度演化的有力工具。本文研究了水平集曲线的演化方法,对水平集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将其应用于图分割。  相似文献   
884.
弱光下长期亚适温和短期低温对黄瓜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弱光下长期亚适温(T1)和短期低温(T2)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及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表现为生长速度、Pn、CE、AQY、ФPSⅡ等均显著降低,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Fv/Fm)也有所下降.两个处理相比,T1的Pn、CE、AQY降低幅度较小,但恢复速度慢;而T2降低幅度大,但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Fv/Fm和ФPSⅡ则是T1降低幅度小且恢复快;而T2降低幅度大,恢复速度也较慢.处理后T1的Chla、Chlb和Car含量均显著增加,而T2的含量则明显降低,T1、T2的Chla/b均显著下降.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Tl的色素含量多有下降趋势。T2逐渐增加,恢复3d时,含量均高于CK,而Chla/b在恢复期间没有显著变化,仍明显低于CK。  相似文献   
885.
建立大熊猫的精子库,进行远距离圈养大熊猫种群间的人工授精和遗传物质的转运,维持遗传多样性,是目前大熊猫遗传管理的优先方法。要成为最有效的工具,精子库保存的精子解冻后的活力必须很好。本文对大熊猫冷冻精液的解冻速度和解冻液中添加化学激活剂Pentyoxyfilline(PF)后的精子活力进行了试验。试验用的精液采自11只成年大熊猫,精液冷冻速度为每分钟-40℃~-100℃。试验Ⅰ:将冷冻精液放入3种不同温度的水浴中解冻:(1)22℃(慢速解冻);(2)37℃(中速解冻)(3)50℃(快速解冻)。将冷冻前精子活力(78 1±2 9%)和解冻后的平均精子活力进行比较,快速解冻后的精子活力(57 5±5 4%)显著地降低(P<0 05),而中速解冻的精子活力(67 5±3 1%)和慢速解冻的精子活力(73 33±2 1%)与冷冻前的活力接近。试验Ⅱ:使用中速解冻方法解冻精液后,分别加入最终浓度为0mM、1mM、5mM和10mM的PF,然后分别保温15min和24h。在PF(0mM、1mM、5mM和10mM)中分别孵育15min的解冻精子活力,运动状态,活率和顶体正常率在试验期的90min内都很相似(P>0 05)。在1mMPF中孵育24h的精子活力没有变化(P>0 05)。在5mM和10mMPF中孵育过的精子活力(5mM:24 0±4 7%;10mM19 5±3 6%)比没有加PF的对照组的精子活力(38 3±5 2%)显著地低(P<0 05)。而且,在10mM  相似文献   
886.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法、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未孕、假孕及孕d3、d4、d5、d6、d7小鼠子宫内膜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 get of rapamycin,mTOR)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研究mTOR基因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妊娠子宫内膜组织mTOR的表达较未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显著增加(P<0.05);着床窗期表达最高(d4,d5),且与其他妊娠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分析显示mTOR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主要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与上皮细胞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mTOR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规律性表达所调控的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可能是胚胎正常着床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87.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对细胞进行形态观察、表型分析、细胞生长曲线和成骨分化潜能测定.然后将第4代细胞通过尾静脉输注到未经任何处理的裸鼠体内,移植1周和4周后,利用RT-PCR检测人Alu基因在裸鼠不同脏器组织中的表达以判断人源性供体细胞的植入情况.结果表明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为CD34 -CD45-成纤维样细胞,并具有向成骨分化的能力,但第1至第5代人骨髓基质细胞增殖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尾静脉输注后,人源性供体细胞可在肺、肝、脾、肾、肌肉、心、肠、脑等多种脏器或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888.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排序及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峰  徐学选  张兴昌  邵明安  梁宗锁  山仑 《生态学报》2008,28(11):5418-5427
根据2003和2005年分别对36和34块撂荒群落及其生境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撂荒群落的排序演替规律、演替速度及演替趋同或趋异性。结果表明:(1)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影响较大的因子主要有撂荒年限、海拔、土壤水分含量及变异量、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速效磷等,而坡度、坡向等对撂荒群落分布及动态影响较小;(2)排序图也反映了撂荒演替过程中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即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变异量增加。土壤养分方面,除速效磷呈减少趋势外,土壤有机质,全N、P、K,速效N、K都有增加的趋势;(3)农田撂荒后,群落演替速度有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提出一个关于撂荒演替速度的分阶段循环往复式的理论模型,认为植被演替从总体上讲是逐渐变慢的,可根据生长、生活型和优势植物种等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初期演替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慢达到阶段稳定状态。之后,随着下一阶段主要植物的入侵,阶段稳定状态被打破,演替进入下一阶段。(4)演替趋同、趋异性方面,两年的结果不一致,与样地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889.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在手部小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手部小创面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行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血清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感染发生率。结果: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积率(ES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39/45)vs64.44%%(29/45)](P0.05),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1/45)vs17.78%(8/45)](P0.05)。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小创面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炎症反应轻,感染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90.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后循环缺血发作患者共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CTA)及TCD检测。以CT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颅内动脉狭窄的检测结果,分析TCD的诊断价值以及TCD对双侧大脑的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的诊断结果。结果:CTA诊断结果显示140例患者总共检出105例有颅内动脉狭窄,在1155条颅内段的前、后循环血管内,经CTA检测显示狭窄血管249条,TCD检测显示狭窄血管236条。与CTA相比,TCD对患者的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5)。其中TCD对MCA的诊断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1.26%和93.07%,一致性最好(Kappa值=0.917)。210条MCA血管经CTA诊断结果显示狭窄103条,其中轻度狭窄17条,中度狭窄41条,重度狭窄45条,TCD诊断结果显示狭窄101条,其中轻度狭窄16条,中度狭窄40条,重度狭窄45条。经Kappa检验发现,TCD对MCA狭窄程度的诊断结果与CTA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84)。结论:TCD对于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与CTA的诊断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