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研究中医外科"托法"辅助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颅脑手术的26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发生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托法"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疗效、抗感染治疗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和中性粒细胞,以及血清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PCT)。结果:260例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有21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8.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脑脊液分流术、脑室外引流以及脑脊液漏是影响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经中医外科"托法"辅助抗感染治疗后,21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和中性粒细胞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血清IL-8、hs-CRP和 PC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1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抗感染治疗时间和总费用分别为90.48%、(11.43±1.57)天和(7571.68±2541.29)元。结论:手术时间、脑脊液分流术、脑室外引流以及脑脊液漏是影响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中医外科"托法"可用于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组方对前交叉韧带损伤(ACL)损伤患者 ACL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 -2(BMP-2)基因表达及 ACL重建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年 1月 -2021年 9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一科住院的拟行膝关节镜下 ACL重建术治疗的 ACL损伤患者 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观察组术前2周开始口服六味地黄丸组方,且术后继续服用六味地黄丸组方至少 1月,对照组不予服用药物。术中采集患者损伤之前交叉韧带组织,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检测韧带组织的 TGF-β1和 BMP-2基因表达,并对患者进行 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 TGF-β1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 IKDC评分和 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 IKDC评分和 Lysholm评分与治疗时间之间有显著性交互效应(均P<0.01),两组IKDC评分和 Lysholm评分总体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两组术后 1周 -术后 1月,术后 1月 -术后 3月 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 1月、术后 3月 IKDC评分和 Lysholm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0)。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六味地黄丸组方可提高 ACL损伤患者腱骨界面处 ACL组织 TGF-β1基因表达,促进 ACL重建术后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行功能、平衡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根据计算机生成数据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联合tDCS,两组均治疗两周。对比两组步行功能、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步速、步频、步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患者经康复运动训练联合tDCS治疗,运动和非运动障碍均可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4.
摘要 目的:观察术中保温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凝血功能、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TH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术中保温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凝血功能、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8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7 d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及凝血酶时间( TT) 、纤维蛋白原(FIB)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7 d PT、APTT、TT、FIB组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7 d PT、APTT、TT、FIB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躯体职能、角色职能、情绪职能、认知职能、社会职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保温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可促进老年THA患者康复,有效保护机体凝血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MI急诊PCI术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心脏运动康复干预,50例)和观察组(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干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B型脑利钠肽(BNP)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VO2peak)及无氧阈值(AT)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用于AMI急诊PCI患者的术后干预中,可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穴位贴敷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康复效果、胃肠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双色球法,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104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ERAS治疗)和研究组(术后穴位贴敷联合ERAS治疗),各为52例。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效果、胃肠功能情况和生命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 d、术后7 d 胃动素(MTL)水平高于对照组,胃泌素(G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单测项目、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联合术后穴位贴敷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可提高术后康复效果,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7.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联合穴位按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智力发育、生长发育和血清脑组织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 2021年12月期间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HIE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观察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综合康复联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智力发育、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神经功能和血清脑组织损伤标志物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原始反射、肌张力、意识、可吸吮、眼部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及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体质量、身高、摄入奶量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精细运动、大运动、适应性、语言及社交能力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蛋白较干预前下降,新生儿神经行为(NABA)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联合穴位按摩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发育、生长发育,减轻脑损伤,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8.
许寿生 《生理通讯》2007,26(2):51-51
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主干课程《生理学》、《康复医学概论》的编写工作会议于2007年3月24—25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召开,其中主干课程《生理学》教材由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专家王瑞元教授担任主编,主持编写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综合大学、医学院校、体育学院等单位的康复医学专家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共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代表学校对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卫生部教材办领导到我校来参加卫生部规划教材主干课程的编写工作会议表示热烈欢迎,对卫生部有关部门赋予本校这样的光荣任务与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卫生部教材办领导李向东、中山大学附二院康复科主任、康复治疗专业系列教材负责人燕铁斌教授先后就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定位等重要问题进行大会发言、讲解。会议由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研究生院院长王瑞元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09.
全面部骨折的治疗一直是颌面外科的难点和挑战,精确的骨折定位是确保术后良好功能及外形的主要因素,但常规的x线检查并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随着计算机辅助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三维CT、快速成型/反求工程及计算机导航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为全面部骨折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精确、立体定位。本文就基于计算机成像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技术在全面部骨折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估针对不稳定半月板撕裂,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APM)是否优于单纯理疗。方法:纳入36 例经磁共振确诊 为不稳定半月板撕裂的患者,平均年龄35 岁,其中9 例伴轻度骨关节炎。所有患者于前8 周,每周行3 次物理治疗,包括股四头 肌功能锻炼和神经-肌肉功能锻炼。完成康复训练后1 周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前、理疗结束后以及术后第4 周 随访时行VAS 评分进行疼痛评估并行Lysholm 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36 例患者的VAS 评分由治疗前的5.66± 1.10,改善为 理疗结束后的4.39± 0.95(P<0.05),行APM 术后则达到1.82± 0.77(P<0.05),并且理疗对VAS 的改善不如APM 明显(P< 0.05)。治疗前,伴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更为明显,而APM 术后则与不伴骨关节炎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 Lysholm 评分理疗结束后由58.11± 8.06 提高到62.11± 8.34(P<0.05),APM术后则达到86.78± 5.50(P<0.05)。相对于骨关节炎 患者,不伴骨关节炎患者的Lysholm 评分更高(P<0.05)。结论:物理治疗能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症状,但是对关节活动受限等改 善不明显。APM相对于理疗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