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曾文涓  石美龙  李晓荣 《蛇志》2011,23(3):316-317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是II缶床常见危重症,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我院急诊科于2001年1月~2011年1月对286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院前急救,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创伤弧菌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创伤弧菌进行检测,建立创伤弧菌快速准确的检测新方法。经过DHPLC分析条件优化,在DHPLC非变性温度下分析创伤弧菌特异性PCR扩增产物。同时进行方法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创伤弧菌PCR-DHPLC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靠、检测时间短,检测低限可达到124 CFU/mL,是创伤弧菌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HTS),生理盐水组(NS),NaHS处理组(NaHS),采用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Sham组完成所有手术操作,但不放血和复苏,HTS组完成所有手术操作放血后给予Ringer's液复苏,NS组放血后在Ringer's液复苏前腹腔注射与NaHS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NaHS组在复苏前给与NaHS28μmol/kg(生理盐水稀释至0.5ml)腹腔注射。持续监测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律(HR),并通过测定血浆中TNF-α、IL-1β、IL-6和IL-10浓度的变化,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①与HTS组及NS组比较,NaHS组复苏后MAP明显改善(P〈0.05)。②与HTS组及NS组比较,复苏后1小时NaHS组血浆TNFα、IL-1β、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而IL-10浓度四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可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平均动脉压及抑制复苏后早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4.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生物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灾害后精神及行为障碍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发病率及患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等特点,严重影响了临床救治。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致力于PTSD研究的研究者,从行为学、神经内分泌等宏观研究,到形态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功能研究,再到临床实验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许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果。本文针对国内外研究者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宏观上为PTSD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循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患者创伤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发病率、临床特点以及发病危险因素,以便有效预防和及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创伤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创伤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以及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06例患者纳入我们的研究,其中47例患者创伤后并发急性肾损伤。在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平均年龄为31±19岁,84.6%为男性;其中25例为脓毒血症引起,18例是因为低血压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所有患者中,24例患者出现了少尿的症状,19例患者进行了透析治疗。腹部外伤[(OR)=3.66,P=0.027]和应用呋塞米[(OR=4.10,P=0.026)]是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肾损伤时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只有找到创伤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6.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Vibrio vulnificus cytolysin,VVC)氨基酸序列的313-445位(Gi No.M34670)与蓖麻毒素B链(Ricinchain B,RTB)的一段高度同源,为类蓖麻毒素。基因克隆表达创伤弧菌溶细胞素类蓖麻毒素(rRicin B),Ni2+亲和层析法及透析复性法进行纯化、复性。用纯化的rRi-cin B免疫日本大耳兔获得多克隆抗体,兔抗rRicin B多克隆抗体经盐析法、分子筛纯化后,得到较纯的IgG分子。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抗rRicin B多克隆抗体与纯化抗原呈现特异性反应条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Ricin B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关系,多抗能够阻断其细胞毒性。至此,该工作成功制备了兔抗rRicin B的多克隆抗体,并证明了创伤弧菌溶细胞素结构基因的类蓖麻毒素功能域具有细胞毒活性,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且其细胞毒活性能被其多抗成功阻断。  相似文献   
107.
农锦文  黄亚芬  石小荣  陆群 《蛇志》2013,(4):448-449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并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创伤骨科病房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安全。方法对1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消毒隔离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护理,同时在患者出院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11例患者无1例出现交叉感染,无医疗差错及纠纷,无科内暴发流行。其中7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明显好转。经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均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100%。结论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重点在于做好消毒隔离,预防和控制传播。全面监测,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镇惊温胆汤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皮质边缘系统中食欲素(Orexin,ORX)受体OX1R和OX2R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血清中皮质酮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调节。方法:采用单次延长应激法复制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大鼠脑区中OX1R及OX2R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结果:镇惊温胆汤组提高了前额叶皮质(PFC)及杏仁核(AMY)中OX1R、OX2R的基因表达,降低了在血清中皮质酮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含量,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对海马(HIP)中OX1R、OX2R的基因表达有微弱的上调作用。结论:中药复方镇惊温胆汤可以调控大鼠ORX系统OX1R及OX2R受体和血清中皮质酮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能够改善大脑兴奋-抑制功能失衡状态,从而有效缓解PTSD不寐、善惊等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9.
PTSD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其ACP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ACP(Acid phosphatase酸性磷酸酶)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PTSD模型-SPS(single-prolonged stress),于模型建立后的6h、12h、1d、7d、14d取材;同时取材正常组作为对照,应用Annexin V-F1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酶组化方法分别进行各组海马神经元凋亡及ACP表达变化的观察及定量检测。结果模型建立后的6h、12h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细胞增加、ACP活性增强,1d时凋亡细胞增加更为明显、ACP活性更为显著,7d、14d时凋亡细胞逐渐减少、ACP活性减弱。结论PTSD样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凋亡,凋亡增加的同时ACP酶活性增强,说明ACP酶参与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皮肤受损后不同时间点伤口液和皮肤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含量变化,同时验证SDF-1受体CXCR4在表皮组织内的分布.方法:分别在伤后即刻、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60小时、72小时、96小时留取Ⅱ°烧伤患者的大疱液,用ELISA法检测伤口液中SDF-1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伤后1天、3天、7天创缘表皮内SDF-1的表达水平和其受体CXCR4在表皮组织上的分布.结果:用ELLSA法检测发现在受伤后几小时内大疱液中SDF-1的含量开始升高,1天后达到最高水平,伤后的3天SDF-1分泌量逐渐下降,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创缘表皮层和真皮层上有散在的SDF-1分泌,且分泌量随创面愈合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表皮细胞表达有CXCR4,且越靠近表皮基底层细胞膜的阳性越强.结论:SDF-1在皮肤损伤后表达量的增多可能对皮肤组织创伤修复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