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4例。A组使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B组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C组联合使用兰索拉唑和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胃管引流量、胃液PH值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的显效率为61.76%,显著高于A组和B组(均P0.05);C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B组(P0.05);C组的止血时间为(15.37±4.38)h,血压稳定时间为(7.23±1.18)h,胃管引流量为(236.59±29.81)mL,均显著少于A组和B组,而胃液PH值为(5.91±0.57),显著高于A组和B组(均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显著提高止血效果,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兰索拉唑或奥曲肽治疗,且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高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上消化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并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研究组予以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其余奥美拉唑及止血芳酸用法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止血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30%vs.74.42%](P0.05),而平均止血时间、再止血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WBC)、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其能够更有效缩短止血时间,避免再出血,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血小板膜糖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3例aSAH患者,分为脑血管痉挛(CVS)组37例和无CVS组46例;迟发性脑缺血(DCI)组31例和非DCI组52例;根据不同动脉瘤直径分为5 mm组43例,5-10 mm组29例,10 mm组11例;预后良好组49例和预后不良组34例,检测aSAH患者血浆v WF、GMP-140、ADAMTS13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VS组患者第4 d、10 d血浆v WF水平高于非CVS组,第1 d、4 d、10 d血浆GMP-140水平高于非CVS组,第1 d、10 d血浆ADAMTS13水平低于非CV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组患者第1 d血浆v WF水平高于非DCI组,ADAMTS13水平低于非DCI组,第4 d血浆v WF、GMP-140水平高于非D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m组患者第1 d、4 d血浆v WF、GMP-140水平高于5 mm组和5-10 mm组,且5-10 mm组第4d的血浆v WF水平、第1 d的血浆,水平均高于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m组患者第1d的血浆ADAMTS13水平低于5 mm组和5-10 mm组,且5-10 mm组低于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第4 d、10 d血浆v WF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第1 d、4 d、10 d血浆GMP-140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第1 d、4 d血浆ADAMTS13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1 d、4 d血浆v WF与GMP-140呈正相关,与ADAMTS13呈负相关,GMP-140与ADAMTS13呈负相关(r=0.334、-0.426、-0.398、0.278、-0.311、-0.235,P0.05),第10 d血浆v WF、GMP-140、ADAMTS13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 WF、GMP-140、ADAMTS13与CVS、DCI、动脉瘤直径以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综合评估aSAH患者病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总结蕲蛇酶致严重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科在使用蕲蛇酶过程中导致严重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蕲蛇酶治疗的2308例患者中,出现皮肤黏膜散在出血点、牙龈少量渗血29例,占1.26%,均未经特殊处理,停药观察3~5天自行恢复;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全身皮肤黏膜广泛出血3例,占1.30‰,经积极抢救治疗,预后良好出院。结论蕲蛇酶是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有效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同时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出血倾向,应立即停用并严密观察,严重出血者应及时给予干预及抢救。  相似文献   
95.
姜胜文 《蛇志》2016,(4):436-438
目的了解成人水痘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为成人水痘的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我院收治的76例成人水痘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流行特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6例成人水痘并发症患者继发皮肤感染占84.21%,肝功能损害占55.26%,呼吸道感染占47.37%;发病比例男性高于女性,且以冬春季节发病为主。76例患者经临床应用阿昔洛韦联合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均治愈。结论成人水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而且成人水痘并发症有发热程度和热程、全身毒血症状以及皮疹数量、各种并发症发生比例均较儿童高且严重,无疫苗免疫史患者病情较重。临床上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可通过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建议推行2剂次接种的免疫策略)来控制发病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6.
韦玲群  姚铁祥  吴婷玲 《蛇志》2016,(2):220-221
目的探讨CT引导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穿刺成功率100%,其中发生气胸21例,血胸9例,咯血3例,呕吐1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活检技术。  相似文献   
97.
郑东升 《蛇志》1999,11(3):65-66
在肺科临床工作中常见肺结核合并发糖尿病。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肺结核患者6494例,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现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进行分析与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肺结核并发糖尿病4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24~76岁。39岁以下7例,40~49岁9例,50~59岁16例,60岁以上8例。40岁以上33例占825%,50~59岁最多占40%。12 肺结核情况 40例中浸润型肺结核33例,占825%,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6例,占15…  相似文献   
98.
妇科与外科腹腔镜联合手术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并且通过更改腹腔镜方向,可同时完成相距甚远的妇科和外科疾病的手术,这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难以联合手术的不足.哈尔滨市第一医院1999年6月至2005年5月共完成妇科合并外科疾病联合腹腔镜手术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SBE)与胶囊内镜(CE)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ff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00例OGIB患者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SBE组和CE组各50例。对两组的病灶检出率病因诊断率以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SBE组病因诊断率为78.0%;CE组病因诊断率为60.0%,两组病因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E组病灶检出率为80.0%(40/50),CE组病灶检出率为86.0%(43/50),两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E组患者检查较顺利,CE组胶囊滞留率为4.0%。所有患者检查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息肉及粘膜糜烂渍疡病变的OGIB患者在SBE与CE检查方法中较为常见,CE病灶检出率与SBE相当,两种检查方法均较可靠,CE检查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观察组患者行TIP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各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生存率及症状缓解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门静脉压力、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肝性脑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Child-Pugh评分、血清TBIL、DBIL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Child-Pugh评分、血清TBIL、DBI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72)。结论: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有效改善静脉曲张症状,对肝功能损伤控制较好,且远期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