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4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58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植物生长发育中程序性细胞死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细胞凋亡的一些特点以及植物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细胞凋亡现象。指出细胞凋亡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992.
脑缺血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桦  崔尧元 《生命科学》1998,10(1):25-27
凋亡是细胞内特殊的自杀程序启动后引起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能够保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凋亡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许多研究提示白介素-1β-转化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脑组织缺血、缺氧主要通过释放兴奋性氨基酸作用于突触后受体引起神经元坏死,近年发现脑缺血也能引起神经元凋亡。实验证明,阻断神经细胞凋亡能减轻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因此,抗细胞凋亡可能是脑缺血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93.
通过TUNEL方法证明在小鼠胸腺组织中 ,有凋亡的胸腺细胞存在 ,但胸腺微环境对胸腺细胞的凋亡的调控机理一直不明 .研究发现Fas配体 (FasL)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胸腺的髓质区 .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系 (MTSC4)表达FasL ,在体外介导34 %的单阳性细胞的消除 ,其中使Fas阳性的胸腺细胞的比率减少 6 0 % .MTSC4促细胞凋亡的作用 ,可被单糖GalNAc完全阻断 ,被抗胸腺基质细胞TSC表面分子的单抗PF1 8- 3和 (D + )半乳糖部分阻断 .这说明胸腺树突状细胞直接参与对胸腺细胞凋亡的调节 ,其作用机理中包括多种膜分子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端脑在低氧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选取体重(97.68±0.12) g、体长(24.11±0.12) cm的健康青海湖裸鲤进行低氧[溶解氧含量(0.7±0.1) mg/L]胁迫,设常氧[溶解氧含量(8.4±0.1) mg/L]为对照组,分别在低氧胁迫8h和24h时采集青海湖裸鲤的端脑组织,进行脑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和膜电位、抗氧化酶活性、脑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Bax和Bcl-2)及低氧诱导反应相关基因(Hif-2α和EGLN1)表达测定。结果显示,在低氧胁迫过程中:(1)端脑神经细胞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溶解;线粒体膜电位在8h时显著升高, 24h时显著降低,表明随着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端脑神经细胞线粒体可能受到了损伤。(2)TUNEL检测显示端脑细胞发生了凋亡,但随着低氧胁迫时间延长端脑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qPCR显示,随着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端脑细胞Caspase 3、Bax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升高; Bcl-2/Bax比值随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 Hif-2α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EGLN...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链脲佐菌素(STZ)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β细胞损伤影响。方法 (1)将NIT-1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2、5 mmol/L STZ和300、500μmol/L H2O2组,处理30 min后,采用Hoechst 33342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qPCR检测Caspase3 mRNA水平。(2)将NIT-1细胞分为STZ及0.001、0.01、0.1 mmol/L厄贝沙坦组,作用24、48和72 h。(3)将NIT-1细胞分为H2O2及0.001、0.01、0.1 mmol/L厄贝沙坦组,作用24、48和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ROS)含量,RT-qPCR检测血管紧张素II型1受体(AT1R)mRNA表达。结果 Hoechst 33342染色显示,5 mmol/L STZ组相较于1、2 mmol/L STZ组,500μmol/L H2O2<...  相似文献   
996.
观察扶正解毒化瘀方对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感染相关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究其抗病毒作用机制。体外实验确定扶正解毒化瘀方对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的细胞毒作用,选取最大无毒浓度(TC0)进行干预实验;以HRSV A亚型感染Hep-2细胞,设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药物对照组及扶正解毒化瘀方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炎性因子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RANTE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激酶(AKT)/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mRNA相对水平。与细胞对照组相比,病毒对照组细胞病变明显,细胞上清RANTES水平升高,细胞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NF-κBp65表达增加,凋亡相关蛋白Fas、Bax、TRAIL的mRNA水平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旨在研究含IQ模序的GTP酶激活蛋白1(IQ motif containing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IQGAP1)过表达或基因干扰是否影响食管鳞癌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质粒转染构建IQGAP1高表达和基因干扰的稳定细胞系,并采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然后,采用不同浓度(2.5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的顺铂处理细胞,通过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IQGAP1高表达、IQGAP1基因干扰和相应对照细胞的活力,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IQGAP1高表达和基因干扰的稳定细胞系成功建立。在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后,MTT结果表明,IQGAP1...  相似文献   
998.
以H_(2)O_(2)诱导PC1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研究芜菁中性多糖(neutral polysaccharide from Brassica rapa L.,BRNP)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及初步作用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检测H_(2)O_(2)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C-1法检测BRNP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BRNP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RNP对PC12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H_(2)O_(2)的造模浓度和时间分别为300μmol/L、4 h;BRNP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H_(2)O_(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BRNP可降低H_(2)O_(2)对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以不同剂量BRNP干预PC12细胞后,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BRNP能够改善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保护其细胞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LDH生成、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凋亡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9.
Bcl—2基因与细胞编程死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编程死亡在生物体的发育形成及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着重介绍Bcl-2基因及其产物对细胞编程死亡的抑制,探讨了Bcl-2基因的作用机制,指出Bcl-2基因的研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探讨蜂毒素通过下调F2RL1表达从而遏制胶质瘤细胞荷瘤小鼠肿瘤增殖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 NOD/SCID小鼠(5周龄,15-18 g)购自北京维塔河实验动物技术公司。实验前,让小鼠适应环境一周。NOD/SCID 小鼠在右侧海马体中注射了2×105 U87-MG细胞建立异种移植模型。当肿瘤体积增长到100 mm3时,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腹注射生理盐水)和蜂毒素组(腹腔注射5 mg/kg 蜂毒素),每组20只小鼠。在第5天(注射的第5天)、第10天、第15天每次处死5只小鼠,通过实时PCR分析小鼠肿瘤组织中F2RL1、Bcl-2、Bax和Capase-3的mRNA表达。使用卡尺测量荷瘤小鼠肿瘤体积,使用电子天平对肿瘤组织进行称重测量。通过蛋白印迹分析肿瘤组织中p-PI3K、p-AKT 和p-mTOR的蛋白表达。通过TUNEL染色检测人脑肿瘤中凋亡细胞的百分比。结果:蜂毒素组F2RL1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蜂毒素抑制F2RL1 mRNA表达。第5 d、10 d和15 d测得肿瘤体积发现蜂毒素肿瘤体积较模型组减小(P<0.05)。第5 d、10 d和15 d测得肿瘤体积发现蜂毒素肿瘤重量较模型组减轻(P<0.05)。蜂毒素组p-PI3K、p-AKT 和p-mTOR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蜂毒素组Bax和Capase-3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蜂毒素组Bcl-2 mRNA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5)。蜂毒素组TUNEL阳性细胞的百分比较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蜂毒素通过下调肿瘤小鼠体内F2RL1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了体内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有效抑制经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