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2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08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玉米内州萎蔫病菌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内州萎蔫病菌单抗(4H4和4G12)为基础,纯化抗体后,进行亚类鉴定、效价及特异性测定。比较间接ELISA和双单抗夹心ELISA(DAS-ELISA)的检测灵敏度,并应用于玉米种子中萎蔫病菌的检测。结果表明,两株单克隆抗体(0.4g/L)效价均可达1:256000,亚类鉴定结果分别为IgG2a和IgG2b,轻链均为K链。与供试的16株非目标细菌均无交叉反应。DAS-ELISA对萎蔫病菌种子悬浮液的检测灵敏度为1.0×109CFU/L,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灵敏、特异的玉米内州萎蔫病菌双单抗DAS-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2.
记述中国微蛛亚科3新纪录属3新种:巨突蛛属Diplocephaloides Oi,1960,钩状巨突蛛D.uncatus sp.nov.;圆膝蛛属GongylidiumMenge,1868,皱褶圆膝蛛G. rugulosasp.nov.和良次蛛属OiaWunderlich,1973,端突良次蛛O.breviprocessiasp. nov.。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相似文献   
993.
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s)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仁沿  梁玉波 《生态学报》2010,30(19):5355-5370
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s)是一类聚醚大环内酯结构的脂溶性海洋生物毒素,是由海洋甲藻中的鳍藻属Dinophysisspp.的几个种产生的,1984年首次从日本的养殖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中发现鉴定,具有很高的小鼠腹腔注射致死毒性。近年发现的地理区域不断扩大,我国尚属空白。就这一毒素的结构、来源生物、毒性、携带生物、地理分布、降解代谢及风险评估等研究现状作一系统综述,并分析展望了今后我国藻毒素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94.
利用RT-PCR和RACE等方法对生物信息学预测的羊布鲁氏菌非编码小RNA(smallnon-codingRNA,sRNA)BSR-2进行了实验鉴定,并通过分析BSR-2在胞内生存缺陷株中的转录情况以及预测BSR-2的靶标基因对BSR-2的功能进行初步探讨.RT-PCR结果表明,BSR-2在羊布鲁氏菌的总RNA中存在转录本,而且在不同的应激条件下转录水平不同.RACE结果表明,BSR-2长224nt,位于Ⅱ号染色体的BMEII0742和BMEII0743之间的基因间区.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BSR-2可能与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从分泌抗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Ⅱ型志贺毒素中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S2C4中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构建单链抗体(ScFv),进行原核表达,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方法从杂交瘤细胞株S2C4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在cDNA3’-OH末端添加poly.G。PCR扩增包括5’非翻译区和信号肽序列在内的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VH和VL,PCR产物装入T—A载体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引物分别扩增VH和VL编码区,再通过重叠PCR,在VH和VL.编码区基因之间引入连接链,构建Scn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Comb3xSS中。重组载体导入E.coliTop10F’进行表达,重组蛋白经纯化后,分别用ELISA和动物保护性实验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VH和VL编码区基因全长分别为396bp和378bp,ScFv基因能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34000,用NiSO4亲和层析柱成功纯化。功能性实验表明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以与Stx2毒素有效结合,能保护动物抵御毒素分子的攻击。结论成功地克隆S2C4单抗可变区基因,并构建、表达其单链抗体ScFv,为下一步进行该抗体人源化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黄曲霉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发现、分布、危害和范围,详细叙述了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概述了黄曲霉毒素合成中的关键基因、酶和调控因子重要性,分析了影响黄曲霉毒素合成的环境因素。不仅在基础理论上对黄曲霉毒素合成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而且在应用研究上为减少粮食和食品受到重金属污染和黄曲霉毒素危害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构建高糖应激下人PRKCD基因过表达内皮细胞模型并鉴定。方法:设计含AgeⅠ和NheⅠ酶切位点的PRKCD基因上下游引物,以含PRKCD基因的原始质粒为模版,PCR扩增获得PRKCD全部序列,经AgeⅠ和NheⅠ酶切后与同样酶切后的真核表达载体pDC316-LacZα重组获得穿梭质粒pDC316-PRKCD,经PCR及酶切、基因测序鉴定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Ad5-PRKCD,行PCR鉴定并反复纯化扩增后用TCID50法测定病毒滴度。分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染重组腺病毒后于高糖(25mmol/L)负荷,并设立空载体对照及渗透压对照组,以免疫荧光法检测PKCδ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目的基因成功插入穿梭质粒,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序列一致,重组腺病毒Ad5-PRKCD经PCR鉴定及免疫荧光鉴定成功。测得病毒滴度为1.0×1010IU/ml。激光共焦聚观察高糖负荷下,胞内PRKCD翻译产物PKCδ荧光表达强度明显增强,为正常对照组的1.5倍(P0.05),高糖负荷下内皮细胞感染重组腺病毒后PKCδ荧光强度明显增加,浆/核荧光强度比值较高糖组进一步降低了35%(p0.05),提示核转位明显。结论:成功构建了人重组腺病毒Ad5-PRKCD并有效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高糖负荷使PKCδ表达上调并发生核转位激活,为筛选稳定表达PKCδ的内皮细胞株及其蛋白复合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应用HTS-ELISA筛选方法制备抗黄曲霉毒素M1单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世春  何娜  张立军  陆梅生 《微生物学报》2010,50(10):1406-1411
摘要:【目的】 确立基于高通量酶联免疫(HTS-ELISA)筛选方法制备高亲和力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体系。【方法】 采用AFM1-BSA (Aflatoxin M1-bovine serum albumin)免疫Balb/C小鼠,利用HTS-ELISA方法筛选分泌抗黄曲霉毒素 M1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分析抗体的特性。【结果】筛选到14株具有分泌高活性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纯化的最佳抗体的亲和力为5.5×10-10 mol/L。与黄曲霉毒素M1及其结构类似物黄曲霉毒素M2、B1、B2、G1、G2以及其他物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BSA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4.5%、21.5%、1.0%、16.6%、1.0%、0%、0%。间接竞争ELISA检测最低检测限可达0.01 μg/L,线性范围为0.1-10 μg/L,竞争性抑制抗体反应50%的抑制浓度IC50为0.82 μg/L,添加0.25-5 μg/L黄曲霉毒素的牛奶间接竞争ELISA检测回收率在60.3%-152.8之间。【结论】HTS-ELISA方法可以制备具有高亲和力的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可为黄曲霉毒素M1免疫检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优质抗体材料。  相似文献   
999.
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内切型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内切型纤维素酶高密度发酵工艺条件,在7.5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条件下,研究内切型纤维素酶表达量以及毕赤酵母胞外蛋白酶合成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340mL甘油补料发酵后,在甲醇诱导阶段,pH为5.0,温度为25℃,利用甲醇检测流加控制器控制甲醇体积分数为0.33%~0.35%时,EGI表达量可达421.1IU/mL,比采用固定甲醇流加速率的发酵方法提高了1.49倍。  相似文献   
1000.
红松天然林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润  李凤日 《植物研究》2010,30(4):479-484
基于穆棱林业局3块红松天然林标准地调查数据,采用竞争区域动态半径的概念确定了林分中有效竞争木,并利用Hegyi竞争指数对红松天然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18.0%和82.0%,说明红松天然林种内竞争小,主要竞争来自种间。色木、云杉、冷杉林木个体高大,数量较多,在群落中占据一定优势,对红松的竞争压力较大。红松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随着红松胸径的增大,受到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小。当红松胸径小于25 cm时,所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大;当胸径大于25 cm时,竞争指数较小,并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