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95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均利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89,41(5):523-528
本工作研究了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大鼠胃粘膜损伤中的可能作用。在胃粘膜损伤发生过程中、胃粘膜内非蛋白及蛋白结合的巯基物质含量均无明显降低。虽然半胱胺灌胃(132或264μmol)或皮下注射(132μmol)后均明显抑制消炎痛溃疡的发生,其抑制率分别为82%,92%和75%,但同样具有巯基的半胱氨酸却无保护作用。半胱胺(132μmol)皮下注射可使消炎痛大鼠胃酸分泌抑制46%,而灌胃则无此作用。两种途径给予的半胱胺均不影响胃壁结合粘液的分泌。这些结果表明,胃粘膜内巯基物质似不参与消炎痛的致溃疡过程。半胱胺在此种模型上虽有强烈的细胞保护作用,但似乎不是由于其分子上所带的巯基所致。因此,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模型上没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家蝇血淋巴的提取及抗菌物质的诱导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相似文献   
23.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四只大熊猫在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尿中孕酮和CG样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熊猫胚胎着床前,孕酮和CG样物质含量较低;胚胎着床后,二种激素的含量显著上升并达到高峰。雌兽妊娠期尿中孕酮和CG样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可为证实大熊猫系延缓着床型动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大熊猫的妊娠诊断和预测分娩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4.
陈欣  杨岚 《动物学研究》1990,11(3):229-236
本文报道分布于昆明地区的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在禁食和四季夜间能量物质——脂肪、蛋白质和糖的消耗情况。结果表明,在人为禁食条件下黄臀鹎的存活时间仅19小时,死亡时躯脂降低79%,去脂飞翔肌干重降低46%,肝糖降低96%。在夜间黄臀鹎消耗大量的储存脂肪,并以冬季的消耗量最大。肝糖提供的能量极少。在繁殖期和换羽期,储存的飞翔肌蛋白质在夜间大量分解以提供鸟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25.
L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31P核磁共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1)P核磁共振技术(~(31)P-NMR)研究了L_(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和615系鼠胸腺细胞(正常对照细胞)。结果发现在肿瘤晚期阶段,L_(7811)腹水肿瘤细胞的含磷化合物未进入完全不活跃状态。此外,腹水肿瘤细胞的磷脂组成与含量亦有明显改变。因此,~(31)P-NMR谱可做为观察肿瘤细胞内能量生成和某些磷脂合成宏观动态过程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6.
植物生长物质与花卉花期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生长物质与花卉花期的控制彭子模,李进,尤努斯·居玛(新疆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乌鲁木齐830050)用人为的方法使花卉的开花期按照人们的意志提早或延迟,这种技术叫做花期控制,又称催延花期。使用一些植物生长物质对花芽进行处理,有的可促进提早开花,有的可使...  相似文献   
27.
电针引起脊髓P物质释放的频率依赖性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沈上  边景檀 《生理学报》1996,48(1):89-93
我室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频率的电针可引起脊髓释放不同种类的阿片肽。本工作观察P物质(SP)释放的频率依赖性,电针频率选择2,4,8,15,30和100Hz,分别收集电针期间及电针前后各30min的脊髓灌流液,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电针有效组和电针无效组P物质免疫活性(SP-ir).结果如下:(1)电针有效组:2Hz引起SP-ir降低,与电针前相比,P<0.01;4Hz电针前后SP-i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8,15,30,100Hz时SP-ir均增加(P<0.01),其中15Hz时SP增加最多(P<0.001),表明刺激引起SP释放有频率依赖性。(2)电针无效组:不论应用何种频率,电针前后脊髓灌流液中SP-ir变化不大(均P>0.05)。提示,电针时脊髓液中SP含量变化与镇痛效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8.
裴文芬  祝延 《生理学报》1996,48(3):263-268
应用细胞内记录,研究了豚鼠腹腔神经节细胞非胆碱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5-羟色胺及P物质的相互关系。当重复电刺激内脏大神经时,有78.2%的细胞在动作电位发放后出现LS-EPSP;灌注或压力注射5-HT或SP,分别在68.5%的细胞(102/149)及52.1%的细胞(98/188)上引起5-HT或SP去极化反应,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大部分具有LS-EPSP的细胞对5-HT(73/8  相似文献   
29.
大鼠上丘到外膝体P—物质投射的机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怀彬  罗Fu荪 《生理学报》1996,48(5):417-423
已知大鼠外膝体内有中脑上丘来的含P-物质的神经末梢,其机能不明,在离体的大鼠外膝体脑片上用单电极电压箝位的方法研究了P-物质对外膝体神经元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表明,P-物质可以使静息膜去极化,并降低膜电导。这提示P-物质抑制了线性钾漏电流。此外,P-物质还抑制去极化激活的慢失活的钾电流。低阈值钙电流和超极化激活的内向整流(H或Q)电流。P-物质还可能抑制早钾(A)电流。因此,P-物质在外  相似文献   
30.
渗调物质和fluridone对离体花生胚蛋白质合成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体花生胚发育过程中,渗透调节物质提高了胚内源ABA含量,促进了贮藏蛋白质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Ⅱ两个组分的合成,诱导和促进LEA蛋白的合成,内源ABA合成抑制剂fluridone抑制了渗调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