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3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88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目的:探讨磁纳米颗粒(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MIOP)体外标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向软骨分化及MRI示踪的可行性。方法:从小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扩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流式鉴定细胞表型后,分别采用不同浓度(25μg/mL,50μg/mL)的MIOP标记ASCs并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TEM)鉴定细胞内磁纳米铁颗粒分布情况,应用3.0T MRI体外检测标记软骨细胞MRI信号。结果:从脂肪组织中可以分离获得大量高表达CD90、CD105、Sca-1的ASCs,不同浓度(25μg/mL,50μg/mL)的MIOP与ASCs共同孵育24小时后,普鲁士蓝染色发现ASCs随MIOP浓度的增加,蓝染程度逐渐加深且标记的ASCs可以向软骨细胞分化;TEM证实细胞内分布大量的黑色纳米铁颗粒。体外MRI T2序列证实随着MIOP浓度(25μg/mL,50μg/mL)的增加MRI信号值逐渐减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OP可以标记ASCs向软骨分化,体外应用MRI可以对其进行示踪。  相似文献   
92.
目的: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在胆固醇的合成,代谢和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而mi RNAs在胆固醇代谢物胆酸的代谢和转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Dicer基因是miRNAs生成过程的关键酶。本课题使用肝脏特异的Dicer1基因敲除小鼠,考察肝脏Dicer1基因敲除对C57BL/6小鼠肝脏胆酸代谢和转运的影响。方法:使用白蛋白启动子驱动的Cre重组酶和Loxp系统(Alb-Cre/Loxp)在小鼠肝脏中特异的敲除Dicer1基因;分别收集3~12周龄的小鼠血液和肝脏组织,使用Cobas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液和肝脏中总胆酸含量;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析肝脏中胆汁酸代谢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实验发现,肝脏Dicer基因敲除后,胆酸在血液和肝脏中明显蓄积,弥漫性肝细胞轻微空泡化,偶见单个肝细胞坏死。检测胆酸代谢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胆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轻度升高,但缺乏统计学差异;在肝脏细胞血管侧的胆酸摄取转运体中,Oatp1a1在Dicer1敲除小鼠肝脏中明显下调,Ntcp和Oatp1b2则无明显改变;而肝细胞血管侧胆酸外排转运体的表达均有显著升高,胆管侧的外排转运体中Abcb11表达有明显增加。结论:Dicer基因敲除后,胆酸在血液和肝脏中明显蓄积,肝脏和血液中胆酸总量显著增加。血液中胆酸的蓄积可能与肝脏细胞血管侧摄取转运体的低表达和血管侧外排转运体的高表达有关;而肝脏中胆酸的蓄积可能部分来自于轻度升高的胆酸合成酶,胆酸在肝细胞内运输途径的紊乱可能与肝脏和血液中胆酸总量的显著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粒毛盘菌黄色素的稳定性。【方法】以色素吸光值为指标,研究温度、光照、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及食品添加剂对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该黄色素属黄酮类物质,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紫外区及可见光区各呈现一个吸收峰,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300 nm和410 nm;热稳定性较好,70°C处理4 h的色素保存率近90%;光照能降低黄色素水溶液的稳定性;随着pH的升高,色素溶液颜色逐渐加深,其A410增大;色素溶液在pH 9.0-10.0下较稳定,pH 10.0的色素溶液放置5 d后色素保存率近90%;Na_2SO_3对色素水溶液有增色作用,色素水溶液抗NaNO_2、H_2O_2能力较强,对抗坏血酸敏感。Fe~(3+)、Fe~(2+)与色素反应而改变色素颜色,Al~(3+)、Cu~(2+)、Zn~(2+)对色素水溶液具有一定的褪色作用,Ca~(2+)、K~+、Mg~(2+)对色素溶液无明显影响。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酸钾对色素水溶液无明显影响,氯化钠对色素水溶液具有较弱的褪色作用。【结论】粒毛盘菌黄色素在稳定性上呈现出一定优势,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4.
裸子植物psbA基因分子进化式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裸子植物对陆生生境生态响应的分子机制,以新近的裸子植物分类系统为指导,基于psb A基因编码全序列对4亚纲53种代表植物进行分子进化分析。首先,依据"放松分子钟"模型重建裸子植物在时间尺度下系统发育关系;其次,采用6个模型(MEC/JTT、MEC/cp REV、M5、M7、M8、M8a)估测氨基酸位点ω值,并对各模型结果进行统计检测;随后,利用Bootstrap方法检PSBA蛋白内部氨基酸位点的共进化动态。结果表明,系统树提示的物种分化历程支持前期分类结果;光合系统反应中心核心PSBA蛋白有3个氨基酸位点(13、19和243)曾经受正选择压力;PSBA蛋白内部有多对氨基酸位点间构成了共进化网络。因此,psb A基因编码序列具有作为描绘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关系标记的潜力,PSBA蛋白部分位点经历了适应性进化,通过位点间共进化网络协同作用方式辅助裸子植物响应陆生生境。  相似文献   
95.
摘要:目的 探讨纳米山药多糖双歧杆菌合生元结肠靶微生态调节剂对菌群失调模型大鼠的免疫因子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i.g盐酸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伴有免疫缺陷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靶向制剂组、阳性对照组和自然恢复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肠匀浆样本SOD、MDA、NO和MPO含量,微量溶血酶标仪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水平,ELISA法测定IL-1β、IL-6、TNF-α、sIgA及GM-CSF含量。结果 与自然恢复组相比,纳米山药多糖组显著提高大鼠溶血素水平(0.406±0.0122 vs 00.267±0.0138)、sIgA(51.64±4.21 vs 35.26±3.05)和SOD(13.400±0.255 vs 6.250±0.144)含量(t=14.14,t=8.351,t=31.68,P<0.05),明显降低大鼠结肠样本中MDA(1.255±0.082 vs 22.070±0.080)、NO(1.520±0.112 vs 3.260±0.134)和MPO(0.520±0.065 vs 1.110±0.218)的含量(t=59.61,t=26.02,t=6.351,P<0.05),L-1β(65.23±3.09 vs 119.67±9.97)、IL-6(156.67±3.91 vs 225.46±3.60)、TNF-α(30.56±5.60 vs 1.110±0.218)和GM-CSF(125.615±4.164 vs 205.99±3.45)在大鼠血清中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的的下降(t=12.77,t=31.68,t=8.29,t=28.88,P<0.05),且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纳米山药多糖双歧杆菌合生元结肠靶微生态调节剂能减轻肠道炎症,提高溶血素水平、sIgA和GM-CSF含量,降低IL-1β、IL-6、TNF-α含量,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是理想的中药微生态调节剂。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纳米山药多糖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以i.g盐酸林可霉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阳性对照组,纳米山药多糖高、中、低剂量组,自然恢复组和模型组。以水合氯醛对大鼠进行麻醉,应用放射性免疫法对各组大鼠的血清及结肠组织的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生长抑素和P物质四种胃肠激素进行测定。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纳米山药多糖高、中剂量组能够降低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生长抑素和P物质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纳米山药多糖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能够恢复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生长抑素和P物质四种胃肠激素的正常水平,具有调节胃肠道动力,促使胃肠道的正常收缩和改善胃肠道对水和电解质运输的能力。  相似文献   
97.
氨基酸转运载体是介导氨基酸跨膜转运的膜蛋白,在医学、营养等生命科学领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氨基酸转运载体SLC38A1选择性、生理性表达于人体正常大脑和胎盘组织,研究表明,SLC38A1在恶性肿瘤中呈过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SLC38A1有望成为新的肿瘤靶点之一,本文就SLC38A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成像技术(Confocal Raman Microspectroscopy Imaging,CRMI)能够对样品微区进行精确无损的拉曼光谱分析和光谱图像扫描,提供生物样品的无损高分辨光学信息。本项研究工作,利用CRMI技术实验获取了正常人体离体皮肤组织的拉曼光谱特征,并结合典型特征峰的扫描图像,探讨了脂类、蛋白质等成分在皮肤真皮层的分布特点。实验发现皮肤组织真皮层内胶原蛋白的拉曼特征峰1 248 cm-1强度及其空间分布尤为突出,这一实验结果与组织学中胶原纤维占真皮结缔组织95%的事实相符。实验结果显示,CRMI技术能够全面诠释生物组织内部生化组成与分布信息,在实验描述皮肤组织病理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制备RGD/FA双靶纳米金考察其与高表达整合素与叶酸受体B16细胞的协同靶向成像与热疗作用;方法:采用功能化PEG分子将靶向小分子RGD与叶酸通过强健Au-S键连接至纳米金棒表面,利用激光共聚焦与808 nm近红外激光器评价修饰纳米金的协同靶向作用;结果:RGD与叶酸分子被成功连接于纳米金表面,且双靶纳米金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具有较好的协同靶向作用;结论:同时靶向同一肿瘤细胞的不同表位,可克服单一靶向功能化纳米粒子难以在肿瘤位点有效积累的问题,本研究为多功能纳米金棒在临床肿瘤早期诊断与光热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修复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永强  郭明  刘思然  杨俊 《生态学报》2016,36(8):2442-2450
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WEB OF SCIENCE中1997—2015年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以"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mediation和ecological restoration)"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同时结合Bibexcel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利用Ucinet和Netdraw软件绘制出共词网络可视图,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多维尺度分析,以此来研究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国内外生态修复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现状。以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客观的评价国内外生态修复的研究概况及研究热点,明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探索的方向,从而为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