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摘要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炎 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021年在我院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其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疼痛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12、24和48小时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12、24和48小时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和IL-6水平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可有效减少手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对患者认知功能损伤更低,并且术后炎症更低。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人宫颈癌顺铂耐药细胞系SIHA/DDP根据实验目的分为三组-对照组、DACT 1组与DACT 2组,组分别加入含0.0 μmol/L、1.0 μmol/L、10.0 μmol/L 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抑制剂-5-aza-dC进行治疗,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指数,流失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PCR法检测甲基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Wnt蛋白与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36 h的DACT 1组与DACT 2组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相对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ACT 2组低于DACT 1组(P<0.05)。治疗后24 h、36 h的DACT 1组与DACT 2组细胞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DACT 2组与DACT 1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36 h的DACT 1组与DACT 2组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G0/G1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DACT 1组与DACT 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36 h的DACT 1组与DACT 2组的Wnt蛋白与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ACT 2组低于DACT 1组(P<0.05)。结论:抑制DAC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能抑制宫颈癌细胞的Wnt/TGF-β1信号通路的激活,能调节宫颈癌细胞周期平衡,能抑制顺铂耐药性宫颈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增强化疗敏感性,且在本研究设置范围内,作用剂量越高,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到2021年12月在本院创伤造成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与传统带蒂皮瓣组各30例。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给予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治疗,传统带蒂皮瓣组给予常规直接覆盖创面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围手术指标时间均较传统带蒂皮瓣组少(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传统带蒂皮瓣组的76.7 %(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带蒂皮瓣组低(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6个月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好于传统带蒂皮瓣组(P<0.05)。结论: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能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患者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联合全身麻醉对肾移植患者术后血清应激反应和疼痛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41例。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术前超声引导下QLB联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静息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自控静脉镇痛中的舒芬太尼使用量、有效按压次数,对比两组术后血清应激反应和疼痛相关指标变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自控静脉镇痛中的舒芬太尼使用量少于A组,有效按压次数少于A组(P<0.05)。B组拔管后、术后24 h血糖(Glu)、皮质醇(Cor)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24 h 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及5-羟色胺(5-HT)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超声引导下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肾移植手术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和应激反应,减少自控静脉镇痛中的舒芬太尼使用量、有效按压次数,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DDP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人耐顺铂肝癌细胞株HepG2/DDP培养,每孔分装1.5×10^(6)个细胞。对照组加入2 mg/L顺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2 mg/L顺铂+0.75 mg/mL苦参素注射液、2 mg/L顺铂+1.5 mg/mL苦参素注射液、2 mg/L顺铂+3 mg/mL苦参素注射液,均继续培养72 h。[结果]培养72 h后,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状态良好,3剂量组均可导致细胞株形态学改变;3剂量组可提高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P<0.05),且高剂量组效果最佳[(25.55±3.24)%、(32.93±3.62)%、(39.32±4.15)%;(26.95±1.58)%、(34.36±3.07)%、(42.46±4.47)%](P<0.05);3剂量组均可降低p-JAK2/JAK2、p-STAT3/STAT3水平(P<0.05),且高剂量组效果最佳[(0.143±0.007)、(0.143±0.010)](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可增强人肝癌细胞株HepG2/DDP顺铂化疗敏感性,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且3 mg/mL苦参素注射液的效果更佳,推测与控制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化疗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化疗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别按照不同疗效及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结果(1)化疗后,95例患者CD3+、CD4+、CD8+细胞平均值增加,CD19+、γδT细胞平均值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化疗后,部分缓解组患者CD3+、CD8+细胞平均值增加,CD19+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情稳定组和病情进展组患者各细胞水平无显著变化(均P>0.05)。(3)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组化疗后患者CD3+、CD8+细胞平均值增多,CD19+细胞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和依托泊苷联合卡铂(EC)方案组化疗后患者各细胞水平无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化疗可以调节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其中EC方案对患者细胞免疫的增强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四君子汤加减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效果以及患者肠道菌群、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且接受术后化疗。采用简单随机抽签分组的方法,规定抽取奇数的为单纯化疗组(n=70),偶数的为中药联合组(n=80)。单纯化疗组:术后2周开始化疗,选择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化疗:第1 d环磷酰胺600mg/m2+第1 d表阿霉素60 mg/m2+第1、8 d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21 d为1个化疗周期间隔,共治疗6个周期。中药联合组:在上述化疗基础上服用四君子汤汤剂,1剂/d,疗程同单纯化疗组。评估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检测化疗前后肠道菌群与免疫细胞的变化,观察毒副作用。结果中药联合组脾气虚证证候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Z=2.394,P=0.017)。化疗后,中药联合组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增加且多于单纯化疗组(P<0.001),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减少且低于单纯化疗组(P<0.001),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高于单纯化疗组(P<0.001)。中药联合组的胃肠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化疗组(χ2=5.133,P=0.023)。结论四君子汤加减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效果有提升作用,可改善患者术后中医脾气虚证相关证候,调节肠道菌群及细胞免疫功能,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8.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治疗后的复发和耐药是临床难以攻克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体内共生菌的变化和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女性内生殖器和肠道共生菌的改变可能导致卵巢癌的易感性或发展,而卵巢癌的进展又可能反过来影响内生殖器各部位菌群的组成。另外,共生菌对卵巢癌相关化疗药物的抗肿瘤疗效也有重要影响。一方面,部分共生菌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强药物的疗效;另一方面,共生菌的存在可能促进肿瘤的耐药。本文就女性内生殖器和共生菌的改变与卵巢癌的关系以及共生菌对卵巢癌相关化疗药物抗肿瘤疗效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对卵巢癌的筛查、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与肿瘤预见性化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国人肿瘤株和活检组织为材料,观察了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 MT)酶活性与亚硝脲药物耐药笥之间的关系,证明MGMTmRNA高表达是产生耐药笥的原因;体外和临床实验证明链脲菌素和苄基鸟嘌呤可以抑制MGMT酶活笥,克服耐药性;体外实验证明反义寡聚核苷酸可以调节MGMT基因表达,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反义RNA可以调节MGMT  相似文献   
70.
覃兆伟 《蛇志》1998,10(1):45-45
我院1990~1996年对30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41岁,其中20~40岁17例,病程最短2d,最长20年,以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