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55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近年来,分子标记和显微光学成像技术的系列突破,使得单细胞分辨的全脑尺度神经群落成像成为现实.然而,现有神经元形态重建工具的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海量数据的产生速度,难以满足现阶段成像数据的分析需求.在此背景下,我们首先分析了神经元形态重建工具发展滞后的原因,简述现有半自动和全自动神经元形态重建工具的特点和最新发展,并结合现有工具的特点分析其向高通量、高准确度重建工具发展时面临的挑战.最后,我们对未来形态重建工具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2.
同一组织中的细胞往往具有类似的结构和功能,然而通过对单个细胞进行测序分析后,发现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定异质性.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是进行单细胞测序的前提,该技术可用于揭示单细胞基因组结构差异,同时在肿瘤研究、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热点之一.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的难点在于单细胞的分离和全基因组的扩增.本文介绍了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中常用的单细胞分离技术和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并对各技术间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同时着重讨论该技术在肿瘤研究、发育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3.
人参皂苷单体定向转化的生物催化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是我国传统中药,药效显著、应用广泛。通过定向修饰与转化人参皂苷糖基可产生高抗癌活性稀有人参皂苷。传统化学法由于制备工艺极其复杂、成本过高,不能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及其酶系转化成为解决该瓶颈问题的最可行手段。有关全细胞催化、糖苷酶重组表达、固定化及其催化分子识别机制和溶剂工程的生物转化已有大量综述报道,但尚无在人参皂苷转化应用中的系统研究。文中通过对人参皂苷单体生物转化理论和应用研究最新进展的回顾,结合目前广泛采用的生物催化方法的讨论,系统梳理归纳了能够改善产物专一性、提高催化效率,且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人参皂苷单体定向转化方法。基于酶分子设计以及离子液体溶剂工程,对人参皂苷单体抗癌药物和食品、保健品市场的开发、规模化制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4.
2015—2016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进行大田定位试验,以‘陇春35号’为试验材料,设全膜覆土穴播(PMS)、全砂覆盖穴播(SM)和露地穴播(CK)3个处理,分析旗叶光合特性、春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PMS和SM 在0~3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在灌浆前分别较CK提高47.8和31.6 mm,灌浆期均较CK降低15.6 mm.PMS和SM提高春小麦挑旗-抽穗期和扬花-灌浆期的土壤耗水.PMS和SM的叶面积指数分别较CK提高59.0%~73.7%和40.1%~52.7%,叶片SPAD值分别较CK提高3.5%~28.4%和2.9%~23.9%.PMS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春小麦挑旗、抽穗、扬花期分别较CK提高23.5%、33.0%、17.7%和32.6%、76.4%、66.9%,灌浆期分别较CK降低26.2%和16.4%;PMS和SM的气孔限制值在抽穗、扬花、灌浆期分别较CK降低14.6%、23.9%、22.3%和25.7%、29.8%、17.4%.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PMS在挑旗期较CK提高57.8%,扬花期降低11.2%.PMS的表观量子效率在抽穗、扬花期分别较SM和CK增加22.6%、18.7%和26.8%、14.3%.PMS和SM春小麦的株高和产量构成因子均显著高于CK,且在干旱年份增幅较大;PMS的产量较CK和SM分别提高36.2%和8.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4%和3.4%.因此,PMS和SM提高了小麦灌浆前土壤贮水,加剧了挑旗到抽穗和扬花到灌浆期的耗水,提高了小麦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增强了小麦灌浆前旗叶光合功能,促进 “库”的建成和同化物的转运,实现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PMS在丰水年份的增产潜力和干旱年份的适应能力比SM更强.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与医学相关的营养与代谢的研究出现不少新的认识与新发现。本文总结了以下5个方面的新概念:供能的营养物质不仅是供能,还需注意他们对健康的影响;以构成蔗糖分子一半的果糖为例,它竟然是促成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因素;食物纤维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应高度重视维护正常肠道菌群,因为它与人体的健康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全食物营养不仅能维持生命,还能增强体质、避免和减少疾病;植物营养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及抗癌等作用,是全食物营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体营养与物质代谢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增强体质,预防和减少疾病,健康长寿。希望本文能够带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6.
副溶血弧菌引起的疾病给水产养殖行业带来巨大损失,而随着抗生素的禁用,人们开始探索治疗水产动物病菌的新型方法,如噬菌体治疗法。从青岛市城阳水产品批发市场采集了15份海产品养殖水及下水道污水样品,以副溶血弧菌作为宿主菌,采用点滴法分离纯化获得12株副溶血弧菌噬菌体,通过双层平板法研究副溶血弧菌噬菌体CHY5-M1M的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温度和pH的稳定性以及对紫外线的敏感度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CHY5-M1M噬菌体效价为8.65×1013 CFU·mL-1,且在100感染复数时效价最高;一步生长曲线的潜伏期为20 min,裂解时长100 min,140 min后达到平稳期;噬菌体在温度为40 ℃时效价最高,高于60 ℃时活性开始下降;噬菌体pH适应范围为5~11;噬菌体浓度随紫外照射时间增加明显下降;噬菌体基因组共43 193 bp,包含44个基因,无毒力因子基因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CHY5-M1M在开发新型抗弧菌药物、预防治疗严重海水动物弧菌病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作为未来的抗生素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07.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及实施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此同时,其他多个物种的基因组序列也相继被获知[1],加速了学界从分子水平破译人类所有DNA序列和识别其中所有基因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8.
一种新型促渗透剂PAG-OA(聚氧烯油酸二醇)I 5,甲苯、气流干燥及吐温100等,对酿酒酵母进行细胞渗透性增强处理,考察了酿酒酵母的促渗透性对三磷酸腺苷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促渗透方式相比,I 5对酿酒酵母三磷酸腺苷的产量有很大的提高.加入0.022 mol/L腺苷,三磷酸腺苷得率为0.038 mol/L,转化率98%;三磷酸腺苷合成时间缩短为1.5 h.经促渗透化处理的酿酒酵母细胞能很好的释放胞内代谢的极性物质;其三磷酸腺苷生产活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探析冠心病(CHD)合并肾功能不全(RI)应用冠状动脉心脏介入治疗(PCI)联合尼可地尔的临床疗效及对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就诊的86例CHD合并R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 两组均实施PCI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水化处理,观察组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PCI治疗前后24 h肾功能指标(Cys-C、NGAL)、血清炎性因子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 6 (IL-6))、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IN发生率(2.33%)、MACE率(2.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28%、13.9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PCI治疗前Cys-C、NGAL、hs-CRP、IL-6、cTnI、CK- MB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ys-C、NGAL、hs-CRP、IL-6升高幅度、组cTnI、CK- M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 联合尼可地尔应用于CHD合并RI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心肌损伤,预防CIN发生。  相似文献   
110.
摘要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VATS)联合系统淋巴清扫对肺癌患者血清疼痛相关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淋巴清扫治疗,研究组给予VATS联合系统淋巴清扫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疼痛相关因子和免疫功能,随访记录研究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引流时间更短(P<0.05)。两组术后1 d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皮质醇(Cor)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 CD3+、CD4+、CD4+/CD8+均较术前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CD8+较术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预后与组织分化、吸烟史、病灶直径、临床分期、清扫淋巴结个数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临床分期、清扫淋巴结个数是研究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TS联合系统淋巴清扫可减轻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免疫抑制,虽然手术时间更长,但可以改善其他围术期指标。此外,临床分期、清扫淋巴结个数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