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31.
观察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对SARS-CoV GZ-01毒株的中和作用,为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用于SARS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CPE、MTT测定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对SARS-CoV GZ-01株的中和作用。结果显示,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F(ab’)2治疗性抗体对SARS-CoV GZ-01株具有很好的中和作用,三批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的CPE和MTT中和效价分别达到1:6400、1:6400、1:12800,且两种方法测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2.
BLIMP-1: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开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细胞是B细胞来源的终末分化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成熟B细胞在初次和再次遇到抗原时,可通过一系列机制,分化为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这一过程主要受一些转录因子的调控,目前已发现有七种参与其中,即BCL-6、BLIMP-1、IRF-4、MITF、MTA3、PAX5和XBP-1,近期研究表明,B-lymphocyte-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 1(BLIMP-1)在正常浆细胞上表达,且其表达增加可促进向浆细胞分化,而BLIMP-1缺陷小鼠则出现浆细胞成熟障碍;同时,这一转录因子还是B-1细胞分泌正常免疫球蛋白所必需,虽然并不参与B-1细胞自我更新,这些都提示BLIMP-1可能为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开关,在B细胞(B-1、B-2细胞)向浆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  相似文献   
133.
人干扰素α2b和IgG Fc片段融合蛋白显著延长体内半衰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人干扰素α(rHuIFNα)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多种人类病毒性疾病和肿瘤。但IFNα在体内半衰期较短从而导致IFNα在用药后数小时即从血浆中被清除。目前常用化学修饰和构建融合蛋白的方法来延长IFNα的半衰期。在本研究中, 构建了IFNα2b与人IgG免疫球蛋白Fc片段的融合基因(IFNα2b-Fcγ)并在毕赤酵母中以二聚体形式分泌表达, 并有部分糖基化。不同亚型Fcγ片段的融合蛋白对IFNα2b抗病毒活性均有一定影响。其中IFNα2b-Fcγ2所受影响最小, 较单纯的IFNα2b降低了2.3倍, 抗病毒活性可达4.29x107 IU/mg, 大鼠皮下注射后循环血液中半衰期达65 h, 血液中存留时间120 h以上, 比商品重组干扰素的体内半衰期延长约8倍, 血液存留时间延长10倍, 显示了其良好的临床应用 前景。  相似文献   
134.
姚慧鹏  吴小锋 《昆虫学报》2008,51(5):530-536
免疫球蛋白是在无脊椎动物体内发现的唯一的免疫球蛋白家族成员,它对鳞翅目昆虫自身的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类免疫球蛋白只存在于鳞翅目昆虫体内,有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种存在方式,在昆虫体内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可溶性类免疫球蛋白通过一些酶和蛋白的作用对入侵昆虫的细菌和病毒进行免疫防御,而不溶性类免疫球蛋白(即以膜结合蛋白的形式出现)对细胞和细胞黏着以及病毒和细菌入侵细胞有着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观察抗内毒素Fab'对严重烧伤早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小鼠肠组织中NO、iNOS、MDA水平的影响,探索防治烧伤脓毒症的新措施.方法:采用严重烧伤早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分为烧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6、12、24、48h4个时相点测定肠组织中NO、iNOS、MDA的浓度.结果:烧伤后肠组织中NO、iNOS、MDA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治疗组肠组织中NO、iNOS、MDA水平较烧伤组显著降低.结论:抗内毒素Fab'能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起到对严重烧伤早期肠源性脓毒症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6.
王芳  周喻  许啸晨  包斌  吴文惠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1):2689-2697
【目的】利用Box 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免疫球蛋白Y(Ig Y)影响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的生长繁殖特性,发现口腔模拟环境中P.gingivalis的响应值与Ig Y剂量、初始P.gingivalis数量、培养时间的关系。【方法】以P.gingivalis最终的菌落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时间、Ig Y剂量和初始P.gingivalis数量的最佳条件,再依据Box Behnken中心组合原则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进行优化,评价Ig Y的抑制效果。优化得到的试验条件重复3次,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180 mmol/L的Ig Y剂量,2×10~6 CFU/m L的初始P.gingivalis数量,37°C厌氧培养4 h,口腔模拟环境Ig Y对P.gingivalis繁殖的影响达到最佳状态。通过Design Expert 8.0软件对回归方程的分析得到各因素最佳条件为:Ig Y剂量165 mmol/L、初始P.gingivalis数量2×10~6 CFU/m L、培养时间4.5 h。采用优化实验条件,重复3次试验,P.gingivalis最终菌落数是5.92×10~5 CFU/m L,与模型预测值5.85×10~5 CFU/m L相对误差1%,方差分析表明模型P值显著,缺失值P值不显著,理论值与实测值拟合良好。【结论】Ig Y能显著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增殖,优化后口腔模拟环境中的P.gingivalis最终菌落数显著降低,回归模型能够预测口腔模拟环境中P.gingivalis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1(IgA1)与紫癜性肾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9例普通过敏性紫癜患儿,28例紫癜性肾炎,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IL-21,TGF-β1,TNF-α,IgA1,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及C4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普通过敏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过敏性紫癜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对照组(P0.05);过敏性紫癜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补体C3及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1,TGF-β1,TNF-α及IgA1均参与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纳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斯特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制剂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及白介素23(IL-23)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gA、IgG水平均升高(P0.05),IgE、IL-6、IL-17及IL-23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gA、IgG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IgE、IL-6、IL-17、IL-2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孟鲁斯特纳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可能与其影响机体血清IgA、IgG、IgE、IL-6、IL-17及IL-2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儿中抗核抗体(ANA)、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癜风患儿为病例组,并于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患儿的血清ANA、12种自身抗体谱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IgG、IgA、IgM,C3、C4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中ANA阳性率为13.33%(4/30),与对照组的3.33%(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种自身抗体谱中,分别有1例(3.33%)患儿dsDNA、SmDNA、SS-A/Ro60KD、SS-B/La、CENP-B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血清IgG、IgA、C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阳性患儿血清IgG、IgA、IgM水平高于ANA阴性患儿,而补体C3、C4水平低于ANA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患儿ANA阳性表达与健康儿童无明显区别,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异常,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0.
具有同源重叠区的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可以利用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同源重组,从而构建更大的人工染色体基因组,这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两个含人免疫球蛋白κ链基因簇片段的YAC克隆为材料,通过酵母改型、异型接合、二倍体发孢、单孢子筛选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技术和方法,利用酵母菌减数分裂同源重组机制,构建了一条包含人的免疫球蛋白κ轻链32个Vκ基因、5个Jκ基因、Cκ基因、Eκ基因和κde基因的YAC重组体,长度约400kb。同时,本实验利用溶壁酶消化法获取单孢子重组体,代替了传统的显微分孢操作。使得利用酵母人工染色体减数分裂同源重组的技术更加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