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摘 要】 目的 检测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 感染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探讨MP感染与HSP的体液免疫学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55例HSP患儿,检测MP-IgM抗体,分为MP-IgM阳性组20例、MP-IgM阴性组35例,并以2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及补体C3、C4。结果 HSP患儿MP感染阳性率达36.36%,合并MP感染的患儿临床症状更严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IgM阴性组IgA、IgE明显增高(P<0.01),C3水平降低(P<0.05),同时IgE明显高于MP-IgM阳性组(P<0.01),IgG、IgM、C4无明显变化。MP-IgM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增高,IgM、C3、C4水平降低,且其中IgM、C3低于MP-IgM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IgE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在HSP儿童中有较高MP感染率,所有HSP患儿存在血清IgA增高及C3水平降低,说明体液免疫参与HSP的发病。伴MP感染的HSP患儿体液免疫功能更加紊乱,表现在C4水平下降,IgM、C3明显低于MP-IgM阴性组,IgE增高仅见于MP-IgM阴性组,提示MP感染的HSP患儿可能更多伴有低补体血症的自身免疫紊乱参与,说明MP感染引起的免疫紊乱可能在HSP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2.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06例,其中急性发作期67例(急性发作组)、慢性持续期39例(慢性持续组),另选择50例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XCL12检测,分析CXCL12与炎症因子、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组血清CXCL12、白介素-4(IL-4)、白介素-17A(IL-17A)、白介素-13(IL-13)、EOS、IgE、FeNO水平高于慢性持续期组和对照组(P<0.05),慢性持续期组血清CXCL12、IL-4、IL-17A、IL-13、EOS、IgE、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 %pred)低于慢性持续期组和对照组(P<0.05),慢性持续期组FEV FEV1、FEV FEV1/FVC、FEV FEV1%pred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2与支气管哮喘患者FEV FEV1、FEV 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EOS、IgE、IL-4、IL-17A、IL-13呈正相关(P<0.05)。结论:CXCL12在支气管哮喘进程中可能发挥促炎作用,血清CXCL12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23.
摘要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联合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重塑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输注磷酸肌酸钠治疗,每次0.5~1.0 g,每天1次,连用14 d。观察组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剂量1 g/(kg?d),每天1次,连用2 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重塑指标和心肌损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nitrogen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NP)、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telopeptide,ICTP)、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GFβ1、PINP、MMP2、ICTP、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TGFβ1、PINP、MMP2、ICT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脑利钠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DA、CK-MB、BNP和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MDA、CK-MB、BNP和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抑制心肌重塑、减轻心肌损伤,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4.
乳清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和保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乳清蛋白质分离、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乳清蛋白质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乳清蛋白质的功能性及应用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分离纯化黄鳝血清免疫球蛋白,制备其兔抗血清,并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方法 用Protein A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黄鳝血清免疫球蛋白,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蛋白的纯度,免疫大耳白兔制备抗血清,利用免疫双扩散检测抗血清的效价,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 纯化了黄鳝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双扩散法测定兔抗黄鳝免疫球蛋白血清效价为1∶3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血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论 成功纯化了黄鳝免疫球蛋白,制备了兔抗黄鳝IgM抗血清,为建立黄鳝的血清学检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6.
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type lectin-15,Siglec-15)属于Siglecs家族的一员,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分子。Siglec-15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高表达,但Siglec-15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分析Siglec-15异常表达对CRC细胞功能及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的影响。首先,分析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与正常组织中Siglec-15 mRNA表达水平,并对52例人CRC与配对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发现Siglec-15在CR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CCK8和划痕愈合结果显示,敲低Siglec-15能抑制人CRC细胞SW480增殖(P<0.01)和迁移(P<0.05)。磁珠分选小鼠脾的CD8+T细胞并与小鼠CRC细胞MC38共培养,发现MC38细胞过表达Siglec-15能抑制CD8+T细胞对其的杀伤以及IFN-γ和TNF-α的分泌(P<0.01)。小鼠荷瘤结果表明,过表达Siglec-15可以促进小鼠肿瘤生长(P<0.05)。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及人结直肠癌组织IHC分析均表明,Siglec-15高表达时,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减少(P<0.05)。综上所述,Siglec-15可能通过促进CRC细胞增殖迁移以及抑制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促进结直肠癌进展。本文为探究Siglec-15在CRC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提供了一些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肺功能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S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35),对照组给予传统多孔VATS肺结节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单操作孔VATS肺结节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肺功能、免疫球蛋白、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且两组均无复发病例。两组术后1个月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5 d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治疗老年SPN,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提高免疫力,减轻肺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8.
Fc 融合蛋白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将某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蛋白分子与Fc 片段融合而产生的新型重组蛋白,其不仅保留了功能蛋白分子的生物学活性,还具有一些抗体的性质,如通过结合相关Fc 受体延长半衰期和引发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等。对Fc融合蛋白及其在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9.
仇秋菊 《蛇志》2014,(1):48-50
目的探讨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方法将300例急诊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n=140)和改进组(n=160),分别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传统组阳性91例(65%),改进组7例(4.38%),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脱敏后传统组出现14例过敏反应,改进组出现1例过敏反应。结论改进后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皮试的判断标准和脱敏注射方法较传统方法阳性率大幅度降低,阳性者中过敏反应极低,而且该法省时、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130.
优化激活补体试验的条件,完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Fc段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补体活化经典途径的原理,分别探讨致敏红细胞密度和贮存时间对人免疫球蛋白Fc段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较手工法和微孔板分光光度法检测Fc段生物学活性的检测结果。结果在致敏红细胞A541 nm=1.3和致敏红细胞贮存5 d时,检测结果较稳定。微孔板分光光度法检测优于手工法。结论完善了人免疫球蛋白Fc段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