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目的:探究阶段变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阶段变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为11.41±1.87,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为12.47±2.33。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阶段变化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本实验利用多种脱细胞剂通过半自动体外循环灌注洗脱肾脏细胞,摸索出最佳脱细胞剂种类及脱细胞方案.方法:以健康兔肾为研究对象,采用半自动体外循环灌注法,在10-15 ml/min流速及不同浓度、温度条件下经肾动脉灌注各种脱细胞剂,观察肾脏灌注过程中变化,灌注结束解剖肾脏,大体观察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组织形态学观察,重点观察肾小球、肾小管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比较理想的肾脏脱细胞方案是1%Ⅳ型胶原酶-37℃,20 min,该酶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洗脱部分肾实质细胞而对肾脏基质未造成明显损伤.该方案灌注时间短,能减少肾脏热缺血时间,有助于肾脏再生.其次是0.5%胰蛋白酶-25℃,2h,该方案能使肾小球细胞比较彻底的脱出,只留基质部分,对肾小管作用较小,但该方案用时较长,已达到肾脏体外耐受缺血的极限,理论上肾脏灌注后很可能会因缺血缺氧时间过长而坏死,故不推荐使用.洗脱效果最强的脱细胞剂是SDS,但其对肾脏实质结构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尤其是引起基底膜断裂不利于肾实质细胞再生.其他脱细胞方案均不理想.结论:本研究证实通过选择适当的脱细胞剂,配合适合的温度、浓度、灌注压等条件,是可以实现肾脏部分脱细胞基质的,为下一步研究衰竭肾脏的部分脱细胞基质甚至是在体灌注乃至脱细胞后肾脏结构功能的重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3.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凝血功能、病情评分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118)和死亡组(n=32)。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对两组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血清PCT、CRP,PT、APTT,APACHE II和SOF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PCT>7.32 ng/mL、CRP>86.73 ng/mL、PT>15.48s、APTT>36.74s、APACHE Ⅱ评分>15.88分和SOFA评分>6.48分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2.099、1.747、2.333、1.596、1.916、2.208,P<0.05)。血清PCT和CRP均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PT和APTT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水平升高与脓毒症患者死亡相关,两者与脓毒症患者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PT和APTT存在正相关,并且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在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4.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严重损伤为特征,患者常因并发腹水、原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脓毒症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55.
<正>作者研究了具有不同临床征象的病人其乙肝病毒突变的特征及临床意义。在这项研究中总共登记了516名病人,包括130名病人患急性乙型肝炎,239名病人患慢性乙型肝炎以及146名病人患慢急性肝功能衰竭。通过对病毒的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而分析HBV的基因型和突变。基因型B2、C1、C2和D1分别占22.2%、1.6%、74.6%和1.6%。在那些患急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中,其基因型B的出现频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寻找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扩心病患者的病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25例,按照NYHA分级分组,将心功能Ⅱ-Ⅳ级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91例定义为观察组;将心功能Ⅰ级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患者34例定义为对照组。在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确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中的"房颤"及"脉压≥70mmHg"这两个参数比对照组的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脉压≥70mmHg"、"房颤"是扩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脉压≥70mmHg"、"房颤"是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在临床治疗扩心病患者时警惕这两项指标的异常。  相似文献   
57.
邹卫东  姜海云 《蛇志》2005,17(4):246-247
重危型蝮蛇咬伤涉及一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人体应激机制亦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为了探讨重危型蝮蛇咬伤应激反应的临床特点,我们于2002~2004年对我院住院的重危型蝮蛇咬伤的患者进行了统计,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EPO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HF患者212例,随机分为非EPO治疗组(56例)和EPO治疗组(156例)。其中非EPO治疗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EPO治疗组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和EPO治疗,直至临床观察结束。治疗后观察心功能指标改变。结果:156例心衰患者经过EPO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均较非EPO治疗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P<0.05),其中尤以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最为明显(P<0.01)。156例EPO治疗组患者中116例心衰伴贫血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较40例心衰不伴贫血患者更为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O对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主要是因为EPO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EPO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有独立于促红细胞生成以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9.
德国科学家近日研制出一种新型心脏起搏器 ,能够对心脏病患者的心律及功能进行监测。这种名为“天才 3号 MSP”的心脏起搏器是由慕尼黑的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与传统的心脏起搏器一样 ,可模拟两个心室的功能 ,改善心脏供血循环 ,使心脏的受损功能得到修复。不同的是 ,新型起搏器还可以预防病人心脏出现危险的纤维性房颤 ,并可以心脏病虱在睡眠时可能出现的呼吸不畅等危险症状及时发出警报。德国中部城市爱尔福特的一家医院 8月初完全了一例该起搏器的植入手术 ,目前病人状况良好。负责手术的阿斯曼教授介绍说 ,接受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60.
葛荣秀 《蛇志》2021,(1):34-37,51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营养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1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1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