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44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苏醒后疼痛,术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h、12 h和24 h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术后1 h、12 h和24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可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拔管、苏醒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减少POCD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脉冲射频、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106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36例)、试验组B(35例)和试验组C(35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加巴喷丁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C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对视觉模拟评分(VAS)、夜间睡眠评分(SRSS)、疼痛程度(NRS)、不良反应及综合疗效进行统计评估。结果:治疗3天、7天、14天和1月后,与对照组A比较,B、C组患者的VAS、SRSS和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B、C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3/35)和5.71%(2/35),对照组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8/3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使用加巴喷丁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这两种治疗方案,加巴喷丁联合射频脉冲及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改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应激反应、炎性细胞因子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无锡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初次行TKA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IPACK阻滞镇痛处理)和对照组(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镇痛处理),每组各51例。对比两组疼痛情况、炎性细胞因子、应激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β-淀粉样蛋白(Aβ)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IPACK阻滞用于TKA患者,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减轻应激反应,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过度分泌,改善膝关节活动度,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4.
空间条件对几种粮食作物的同工酶和细胞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搭载1987年发射的两颗返地卫星(8月5—10日和9月9—17日)的几种小麦、大麦种子,经回收后初步研究表明:(1)对发芽率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与对照无差别;(2)对茎及生育期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长成的幼苗比对照强壮,植株高度有些品种明显的矮于对照。生育期有不同程度延长;(3)对染色体结构的影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表明搭载卫星的种子当代可诱导出比地面更多的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数目异于正常体细胞数目的现象。小麦品种Cocorit—71经空间处理后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可高达20.51%,而地面对照组其花粉母细胞基本正常(2n=28);(4)对同工酶的影响:经空间处理的小麦种子酯酶、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谱带空间处理的比地面对照减少。由此可见,空间处理可诱导纯合植物种子发生变异,为农作物育种创造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65.
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新近纯化的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生物功能及其在鼠胚胎的分布,着重介绍了该因子对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促进存活,修复损伤及再生的活性。  相似文献   
66.
小麦返白系与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杂交后代IPO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小麦返白系和对照矮变1号以及返白系与各不同生态类型的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麦的杂交、回交F1、F2代为材料,研究这些不同基因型品种在返白期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IPO)基因表达模式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返白期间以返白系为母本的各杂交、回交品种的白化苗中,IPO的个别酶分子表现了可逆的基因阻遏和去阻遏的表达现象。这种表达特点在正、反杂交后F1代中表现一致,从遗传模式上分别属于质-核互作型的分子遗  相似文献   
67.
印产毛喉鞘蕊花的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景秀  李运昌  孔繁才   《广西植物》1996,16(3):273-277
本文报道印产毛喉鞘蕊花肉质根稳定性状的分离及栽培技术路线.肉质根株提纯到99.5%;求得了露地最佳效益种植法,最优水平搭配是:30d、15株/m2、高垄、覆膜、底肥、整枝、去花穗,产鲜根8700kg/hm2.  相似文献   
68.
采用我们以前提出的简化现实性神经网络模型[1]的一种修正形式,通过选定适当的参数,仿真了耳蜗核的类初级细胞(Primary-likecell),梳状反应细胞(Chopperresponsecell)以及给刺激反应细胞(Onsetresponsecell)对短纯青刺激的刺激后时间直方图。并通过分析参数配置和仿真行为的对应关系,指出模型在生理学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9.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最初由于能促进鸡胚胎睫状神经节副交感神经元存活而被发现,现已知道它对神经系统的细胞具有更广泛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成血细胞因子的一个亚家族成员在结构上相似并共用受体成分。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神经肽调节胸腺生理功能的作用途径,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GDN增强技术,以30μm厚恒冷箱切片光镜下观察了豚鼠胸腺内含SP、CGRP和NPY神经纤维的定位与分布。结果发现,SP和CGR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胸腺内分布广泛,呈线状或串珠状,可见于血管周围,小叶间结缔组织和胸腺实质。实质中以皮髓质交界区和髓质区纤维分布较密集,而走行于皮质淋巴组织的神经纤维相对稀疏,胸腺小体附近亦可见含CGRP神经分布。含NPY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小叶间隔和皮髓质交界区,仅少数分支穿行于皮质胸腺细胞之间。胸腺被膜中有上述3种肽能神经纤维分布。本研究结果表明,胸腺内有丰富的肽能神经分布,这可能是神经肽调节胸腺生理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