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观察氯化钴(COCl2)预处理对急性低氧后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Na^ 、K^ 电流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COCl2预处理和非处理组,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检测急性低氧后海马神经元钠电流(INa)、钾电流(Ik)的变化。结果:急性低氧后,海马神经元INa、Ik电流幅度明显降低,INa阈值右移,而经CoCl2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INa、Ik电流的降低幅度明显减轻。结论:COCl2预处理减轻急性低氧所致的INa、Ik电流变化,对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2.
脱氢紫堇碱对正常和低氧豚鼠心肌细胞内钙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脱氢紫堇碱 (dehydeocorydaline,DHC)及维拉帕米 (verapamil,Ver)对豚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 + ] i)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豚鼠心脏Langendorff法灌注 ,用荧光指示剂方法 (Fure 2 /AM)标记心肌([Ca2 + ] i)变化。观察低氧后心肌 [Ca2 + ] i 的变化。结果 :①正常氧状态心肌 [Ca2 + ] i 均值为 (1 2 0 .5± 8.3)nmol/L(n =2 0 ) ;②正常氧条件下 ,DHC、Ver均使心肌 [Ca2 + ] i 明显下降。 (3)低氧状态下 ,心肌 [Ca2 + ] i 增加与缺氧时间(程度 )直线相关 (r=0 .98)。④DHC对低氧后心肌 [Ca2 + ] i 增加明显减缓。结论 :DHC在正常氧、低氧条件下阻止心肌细胞内钙超载 ,我们认为DHC可能提高心肌细胞的自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血管钠肽抑制低氧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血管钠肽(VNP)抑制低氧刺激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发离、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低氧组、低氧+VNP组和低氧+8-Bromo-cGMP组。以MTT法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了VNP对细胞内cGMP水平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低氧24h可以使培养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MTT A490nm值显著升高(P<0.05vs对照组),VNP(10^-7mol/L和8-Bromo-cGMP(10^-3mol/L)均可以显著降低低氧刺激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TT A490nm值(P<0.05vs低氧组);对照组和低氧组细胞内cGMP水平无显著差异,而VNP(10^-7mol/L)能升高细胞内cGMP水平(P<0.05vs对照组、低氧组);低氧组PCNA的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vs对照组),VNP(10^-7mol/L可以使低氧刺激的心脏成纤维细胞PCNA表达减弱(P<0.05vs低氧组)。结论:VNP抑制低氧刺激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升高细胞内cGMP水平、减弱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4.
低氧预处理对低氧/复氧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低氧预处理(HPC)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借助^31P-NMR图谱技术,在模拟Langendorff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的正常生理条件下,跟踪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在30min低氧期,PCr、ATP相对含量及PCr/Pi值逐渐减小,但HPC组减小的速度比对照组慢;而在复氧期,HPC组能提高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的恢复程度,特别是复氧初期,HPC组PCr 、ATP相对含量及PCr/Pi值立即有了恢复;在本实验中,HPC对pHi的改善不显著。结论:HPC能降低后续长时间低氧及复氧阶段的心肌能量代谢,对心肌的低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低氧对培养的不同内径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和方法:分离培养三种不同内径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用^3H-TdR掺入速率和细胞计数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观察低氧对其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低氧对三种不同内径的PASMCs(内径分别为>1000μm、500-800μm、300-400μm)增殖促进作用显著不同,其^3H-TdR掺入速率和细胞计数分别增加23.5%和11.1%、60.0%和33.8%、141.4%和52.0%,选择对低氧最敏感的PASMCs(内径为300-400μm),进一步探讨低氧促PASMCs增殖作用的细胞机制:钙拮抗剂verapail、蛋白激酶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au)和细胞Na-H交换抑制剂amiloride可显著降低低氧情况下PASMCs^3H-TdR掺入速率和细胞计数。结论:低氧对三种不同内径的PASMCs增殖促进作用显著不同; Ca^2 、蛋白激酶C和Na^2 -H^ 交换的激活,可能是低氧促PASMCs增殖的重要胞内信息转导机制。  相似文献   
76.
血管钠肽对中度低氧诱导的心肌细胞蛋白合成有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u SY  Zhu MZ  Guo HT  Yu J  Wei QM 《生理学报》2002,54(1):7-11
实验探讨了心房钠尿肽家族新成员血管钠肽(vasonatrin peptide,VNP)对中度低氧诱导的心肌细胞蛋白合成的影响,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用四唑盐(MTT)比色实验,总蛋白含量测定和^3H-亮氨酸掺入实验等方法观察细胞数和蛋白合成情况,并用放免法测定VNP对细胞内环鸟苷酸(cGMP)和环腺苷酸(cAMP)以及培养上清液中内皮素含理的影响,探讨VNP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重度低氧24h,心肌细胞数和蛋白合成均降低,而中度低氧显著增加蛋白的合成,具有促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VNP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中度低氧诱导的心肌细胞蛋白合成增加,并且升高细胞内cGMP水平,降低低氧诱导的培养上清液中内皮素的含量,结果提示,VNP抑制中度低氧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合成增加,该作用与其升高细胞内cGMP浓度、降低低氧诱导的内皮素合成和/或释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7.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分子机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Gao L  Tang CS 《生理科学进展》2002,33(4):335-338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代谢途径产生的含硫氨基酸,其代谢紊乱可以诱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已被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证实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Hcy通过激活二酰甘油-蛋白激酶C-(DAG-PKC)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钙化,启动脂质过氧化应激,从而损伤心血管系统。金属硫蛋白,牛磺酸,L-精氨酸作为内源性小分子物质,成为继维生素B6,B12之后控制和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8.
目的和方法 :应用MTT比色、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内源性或外源性CO对低氧状态下PASMC增殖的作用以及对PDGF B和原癌基因bcl 2、突变型p5 3表达的影响 ,探讨CO抑制低氧状态下PASMC增殖的机制。结果 :各组PASMC中PDGF BmRNA原位杂交和PDGF B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为阴性 ,单纯低氧组较正常对照组Bcl 2和突变型P5 3蛋白表达增强 (P <0 .0 1) ,Hemin和CO干预组Bcl 2和突变型P5 3蛋白表达低于单纯低氧组 ,而Hb干预组则高于单纯低氧组 (P <0 .0 1)。结论 :低氧时CO可能通过抑制Bcl 2和突变型P5 3的表达而抑制PA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79.
低氧预处理小鼠脑及血液中糖原与乳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Cui XY  Li L  An YY  Lu GW 《生理学报》2001,53(4):325-328
采用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H4组(重复低氧4次,低氧预适应组)、H1组(只低氧1次,低氧对照组)和H0组(正常对照组,即不低氧组),分别测定全脑及不同脑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小脑和延髓)糖原、乳酸的含量,同时测定血液中乳酸的含量。结果:H4组全脑糖原含量显著高于H1及H0组,其中H4组端脑、间脑和脑桥内糖原含量显著高于H1组及H0组相应的脑区,H1组全脑糖原含量显著低于H0组,其中H4组端脑、间脑和脑桥内糖原含量显著高于H1组及H0组相应的脑区,H1组全脑糖原含量显著低于H0组,但各个脑区糖原含量的差别无显著意义。H4、H1组全脑乳酸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H0组,而H4组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则显著低于H1组及H0组。结果提示,在低氧预适应过程中,脑糖原增加与脑乳酸降低同时发生,脑有氧代谢参与低氧预适应或低氧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0.
高半胱氨酸血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沛 《生命的化学》1998,18(3):40-42
高半胱氨酸血症景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高半胱氨酸血症心血管病高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mia)的定义是,外周血中经过还原作用后可生成高半胱氨酸(Hcy)的物质的总体含量升高。总体Hcy(tHcy)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