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右手腕皮疹3a余,右上臂皮下结节3个月",于2014年4月就诊我院我科门诊。皮疹初起于右手腕伸侧,无明显外伤史,初起为一枚红色绿豆大丘疹,皮疹逐渐增多并融合,无明显痒痛,挤压可有黄色分泌物渗出。外院诊疗不详,无明显好转。就诊前3个月右上臂内侧出现皮下肿物,无压痛。既往体质可,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可。查体:系统检查无特殊,右手腕伸侧见5cm×6cm大小红斑,上见多发大小不一红色斑块,表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TU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麻醉。观察并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应用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R及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点HR、MAP均显著低于术前,且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中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TURP患者均会造成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但右美托咪定的影响较小,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10例利奈唑胺不敏感肠球菌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BSI)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7例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10例利奈唑胺不敏感肠球菌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菌药敏结果。结果 10例利奈唑胺不敏感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及在培养阳性前2周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均无1年内利奈唑胺暴露史。8例患者有2周内抗菌药物暴露史、6例患者3月内有手术病史。10例患者中4例接受了碳青酶烯类药物治疗,4例接受了糖肽类药物治疗,1例接受了替加环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1例接受了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预后:7例患者细菌清除,6例患者治疗好转出院,4例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0例患者送检血培养标本,检出6株耐利奈唑胺肠球菌株,4株利奈唑胺中介菌株,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均敏感,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结论利奈唑胺不敏感肠球菌BSI患者往往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有反复住院及抗生素暴露史,其药物耐药谱广,临床抗感染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应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指征,加强院感控制及管理,是有效减少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4.
张晋卿  张迪  何焱玲 《菌物学报》2019,38(8):1366-1370
本文用两种方法评价了联苯苄唑与氯己定联用对临床分离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微量液基稀释法显示,氯己定单独作用于念珠菌时,对念珠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均大于16μg/mL;与联苯苄唑联合应用时,对17株念珠菌均表现为协同抑菌作用。纸片扩散法也观察到,含氯己定和联苯苄唑的纸片对4种念珠菌均能产生直径大于单药纸片的抑菌圈。结果显示,联苯苄唑联合低浓度氯己定对多种念珠菌具有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PU)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间我院接收的117例PU患者,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9),对照组给予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炎性因子、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58%(44/5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3.45%(3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理情感、社交及任务完成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PU,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Hp根除率和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讨萨丽-嘎日迪+协日嘎-4味汤与肾复康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萨丽-嘎日迪+协日嘎-4味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肾复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4 h尿蛋白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常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有效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p=0.037)。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下降(p0.05),然而,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常规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的初步结论表明,萨丽-嘎日迪+协日嘎-4味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疗效显著高于肾复康,可显著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自然环境源细菌对磺胺类抗生素的抗性特征,采用纯培养物分离技术从淮河底泥中筛选磺胺甲噁唑(SMZ)抗性细菌,测定其抗性水平,PCR扩增进一步分析其抗性基因(sul)和一类整合子(intl)。结果从该底泥样品中分离出4株SMZ抗性细菌,经鉴定分别为Arthrobacter spp.Y1、Bacillus spp.Y2、Acinetobacter spp.Y4和Bacillus spp.H。菌株对SMZ的抗性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Y4 (0.5)、Y1 (5)、H (10)和Y2 (10 mg/mL)。4个SMZ抗性菌株均携带sul1基因,但均不含sul3和sulA基因,其中菌株H同时携带sul2基因。菌株Y2和Y4含有一类整合子,但是菌株Y1和H不含该整合子。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自然环境源SMZ抗性细菌抗性特征及其潜在风险的认知。  相似文献   
28.
以甜荞品种‘北早生’和‘赤甜荞1号’为材料,利用多效唑(PP_(333))和6-苄基腺嘌呤(6-BA)在不同幼苗时期进行叶片喷施处理,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花芽分化过程,记录开花时间,调查开花和结实数,通过液质联用方法检测3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及人工合成细胞分裂素(6-BA)含量,探究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荞的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甜荞花期调控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第二片真叶期喷施100mg·L~(-1)PP_(333)和150mg·L~(-1)6-BA能显著提高甜荞结实率和单株产量,两种处理的结实率分别较对照提高49.5%、39.4%,单株产量分别提高41.8%、23.0%。(2)观察甜荞花芽分化过程并将其划分5个时期,分别为生长锥分化前期、生长锥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雌雄蕊形成期,在第二片真叶期喷施PP_(333)和6-BA均加快了甜荞花芽分化进程,使其开花时间提前。(3)喷施PP_(333)在幼苗期和现蕾期降低了内源IAA、6-BA含量,增加GA_3、ABA含量,而在盛花期增加内源IAA、6-BA含量,降低ABA、GA_3含量;喷施6-BA在幼苗期和现蕾期增加了内源GA_3、IAA含量,在盛花期降低了内源GA_3、IAA含量,3个时期均降低了内源ABA含量,增加了6-BA含量。研究发现,第二片真叶期是调控甜荞小花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叶面喷施100mg·L~(-1)PP_(333)和150mg·L~(-1)6-BA的调控效果最佳,可加快甜荞花芽分化进程,使开花时间提前,增加单株结实粒数,提高甜荞品种的结实率和单株产量;PP_(333)主要是通过减少甜荞开花数,增强弱势小花活力来提高结实粒数,而6-BA主要是利用增加开花数,提高有效可孕小花数来增加结实粒数。  相似文献   
29.
西氏贝蛔虫Baylisascaris schroederi是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体内寄生虫,采用药物驱虫是目前控制圈养大熊猫蛔虫病的主要措施。为了筛选有效的驱虫药物,本研究观察了3种苯并咪唑类药物(阿苯达唑片剂、芬苯达唑膏剂和甲苯咪唑片剂)对大熊猫蛔虫的驱虫效果,统计了驱虫前后粪检蛔虫卵转阴率及排虫情况。结果表明,除芬苯达唑按5 mg·kg^-1体质量口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2 d,效果较差外,3种药物按10 mg·kg^-1体质量口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2 d,用药安全且有较好的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30.
国产伊曲康唑(易启康)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易启康(国产伊曲康唑)胶囊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甲真菌病患者给予易启康胶囊200mg,2次/d,连续服用7d,停药21d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组连续使用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或者指甲真菌病合并趾甲真菌病组连续使用3个疗程。结果指甲真菌病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8.6%和94.3%,趾甲真菌病或指甲真菌病合并趾甲真菌病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2%和95.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7.1%和96.7%。结论易启康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