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高通量的基因型分析和芯片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进一步研究哪些遗传差异最终影响基因的表达。通过表达数量性状座位(eQTL)作图方法可对基因表达水平的遗传基础进行解析。与传统的QTL分析方法一样, eQTL的主要目标是鉴别表达性状座位所在的染色体区域。但由于表达谱数据成千上万, 而传统的QTL分析方法最多分析几十个性状, 因此需要考虑这类实验设计的特点以及统计分析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eQTL定位过程及其研究方法, 重点从个体选择、基因芯片实验设计、基因表达数据的获得与标准化、作图方法及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当前eQTL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最后介绍了eQTL研究在估计基因表达遗传率、挖掘候选基因、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理解基因间及基因与环境的互作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2.
斜纹夜蛾空间分布图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纹夜蛾幼虫在不同作物上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幼虫在低龄阶段高度聚集,聚集的集团是成虫产卵的行为造成。在高龄阶段,聚集度下降,幼虫不断扩散,扩散的原因是密度制约因素引起。在白菜上,幼虫在4龄前为聚集分布,5龄以后为均匀分布,棉花和向日葵上各龄幼虫均为聚集分布。根据种群空间分布图式,导出了数据代换公式。  相似文献   
83.
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一种新方法:三点自交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谭远德 《遗传学报》2001,28(1):83-94
作者从数学上导出了基因作图的三点自交方法。这一方法同用三点测交法一样能提供各种作图信息,但不需要选育三隐性纯合基因亲本或品系,因而能大大提高作图功效。,从理论上证明,该方法也适合于小群体作图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同时用Fisher单一观察信息(即F信息)量证明,三点自交法是一种有效的作图方法,应用MAPMAKER程序中所提供的才鼠F2群体中333个个体的12个RFLP标记位点中前6个位点的数据对三点自交图图距计算具有与MAPMAKER程序一样的功能,而且还提供了位点间的交叉干涉和位点的相引或相斥构型等信息以及紧密位点间发生负干涉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84.
植物QTL分析的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量性状的表型是由数量性状基因座 (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和环境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的数量遗传学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由一级统计量和二级统计量描述处理 QTL的复合作用 ,估计各种遗传参数 (例如遗传力、遗传相关、遗传进度、有效因子数等 ) ,用于指导遗传育种实践。然而 ,在传统的数量遗传学分析中 ,往往假设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这些基因具有相同的并且是较微小的效应 ,所估计的遗传参数反映的是数量性状多基因系统的整体特征 ,其理论方法不能用于追踪研究和描述单个数量性状基因的作用。近年来 ,由于分子生物学技…  相似文献   
85.
基于F3种子的胚乳性状QTL区间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永仙  吴为人 《遗传学报》2007,34(5):429-436
文章提出了包括胚乳效应和母体效应的胚乳性状QTL定位的统计方法,该方法的实验设计是分子标记基因型信息来自F2母体植株和F3种子胚(或植株),胚乳性状表型值来自F3单粒种子胚乳,称之为两步等级设计。同时,用计算机全面模拟以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模拟结果表明,只要群体足够大,该模型能较有效地进行胚乳性状QTL定位并精确地估计出胚乳QTL的各种遗传效应和母体效应。  相似文献   
86.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栽培小麦(AABBDD)、染色体代换系(6V/6A)、易位系(6VS/6AL)、(6VS/6DL)和簇毛麦(VV)的叶片全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栽培小麦、代换系和两个易位系中检测到超过350个蛋白组分,它们的分子量范围是10~110 KD,等电点在4.5~8.6之间。栽培小麦、6V/6A、6VS/6AL、与6VS/6DL之间的双向电泳谱型极为相似,但与簇毛麦不同。在代换系、两个易位系和簇毛麦中检测到了特异蛋白组分16 KD/pI5.0,而在栽培小麦中未检测到该组分,这些结果表明16 KD/pI5.0蛋白可能定位于簇毛麦V染色体短臂上。  相似文献   
87.
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设置对照(0 mmol/L Na Cl)和盐胁迫(150 mmol/L Na Cl)2个处理,通过测定不同盐处理条件下代换系幼苗渗透调节物质Na+、K+、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变化,探讨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并对其调控相关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小麦代换系的无机渗透调节物质Na+、K+含量明显升高,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对相关性状的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Synthetic 6x的1A、2A、3B、7B、1D、4D和7D染色体上存在抑制Na+含量升高的基因,4A、7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使K+含量升高的基因;6A、7A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使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的基因,1A、2A、4A和6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使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的基因,7A、6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使脯氨酸含量升高的基因。即Synthetic 6x的第4、7染色体(4A、4D;7A、7D)上可能含有调控无机调节物质的基因,第6染色体上(6A、6D)可能含有调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基因。  相似文献   
88.
The aneuploid with isochromosome or telochromosome is ideal material for exploring the position of centromere in lingkage map.For obtaining these aneuploids in rice,the primary trisomics from triplo-1 to triplo-12 and the aneuploids derived from a triploid of indica rice variety Zhongxiao 3037 were carefully investigated.From the offsprings of triplo-10,a primary trisomic of chromosome 10 of the variety,an isotetrasomic “triplo-10-1” was obtained.Cyt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a pair of extra isochromosomes of triplo-10-1 were come from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10.In the offsprings of the isotetrasomic,a secondary trisomic “triplo-10-2”,in which the extra-chromosome was an isochromosome derived from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10,was identified.With the isotetrasomic,secondary trisomic,primary trisomic and diploid of variety Zhongxiao 3037,different molecular markers were used for exploring the position of the centromere of chromosome 10.Based on the DNA dosage effect,it was verified that the molecular markers G1125,G333 and L169 were Located on the short arm,G1084 and other 16 available molecular markers were on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10.So the centromere of chromosome 10 was located somewhere between G1125 and G1084 according to the RFLP linkage map given by Kurata et al[1].The distance from G1125 to G1084 was about 3.2cM.  相似文献   
89.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傅杰  徐霞 《遗传学报》1997,24(4):350-357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和回交,其后代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有利于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若用异源双单体附加作父本与缺体回交,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率还会提高2倍左右;单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31.91%,二体代换的分离率为19.37%,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34%;二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85.26%,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9.21%;PMCMI染色体构型为20.76”+0.31’+0.03"+0.01””,相对紊乱系数为0.01,2n=21”的细胞占86.09%。选育的二体代换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多花、优质、抗多种病害等滨麦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90.
MAR文库及其在真核基因组作图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结合区(matrix association regions,MAR) 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特有的一种参与基因表达调控和染色体动力学的顺式作用元件,也是真核染色体上的一种固有且各不相同的分子标记.通过体外(in vitro)或体内(in vivo)结合法可以得到与核基质特异性结合的MAR分子而构建MAR文库.体外MAR作为一种结构性的边界元件可用于染色体物理图谱的构建;而体内MAR作为某一组织中与核基质特异性结合的功能元件,则可用于研究已知基因的表达调控和染色体组织以及对新基因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