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蹄蝠科的核型进化:比较染色体涂色、G带和C带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o XG  Wang JH  Su WT  Wang YX  Yang FT  Nie WH 《动物学研究》2010,31(5):453-460
与其姐妹科(菊头蝠科)相比,蹄蝠科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较少。迄今为止,仅少数蹄蝠科几个物种有高分辨率的G带核型报道,且有关该科核型进化的大多数结论都是基于常规Giemsa染色研究而得。该研究利用三叶小蹄蝠的染色体特异探针,通过比较染色体涂色、G和C显带,建立了5种蹄蝠的染色体同源性图谱,并探讨了它们同源染色体间的G和C带异同。结果表明:罗伯逊易位、臂内倒位以及异染色质的扩增可能是蹄蝠科物种核型进化的主要机制。通过对这5种蹄蝠物种及其外群物种之间的同源染色体片段的比较分析,作者推测蹄蝠科的祖先核型并不像先前认为的全由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而应该含有中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62.
杨琛 《生物工程学报》2010,26(10):1349-1356
微生物基因组学的迅速发展为从功能基因与蛋白、网络及其调控等不同的角度,全面理解与认识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构建细胞工厂,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基于基因组序列进行代谢网络重构,有助于发现新的代谢功能基因、调控元件、甚至新的代谢途径,从而优化设计细胞内从原料到产品的生物合成路线。然而,目前公共数据库平台中代谢途径基因的功能注释,许多是错误或不完整的。以下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用于代谢途径和调控网络重构的新型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并以近期的丙酮丁醇梭菌中木糖代谢途径的重构工作为例来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 研制副溶血性弧菌全基因组芯片,建立芯片杂交方法,并对芯片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副溶血性弧菌全基因组序列,挑选出4770条基因,PCR扩增各基因并将PCR产物纯化,点样制备芯片;设计了两个质控杂交组合,采用双色荧光杂交策略,对芯片质量进行评价;PCR方法验证部分芯片结果。结果 芯片杂交与理论预期结果以及PCR验证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的研制了一批质量良好的副溶血性弧菌全基因组DNA芯片,并建立了基于DNA芯片的副溶血性弧菌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平台,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芯片数据分析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64.
副溶血性弧菌全基因组DNA芯片的研制和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副溶血性弧菌全基因组芯片,建立芯片杂交方法,并对芯片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利用副溶血性弧菌全基因组序列,挑选出4770条基因,PCR扩增各基因并将PCR产物纯化,点样制备芯片;设计了两个质控杂交组合,采用双色荧光杂交策略,对芯片质量进行评价;PCR方法验证部分芯片结果。【结果】芯片杂交与理论预期结果以及PCR验证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成功的研制了一批质量良好的副溶血性弧菌全基因组DNA芯片,并建立了基于DNA芯片的副溶血性弧菌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平台,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芯片数据分析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 通过对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2类医院存在的不足及它们之间的差别,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检验、SNK法及Games-Howell法,对民营医院、公立二级医院和公立三级医院之间的典型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民营医院与公立二级医院相比,除2个方面单项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6个方面单项得分及总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民营医院与公立三级医院相比,8个方面单项得分及总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公立二级医院与公立三级医院相比,只有“各医院总得分”1项有统计学差异,8个方面单项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民营和公立医院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都存在不足,但民营医院总体上差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也有部分民营医院管理较规范。应加强对医院,特别是民营医院的监管,继续完善医院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66.
刘晓慧 《蛇志》2010,22(3):214-215
目的观察比较3种麻醉方法对高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5例高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EA组,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G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EGA组,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观察3组麻醉开始前(T0)、麻醉诱导期(T1)、气管插管时(T2)、拔除气管导管时(T3)的HR、SBP、DBP、MAP、PETCO2、ECG,GA组与EGA组同时监测异氟醚MAC、气道压、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潮气量达标、拔管时间、肌松情况及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结果 EA组有13例麻醉效果优良,SpO295%,PETCO2维持在正常范围;EGA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潮气量达标、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GA组(P0.01)。EA组在麻醉10~15 min后血压下降程度与GA组、EGA组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相似(P0.05),EGA组在气管插管/拔管期血压波动不明显,而GA组血压显著升高(P0.01);EA组与GA组麻醉效果相似,EGA组麻醉效果优于GA组(P0.05)。结论 EGA组椎管内局麻药用量、全麻维持药用量、肌松药用量等均相应减少,呼吸循环功能较为稳定,术毕麻醉苏醒快,自主呼吸恢复和潮气量达标迅速,多数患者术毕即可拔除气管导管,是高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7.
2000年6月至2001年2月,采用焦点取样连续记录方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sifanicus)繁育中心的雄性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按马麝爬胯结果,将样本动物区分为爬胯成功雄麝和爬胯失败雄麝,并对两类群雄麝在非交配季节(6—10月)和交配季节(11月—翌年1月)的行为格局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位取样时间(5min)内,爬胯成功雄麝在非交配季节的摄食行为持续时间显著少于爬胯失败雄麝,而静卧和蹭尾行为的持续时间显著多于爬胯失败雄麝。爬胯成功雄麝在交配季节的静卧时间显著少于爬胯失败雄麝,而攻击行为、蹭尾及粪尿标记的持续时间显著多于爬胯失败雄麝。根据以上结果,在麝类迁地保护和驯养实践中,雄性马麝的静卧和蹭尾行为(尤其是蹭尾)可以作为其爬胯成功度及繁殖性能的行为判别指标。这为马麝驯养实践,尤其是在提高配种雄麝选取的直观性及可操作性方面提供了量化行为参数。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儿童中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免疫情况,观察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选取353名1~15岁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157名城、乡3~5岁儿童进行疫苗效果观察,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G。接种疫苗24h、48h、72h、96h后观察人体不良副反应;并分别在接种前及接种后1个月,分别采集免疫对象静脉血测定抗体。353名1~15岁儿童中腮腺炎抗体阳性179人,总阳性率为50.71%;0~1岁、2~6岁、7~12岁和13~15岁4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84%、36.17%、69.41%和77.01%。实验组44名抗体阴性儿童接种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1个月后抗体阳转率为93.18%,IgG呈4倍增长者23人,4倍增长率为52.27%。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不良副反应。  相似文献   
69.
【目的】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 6ww6是一株根际耐盐促生菌,可以作为微生物肥料的优选菌种。为了加强菌种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菌株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比对分析、TBLASTn检索、NR库检索验证并剔除有其他同源的结果序列,最终得到菌株6ww6的孤儿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筛选出5个特异性基因J939_13195、J9319_05960、J9319_13355、J9319_05965和J9319_13350。引物5960F和5960R可以单一性扩增出菌株6ww6的目的基因J9319_05960,确定其为菌株6ww6的特异性分子标识。【结论】本研究确定了菌株6ww6的唯一性身份编码,建立了以比较基因组学和孤儿基因为基础的菌株水平上的鉴定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能鉴定到菌株水平的优点,对于有价值微生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相似文献   
70.
<正>2013-2014年度《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不断提升,充分彰显了期刊在业界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依靠编委、审稿专家和广大实验动物工作者组织高水平的专题是主要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