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申宝忠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分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影像研究所所长,哈医大四院医学影像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享受省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杰出业绩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  相似文献   
22.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7,29(3):454-454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肿瘤中心(原第一军医大学全军肿瘤中心),为国家肿瘤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肿瘤学博士后临床工作站。中心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7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1人、硕士学位获得者13人,博士后3人。开展床位100张,设有空气层流治疗病室、微创治疗室、介入治疗室、免疫治疗室、临床肿瘤研究所、放疗中心。  相似文献   
23.
缺血性心脏病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不可逆性功能心肌细胞数量的减少最终造成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发展成为心力衰竭.目前常规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修复死亡或濒死的心肌.以细胞移植为基础的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了新曙光[1].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术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用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AMI)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大量血栓征象、并行血栓抽吸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行IABP后联合血栓抽吸;对照组仅进行血栓抽吸。观察两组患者的BNP及心功能参数。结果:术后24小时两组BNP有普遍升高趋势,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术后2周普遍回降,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1);2周后实验组的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和血栓抽吸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增加冠脉灌注,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5.
<正>申宝忠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分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影像研究所所长,哈医大四院医学影像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享受省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杰出业绩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调整肠道菌群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常规治疗加服培菲康,对照组TACE前后按常规治疗,2组TACE前后检测转氨酶和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血肝功能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血肝功能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血内毒素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血内毒素水平比术前升高(P〈0.05);治疗组在TACE后血转氨酶和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结论肝癌TACE后应用微生态制剂,可降低血内毒素水平,改善肝功能状态,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张松山  王勇 《生物磁学》2005,5(2):20-2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8例患行超选择股骨头供血动脉插管,动脉造影、溶通治疗。结果:28例患治疗后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及改善,有效率96.4%;治疗后病变区血管分支增多、增粗;影像随访显示股骨头骨质不同程度修复。结论: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血管再通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的优势,能有效的改善股骨头的局部血液循环和髋关节的疼痛、活动功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8例患者行超选择股骨头供血动脉插管,动脉造影、溶通治疗。结果:28例患者治疗后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及改善,有效率96.4%;治疗后病变区血管分支增多、增粗;影像随访显示股骨头骨质不同程度修复。结论: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血管再通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的优势,能有效的改善股骨头的局部血液循环和髋关节的疼痛、活动功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无水酒精治疗肝细胞癌早期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检查技术,经皮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I)治疗52例肝细胞癌(肿块直径1.65.0cm),疗程结束后一周,以CDFI及CDE血流显示的有无作为评价PEI早期疗效的观察指标,并行组织学活检病理检查。结果:52个肿块经PEI治疗后,CDFI及CDE示大部分肿块血流信号消失,小部分肿块能检出血流信号,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DFI及CDE评价PEI治疗后肿瘤的灭活情况,其敏感性为:50.0%、77.8%,准确性为78.8%、90.4%,Kappa值为:0.486、0.779。结论:CDFI、CDE动态监控PEI治疗过程对指导治疗意义重大,CDFI、CDE评价PEI结果客观、可靠,CDE可以敏感而直观地显示PEI治疗后肿瘤周边及内部残存的血流信号,对指导PEI治疗、时机及靶目标的选择以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经指引导管早期应用维拉帕米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于我院行急诊PCI的患者,共纳入162例患者,按随机方法(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82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在首次球囊扩张后早期经指引导管内给予维拉帕米(200μg),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PCI术后冠脉血流情况,心肌梗死相关血清指标(CK-MB,cTn I)的峰值,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维拉帕米治疗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室性失常及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维拉帕米治疗组患者cTnI和CK-MB峰值分别为(46.63±13.77)μg/L和(139.87±35.45)U/L,生理盐水组cTnI和CK-MB峰值为(54.36±12.59)μg/L和(158.34±40.18)U/L,两组比较,P均0.01。MACE事件两组间未见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经导管早期给予维拉帕米不但可显著减少无复流现象,还可显著减少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住院期间MACE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