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62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而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异常被认为是该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自身抗体、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环氧合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等.但是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均在其发生和发展中亦起着一定作用.本文就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各种影响因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2.
目的:研究危重症患者肠功能障碍的相关临床因素,为有效防治肠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1例合并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无肠功能障碍的30例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研究平均动脉压(MPA)、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白细胞计数、钾离子、GPT/GST、白蛋白等指标与肠功能衰竭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肠功能衰竭与脏器损伤个数及死亡率的关系.结果:伴有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MPA、PaO2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白细胞计数和GPT含量明显高于无肠功能障碍组(P<0.05);血钾离子浓度及GST两组无差异(P>0.05);发展至肠功能障碍的患者平均脏器损伤个数多于对照组,并且有着较高的死亡率(P<0.05).结论:伴有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早期就表现出严重的低血压,低血氧,低白蛋白血症,肝功能的损害,对于这些方面的监测既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肠功能障碍的存在,也有助于指导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危险因素与钙调神经蛋白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关系.方法:分析近9年613例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后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钙调神经蛋白免疫抑制剂(环孢霉A,CsA;他克莫司,FK506)使用与PTDM发生的危险程度.结果:PTDM的发生率为24.1%,PTDM发生与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及BMI明显相关,PTDM患者钙调神经蛋白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剂量比明显高于移植后非糖尿病患者(non PTDM),且服用FK506后空腹血糖高于服用CsA.结论:与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BMI相比,服用钙调神经蛋白免疫抑制剂是导致PTDM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且FK506较CsA更易发生PTDM.  相似文献   
194.
195.
树干CO2释放速率(stemCO2effluxrate,FCO2)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树木自养呼吸的14%~48%。对FCO2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了解全球碳循环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FCO2的影响,指出这些因素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FCO2,而且各因素间还存在交互作用,此外,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会随时间、空间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今后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运用有效方法分离树干释放CO2的各个组分,并分析各个组分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深入揭示FCO2变化机制;(2)加强生物、非生物因素交互影响FCO2动态模型的研究,用以提高模拟的准确性;(3)深入探讨FCO2的温度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6.
<正>在国外买房子,中介常说的要考虑的3个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地段(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当然在中国不一样,只要是买到的房子,好像都会涨价。当然,你要是在09年买了海南的房子,你也会同意location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7.
江西省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现状调查与胁迫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9年2月对江西省五大水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的越冬中华秋沙鸭种群展开专项调查,分析了江西省越冬中华秋沙鸭种群的数量、性比、空间分布格局、生境特征及其胁迫因素.主要采用样线法在五大水系的主要河道展开同步调查,调查样线总长度400 km.结果发现,江西省越冬中华秋沙鸭有26个生活群255只个体,雌雄性比为119:117,其生活群雌雄性比也多接近1:1.江西省五大水系中,除赣江外,在其他4个水系均发现有中华秋沙鸭越冬群体.除了在曾有中华秋沙鸭越冬记录的婺源、贵溪、弋阳、浮梁、修水发现其越冬群体外,还首次在江西省境内的宜黄、武宁和龙虎山地区发现有较大的中华秋沙鸭越冬群体,而且龙虎山泸溪河段分布有本次调查中个体数量最大的有53只个体的群体.人类采砂活动、水质污染、非法捕鱼和家禽饲养是目前影响该种群生存的主要胁迫因素.  相似文献   
198.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心功能危险因素、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A组(n=25,LVEF<30%)、B组(n=25,LVEF 40%~50%)、C组(n=25,LVEF≥50%)三组,另根据随访1年后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n=51)和死亡组(n=29)。比较不同组别临床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组的心率及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1年以上、合并非心血管疾病人数占比、LAD、RAD、Scr、Hcy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死亡组的心率及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1年以上、LAD、RAD、Scr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合并非心血管疾病、LAD、RAD、Scr、Hcy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之间呈正相关(P<0.05);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LAD、RAD、Scr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之间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合并非心血管疾病、LAD、RAD、Scr、Hcy水平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LAD、RAD、Scr水平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LAD、RAD、Scr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之间均呈正相关,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来预测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9.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的130例HBV相关性肝癌选自于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期间所收治,所有患者均行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记录其生存情况,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130例患者随访截止时,死亡58例,存活72例,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1年生存率为82.31%,2年生存率为55.38%;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血清AFP、Child-Pugh分级、腹腔转移、门静脉癌栓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最大直径、血清AFP、Child-Pugh分级、腹腔转移、门静脉癌栓是影响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HBV相关性肝癌病患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0.
采取室内试验,研究蚯蚓对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几种不同阔叶的摄食量及影响因素、蚯蚓在不同阔叶中的生长状况和对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探讨蚯蚓在东北红松阔叶混交林阔叶分解中的作用。蚯蚓喜食枫桦、紫椴和色木槭分解落叶,不喜食水曲柳分解落叶。试验表明,温度、凋落叶种类和凋落叶的分解时间等因素影响蚯蚓摄食量的大小。蚯蚓对3种喜食分解落叶摄食量平均值为:枫桦>色木槭>紫椴。不同温度条件下蚯蚓摄食量平均值为:20℃>25℃>15℃。凋落叶分解时间越长,蚯蚓越喜食,其摄食量也越大。分解落叶的C/N比新鲜凋落叶低。蚯蚓在3种凋落叶中的日增重倍数和日排粪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温度下蚯蚓日增重倍数的平均值为25℃>20℃>15℃。蚯蚓在紫椴凋落叶中日增重倍数高于枫桦和色木槭分解落叶,在色木槭分解落叶的摄食过程中日排粪平均值高于紫椴和枫桦凋落叶。微生物对落叶中有机碳分解40d的作用小于蚯蚓对落叶摄食20d。蚯蚓摄食20d对增加凋落叶中的全氮含量的作用大于微生物单独分解40d。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蚯蚓对阔叶凋落叶的分解占年平均凋落叶量的10.3%左右。蚯蚓在红松阔叶混交林中阔叶分解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