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针对无土陡坡排岩场特殊的立地条件,以城市污泥、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配制的人工土壤进行基质改良的基础上,以坑植式种植刺槐(Robina pseudoacacia)及棉槐(Amor-pha fruticosa),同时在种植坑中撒播牧草以培肥土壤,促进乔木生长固坡。结果表明,在人工土壤Ⅱ(粉煤灰∶城市污泥=1∶1)上种植的刺槐有较好的成活率(70%)和生长势,说明该修复技术在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同时,既解决了矿山废弃地修复中珍贵的土源问题,又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2.
根据人β-球蛋白基因第一内含子5′-端供位序列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3′-端受位序列构建人工内含子,将人工内含子插入重组蚊浓核病毒质粒载体p7NS1-GFP中GFP融合表达的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编码框内,构建成载体p7NS1-Intron-GFP,与辅助载体pUCA共转染蚊C6/36细胞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GFP的表达情况。纯化、回收共转染后形成重组病毒与野生病毒,共感染白纹伊蚊二龄幼虫并观察幼虫体内GFP的表达情况。结果在C6/36细胞与蚊幼虫体内均观察到GFP的高效表达,证实人工内含子无论在蚊细胞系内还是在活体幼虫内均可正常行使其自我剪切的功能,未影响到下游蛋白GFP的表达。本研究为人工内含子在蚊虫细胞内的应用奠定基础,为蚊虫及其病原体相关基因工程技术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3.
基于BAC重组酶系统构建莱航鸡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莱航鸡重复的rDNA基因间的间隔序列为靶位点,利用BAC重组酶系统构建含人干扰素基因的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为建立莱航鸡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获得关键材料。首先构建BAC-TDN筛选载体,然后构建pYLVS-GID表达载体。将BAC-TDN筛选载体和pYLVS-GID表达载体共转化至大肠杆菌NS3529中,通过其Cre重组酶的作用形成BAC-TDN-VS-GID质粒,采用归位内切酶I-SceⅠ切除pYLVS质粒骨架,利用接头LS使之环化,构建成莱航鸡大容量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BAC-TDN-GID。每次克隆均经酶切或PCR、测序等鉴定DNA片段的插入及插入方向。以该载体为材料的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将提高基因定点整合效率,解决外源基因不能稳定表达、安全性等部分问题,突破了DNA重复序列不能作为外源基因整合靶位点的禁区。  相似文献   
134.
从2004年,人工饲养了18个凹甲陆龟,对其食性、行为、疾病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凹甲陆龟喜躲藏于阴暗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爱吃平菇、熟地瓜、黄瓜、西红柿等瓜果,常患寄生虫、胃肠疾病,较难人工驯养,提出了凹甲陆龟人工饲养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5.
王广力  高正发  余平静  赵尔宓 《四川动物》2007,26(4):834-836,F0003
丽纹攀蜥是中国已知的17种攀蜥中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本文就丽纹攀蜥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捕食与繁殖行为的特征做一描述。通过观察发现,丽纹攀蜥主要以小型节肢动物为食;在其求偶过程中,雄性个体间存在性内竞争;所产卵在孵化过程中体积有明显增大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6.
周学红  马建章  张伟 《四川动物》2007,26(4):859-861
野生动物资源是中医药业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目前,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物种灭绝速度加快,许多药用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许多野生动物野外种群难以恢复或恢复速度很慢、寻找中医药动物原材料的替代品短期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开辟中医药原材料来源渠道是促进中医药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正确认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的前提下,妥善、高效利用人工驯养繁殖、库存野生动物产品,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原则,优先保障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需要,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充分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促进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中医药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7.
杨碧珍 《蛇志》2007,19(3):230-231
我科于2005年开始施行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韵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22眼。该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轻,手术效果好,适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治疗。现将我科开展此术的围术期护理及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例(3只眼),女19例(19只眼),年龄56~73岁,平均64·5岁。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裂隙灯、眼压、B超、1 m光定位、红绿色觉等各项检测,血、尿、大便三大常规,血糖,肝、肾功能,ECG,X线胸透检查,除2例血糖异常外,其余19例患者各项检查指标无明显异常。1·2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138.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参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商及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恢复过程中刺槐林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微生物量随恢复年限的增加变化显著,10~15a后达到显著水平;并随年限逐渐增加,在近熟林和成熟林期基本达到稳定,成熟林后期又开始上升,恢复50a的刺槐林微生物量碳、氮、磷较坡耕地增加幅度分别为213%、201%和83%,但仅为天然侧柏林的50.98%、55.17%和61.48%。呼吸强度随恢复年限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与有机碳变化规律不同步;qCO2在恢复初期较坡耕地显著升高,随后迅速降低,25a后开始回落到坡耕地以下,50a后达到最低值,与天然侧柏林没有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微生物量碳、氮、磷、qCO2与土壤养分和恢复年限相关性最为密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人工刺槐林促进生态恢复可以依靠生物的自肥作用恢复土壤肥力和增加微生物量,但要恢复到破坏前该地区顶级群落时的土壤微生物量和理化性状,还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这个阶段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9.
孔令裕  倪晋仁 《生态学报》2007,27(4):1428-1433
通过对典型人工湿地去污模型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基于各模型微分方程而建立的统一去污模型。该模型能够将典型去污模型作为特例而导出,并能很好地解释这些模型之间的过渡关系。以潜流湿地中NH4^+和BOD5的降解为例,对统一去污模型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探讨,表明利用统一去污模型结构有助于深入揭示去污机理,从而提出更为精确的去污模型。  相似文献   
140.
十大医疗仪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械工业的许多革新化进展,使得对病人的医护得到许多根本性的改善和提高,要列出其中最重要的十大应用领域和技术,不是件容易的事。美刊MD&MD根据目前情况,指出对病人医护、临床实践、产品开发以及整个医械工业具有深远影响的十大医疗仪器技术。这些技术以其新产品对人类的医疗保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