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凹甲陆龟(Manouria impressa)属龟鳖目陆龟科,是仅产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的一种陆栖龟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湖南、云南、海南等省,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消化道线虫是危害成都动物园圈养凹甲陆龟的一类常见寄生虫.  相似文献   

2.
凹甲陆龟Manouria impressa(Gunther)为濒危珍贵物种。国外分布泰国、缅甸、越南、马来半岛等山区。我国宗愉、马积藩(1974)及赵秀壁(1986)分别报道在海南海口市和湖南邵阳市曾各得1只,1989年6月9日本所自市场购得1只活体凹甲陆龟,体重2460克,背甲长24厘米,背甲宽17厘米,壳高11.5厘米,前肢长11.5厘米,后肢长12.5厘米。盾片同心环纹模糊,缘盾半透明状,系老年雌龟。经饲养15个月,于1990年9月5日死亡。现将观察情况报道于后:1食性文献记载,陆龟类是草食性。我们先后用米饭、馒头、瘦猪肉、白菜叶、软浆叶、莴笋叶、蕹菜、大米、嫩玉米粒、金鱼…  相似文献   

3.
1964年夏,于海南岛海口市野生动物购销部得龟1只,经鉴定为凹甲陆龟Testudo impressa(Gün-ther)。 背甲长212毫米,背甲宽151毫米,壳高89毫米。 国外分布于泰国、缅甸、越南、马来半岛等山区。  相似文献   

4.
从成都动物园因腹泻死亡的凹甲陆龟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源菌,经选择性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等,确定该病源菌为D群肠炎沙门氏菌,其抗原结构式为1,9,12∶ g,m∶ -.该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引起人工感染小鼠大量死亡,且从其体内分离到相同特性的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该分离菌对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卡拉霉素、多粘菌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唑酮等敏感,对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耐药;同时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沙门氏菌毒力因子ivnA和ivnE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对该菌进行PCR检测,结果在该菌中成功扩增并检测出ivnA和ivnE基因.本试验尝试了沙门氏菌的PCR检测方法,为该分子诊断技术的全面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今后该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棉露尾甲Haptoncus luteolus Erichson是棉花和番荔枝科等植物上重要的传粉昆虫,研究其室内人工饲养技术对于开发其传粉价值和以其为对象进行转基因棉花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筛选的人工饲料和油菜花粉2种潜在的人工饲料,同时以天然饲料丝瓜花为对照,观察比较棉露尾甲初孵幼虫在3种饲料上的生长发育及羽化为成虫后的繁殖力差异。【结果】棉露尾甲初孵幼虫在3种饲料上发育至成虫的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与丝瓜花和油菜花粉相比,人工饲料饲养棉露尾甲的幼虫期缩短,蛹期延长;人工饲料饲养的雌成虫羽化后20d内累计产卵量显著高于丝瓜花和油菜花粉处理,且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单日高产卵量,从而显著提高繁殖力。【结论】人工饲料饲养的棉露尾甲生物学特征与丝瓜花饲养的相似,但繁殖力显著提高,可以利用人工饲料结合配套的饲养技术进行棉露尾甲的室内长期大量饲养。  相似文献   

6.
黄曲条跳甲人工饲养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建立实验种群,是开展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各种研究的基础,解决其幼虫阶段的人工饲养技术是建立其实验种群的关键。介绍经改进后的黄曲条跳甲室内人工饲养技术,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方便地获取试虫的不同虫态;采用"小菜苗法"和"萝卜薄片堆叠法"室内饲养黄曲条跳甲幼虫,最高存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黄曲条跳甲室内饲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饲养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的改进新方法,采用分隔式养虫笼饲养成虫和萝卜"凹"型孔饲养幼虫,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饲养,卵的成活率可达89.3%,1~3龄幼虫的存活率为65.0%~70.0%,蛹的存活率达80.0%,可以有效实现黄曲条跳甲的室内饲养。  相似文献   

8.
对2001-2007年先后饲养于成都动物园的4条巨蜥的食性、行为和疾病等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巨蜥生性胆小,白天很少活动;在人上饲养条件下可以自主采食鲫鱼、青蛙和小白鼠等活的动物,也可自主采食牛肉、精猪肉和鹌鹑蛋;常患寄生虫、感冒并继发肺炎等疾病.人工饲养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90%;安全越冬的基础温度为20℃,相对湿度60%~90%.人工饲养的难度较大.提出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巨蜥饲养环境配置、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越冬和越夏的饲养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陆龟科甘肃龟属的一新种——济源甘肃龟和三个该科的未定种。标本皆产自河南济源济源群,时代为始新世。新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较大,背甲高凸,椎板大多为六角形,短侧边朝前。肋板内、外缘长度交替变化。倒数第二上臀板分叉,包围后面一块上臀板。尾盾分离为二。上腹甲内面增厚,略突出于背甲之前。喉盾位于内腹甲之甚前,喉肱沟和肱胸沟都不割切内腹甲。腹盾长度为胸盾的六倍。骨桥宽,腹甲后端锐凹。腋柱、鼠鼷柱徽弱,前乌喙骨突与肩胛骨本体夹成钝角。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物对苏卡达陆龟Centrochelys sulcata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了7只大小相近苏卡达陆龟在自主取食对叶榕Ficus hispida果实前后,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功能预测结果的变化。结果表明,Alpha多样性指数和优势菌门及其相对丰度在组间无显著差异,相对丰度>1%的菌属数量和相对丰度的组间差异显著。主坐标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显示菌群存在明显的组间分离现象,LEfSe分析显示2组样本均有各自的标志物种。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取食对叶榕果实期间,粪便菌群表现出抗生素类物质如四环素、聚酮类化合物及抗氧化活性物质甜菜素的合成显著高于非取食期间,而对环境污染物如乙基苯、双酚、阿特拉津和多环芳烃等的降解能力显著高于非取食期间。苏卡达陆龟肠道菌群对食物组分的变化具有积极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