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1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338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632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696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322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66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119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nti-RNA——研制者称之为反(anti-)mRNA、反义(anti-sense)RNA、  相似文献   
72.
在过去几十年来,世界上用分子水平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基因失调已有许多报告,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由于生化的重组基因技术而来,用在单独的分析特异的基因、基因产物以及核酸结构分析编码,基因表达的规律,从而用以检测某些疾病,例如早期妊娠时测定血清或羊水中的基因紊乱,可以及时治疗或预防。  相似文献   
73.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提纯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子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用免疫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对四林棉铃虫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于进行了血清学比较研究。四株棉铃虫NPV分为两个包埋类型:单粒包埋型和多粒包埋型。soI.{3株和H.M株属前者,VHA 273株和XIA 10株属后者。同一株NPV的多角体蛋白或病毒粒子只与它们同源抗血清有反应。它们之间无交叉反应,表明同一株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子各具有特异的抗原。四株NPV的多角体蛋白不仅与同源的多角体蛋白抗血清有反应,而且也与异 源的多角体蛋白抗血清有交叉反应,说明四株NPV多角体蛋白具有共同的抗原。而四株病毒粒子与同源的病毒粒子抗血清有反应,在它们之间无交叉反应,表明四株NPv病毒粒子各具有自己特异的抗原。  相似文献   
74.
对IBRV感染牛肾细胞的DNA合成动态以及该病毒在细胞内的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病毒DNA合成的速度在接种病毒后6小时出现一个峰值,随后减慢,并在病毒感染24小时前停止。核壳体的出现是在病毒感染后8小时细胞的细胞核内,而在这一时期细胞中还可见到极少量的成熟病毒。纽胞核内的病毒核壳体装配在接种病毒后24小时左右停止,而病毒核壳体的成熟与释放过程则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75.
在建立地鼠结肠炎模型的研究中,进行了地鼠盲肠内容物中难辨援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分离、鉴定及其毒素的测定。儿种选择培养基的比较结果表明,环丝氨酸一噻孢习丁血琼脂分离阳性率最高。根据菌落及镜下形态、对氧敏感性、生化反应、抗生素敏感试验等结果证明分离物为棱状芽孢杆菌。用地鼠肾细胞培养物证明大部分病鼠盲肠内容物中含有该菌的细胞毒素,该毒索可被索氏梭状芽孢杆菌(Clostrtdium sordellii)的抗毒素所中和。  相似文献   
76.
77.
由开花前1—4天的向日葵子房中取出胚珠,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漂浮培养,诱导了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为单倍体的胚状体.亦诱导了珠被绒毡层产生胚状体。对两种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及其形态发生特点作了显微观察与描述。  相似文献   
78.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在今天纯种人工栽培同样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方向。经查上海栽培香菇“菌种”内生长不正常的菌丝体制剂中有直径为20nm,长度多为100—200nm的类似棒状病毒颗粒。在接种后14—20天,生长缓慢的菌丝体中有直径为28、36、40nm三种不同大小的类似球状病毒颗粒,未见棒状颗粒。在香菇子实体的制剂中同样见到与菌丝体中一样的球状颗粒以及大小为15—16nm×100—300nm的较细的棒状颗粒。病香菇菌褶超薄切片中显示棒状颗粒结晶及球状颗粒的聚集;在液泡中有直径为15—16nm的棒状颗粒。  相似文献   
79.
日本东京味之素公司: 取得三方面成就:1、由该公司实验室从人细胞中分离到纯的人白细胞间溶菌素基因。2、鉴定得知它的基因产物是13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3、通过DNA基因重组技术将此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得到了由细菌产生的人白细胞间溶菌素。味之素公司付总裁认为,在今后4到5年,此产品可望成批生产。 日本林原生物化学公司: 他们将立即开始生产能提高对癌症免疫性能的物质一人白细胞间溶菌素。该公司的方法是将人的淋巴细胞植人到仓鼠之中,仓鼠细胞就会大量分泌人的IL-2,不过大规  相似文献   
80.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在今天纯种人工栽培同样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方向。经 查上海栽培香菇“菌种”内生长不正常的菌丝体制剂中有直径为20am,长度多为l(10--200nm 的类似棒状病毒颗粒。在接种后14—20天,生长缓慢的菌丝体中有直径为,28、36、40ran三种不同大小的类似球状病毒颗粒,未见棒状颗粒。在香菇子实体的制剂中同样见到与菌丝体中一样的球状颗粒以及大小为15--16nmx100--300am的较细的棒状颗粒。病香菇菌褶超薄 切片中显示棒状颗粒结晶及球状颗粒的聚集;在液泡中有直径为15一16nm的棒状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