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PEG 法诱导普通小麦的原生质体与新麦草、无芒雀麦及韦氏雀麦等3 种近缘或远缘属间禾草的原生质体进行对称融合。对融合再生细胞系进行形态比较、同工酶分析及5S rDNA间隔序列差异分析, 以鉴定其杂种性质。对部分杂种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组成的分析, 就体细胞杂种中小染色体及染色体断片的产生与异源核质的互作及亲缘远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总结了亲缘选择的概念并对亲缘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对利他行为、适合度、广义适合度、亲缘系数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另外还总结了基于亲缘选择的利他行为发生的条件,说明了亲缘选择在人类家族企业中的应用,对亲缘选择理论的学术价值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曹胜炎  魏明新 《遗传学报》1992,19(2):107-116
在遗传力的估计过程中,需将多种非遗传因素的影响从公畜间方差或者母畜间方差中剔除。在我国常使用的是盛志廉教授提出的单元内同胞相关法。本文对该法从理论上进行了更详细的证明,并将其推广到两层分类方差分析时的情况。同时还给出了当公母畜彼此间有亲缘关系时,利用单元内方差分析估计遗传力的方法。这些方法既可使遗传力的估计简便,又具有多因方差分析的功用。  相似文献   
24.
赵振民ZHAO  Zhen-Min 《遗传》1997,19(3):13-16
采用DNA指纹分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对一例与公驴交配生育了后代的母|JUE||TI|后代进行了亲缘鉴定和血清蛋白、酯酶遗传的分析。结果可以认定其亲子关系并证实母骡生育的事实。虽然本例母|JUE|| TI|的后代在Pr、Al、Pa和Hb、Es等基因座位上的基因表达倾向于驴,但其外貌仍明显地带有种间杂种的特征。因此,尚不能简单地认为其已“回归”为纯种的驴。 Abstract:By adopting DNA fingerprints analysis an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imultaneously,the author made an genetical study on analytical evaluation of kindred relationship and contents of serum protein and esterase of a female hinny and her offspring bred after her mating with a masculine ass.As a result,the parental relationship together with the child-bearing fact of the hinny is hereby clearly verified.The appearance of the offsping,however,still showed some prominent characters of interspecific hybrid,though in the gene demonstration the offsping was proved inclining to the ass especially on those gene loci as Pr,AL,Pa,Hb and Es.Therefore,in the author′s opinion,the offsping could not be simply regarded as a “regressed” ass pure-line.  相似文献   
25.
广义小檗科植物药用亲缘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广义小檗科Berberidaceae s.l.植物的亲缘关系、化学成分与疗效间存在的联系性, 即药用亲缘学的研究, 将有关本科的植物化学、疗效等信息数据与植物亲缘关系进行综合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本科的化学成分可以划分为几大类型: 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鬼臼毒素类木脂素、三萜皂苷、喹喏里西啶生物碱和淫羊霍苷类黄酮等, 结合其疗效, 发现广义小檗科从药用亲缘学的角度来观察, 可以划分为4个独立的小科, 即南天竹科Nandin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狭义)、狮足草科Leonticaceae和鬼臼科Podophyllaceae。  相似文献   
26.
合作贮食是社会性动物应对食物匮乏的重要对策,但其内在的生态学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以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根据亲缘关系划分为亲缘组和非亲缘组。在人工实验箱中录像统计不同组别合作贮食行为占用时间的差异,探究亲缘关系对合作贮食行为的影响,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探究亲缘组个体对贮食的贡献—收益关系以及与贮食行为相关的个体特征因素。结果表明,在组间水平上,与非亲缘组相比,亲缘组的布氏田鼠表现更多的合作贮食。在亲缘组个体水平上,不同个体对贮食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存在很大差异。个体对合作贮食的付出与其取食的收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个体合作贮食贡献越大,其睾丸指数和睾酮含量降低越显著。研究结果说明,亲缘关系的存在有利于布氏田鼠的合作贮食,但合作贮食贡献大的个体,其繁殖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27.
中药贝母的基原植物和药用亲缘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贝母是一种常用中药,有十分悠久的药用历史。百合科Liliaceae中的贝母属Fritillaria是中药贝母的主要来源,此属全世界约有130种,我国由于近年来发表了大量的新种和新变种,使国产贝母属的种名达到80个,变种名称52个,变型名称6个。大量新分类名称的出现对中药贝母的质量控制和应用方面造成一定困难。通过对中药贝母的历史沿革、植物分类、地理分布、化学成分、现今生产及应用等的综合研究整理,将中药贝母划分为6个类型:浙贝母、川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和安徽贝母。这样的划分除安徽贝母尚未收载于药典外,其他均与现行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所收载的内容一致。通过此项研究,作者建议,凡是主要经济植物的新名称的出现必须更加慎重,而且从实际应用的观点出发,分类群的划分不宜过细。  相似文献   
28.
曾晨  刘阳 《生物多样性》2022,30(11):22219-161
长期以来, 学者普遍认为大多数鸟类的嗅觉能力较弱或丧失。早期实验未能得到统一而清晰的结果, 进一步扩大了这一认知误区。随着研究手段和技术的发展, 解剖学、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等学科提供了鸟类嗅觉存在的证据。目前, 相关研究在鸟类14目33科中发现了嗅觉通讯的证据。与视觉和听觉一样, 这一感觉通路可能在鸟类的觅食、导航、防御、隐蔽、警戒和交流等社会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于嗅觉通讯在鸟类社会行为中的功能, 通过回顾近十年的相关研究, 综述鸟类嗅觉在物种和个体识别、繁殖行为、亲缘识别、配偶选择与竞争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我们也指出: 研究手段的创新将揭示更多鸟类物种在社会行为中对于嗅觉通讯的运用。此外, 当前研究多聚焦于少数物种和单一层面(如生理、生态和环境等), 使用分子生物学、解剖与生理学、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手段的整合研究较为缺乏; 而后者更有可能全面地揭示鸟类嗅觉通讯的复杂机理及其在社会行为中发挥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29.
植物亲缘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代以来剧烈的地质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反复交错对温带植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种群结构和物种分化造成了深刻影响。近20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分析方法的成熟,植物亲缘地理学利用基因谱系关系和在种群中的时空分布来追溯种群的进化历史,在探讨植物类群对地质气候变迁的响应以及种群分化的历史成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作者也注意到了被研究者所忽略的一些问题。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总结,着重于分析方法和几个常用软件的使用,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微卫星在种公牛个体识别与亲缘鉴定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美国ABI公司牛亲子鉴定试剂盒(Bovine Paternity PCR Typing Kit, 包括11个常染色体)和3个自选的Y染色体微卫星座位, 检测我国部分种公牛站肉用种公牛14个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分布, 评估其遗传多样性, 并探讨其用于个体识别与亲缘鉴定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种公牛在14个微卫星座位中遗传多样性均较高, 其中MCM158座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高达到0.888, ETH10座位的最低, 为0.482。单个座位的个体识别能力在0.715~0.968之间, 累积个体识别能力为99.99%, 累计非父排除率达到99.99%, 表明采用的14个位点适用于个体识别和亲缘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