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记述了中国等足目寄生亚目鳃虱科真虾鳃虱亚科1新纪录属,即深海鳃虱属Bathygyge Hansen,1897,该属唯一的种巨深海鳃虱Bathygyge grandis Hansen,1897是真虾下目镰虾的鳃腔寄生物.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72.
【目的】田间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J.E.Smith)蛹与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 Fabricius、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5种重要鳞翅目害虫蛹容易混淆。明确草地贪夜蛾与其它5种重要的鳞翅目害虫蛹的形态差异,为田间鳞翅目害虫蛹的准确鉴别和田间调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式显微镜拍照观察并分析草地贪夜蛾蛹、斜纹夜蛾蛹、甜菜夜蛾蛹、粘虫蛹、棉铃虫蛹和亚洲玉米螟蛹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相关特征差异编制了区分草地贪夜蛾与此5种鳞翅目害虫的检索表和快速区分表。【结果】草地贪夜蛾蛹主要特征为中足末端到达下颚末端之前,触角末端到达中足末端之前;中胸背板前缘略直;第4-7腹节背面前缘着生多行粗点刻;腹部末端臀棘上着生1对基部分开呈八字形的刺。草地贪夜蛾蛹腹部末端臀棘部位与其它5种害虫均不相同,辅以附肢位置、中胸背板前缘线和腹部点刻等特征可以准确将其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的蛹区分。斜纹夜蛾中胸背板前缘线和臀棘上的刺与草地贪夜蛾有异;甜菜夜蛾下颚与中足位置及臀棘上的刺与草地贪夜蛾有异;粘虫腹部点刻和臀棘上的刺与草地贪夜蛾有异;棉铃虫触角末端位置和腹部末端的刺与草地贪夜蛾有异;亚洲玉米螟腹足遗迹和臀棘上的刺与草地贪夜蛾有异。【结论】根据蛹的结构特征,可以区分草地贪夜蛾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等害虫的蛹。  相似文献   
73.
<正>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笔者在西藏昌都市八宿县、贡觉县、芒康县和昌都县先后观察并拍摄到白鹭(Egretta garzetta),为西藏首次发现。2013年9月29日,在八宿县然乌镇政府后方的湖边(29°30′17.28″N,96°45′25.44″E,海拔3 934 m),观察到2只白鹭成鸟,其体形纤瘦,全身羽毛白色,头部无羽冠,肩、背和前胸的蓑状羽也消失,呈冬羽特征;虹膜为黄色;眼先黄绿;嘴黑色,但嘴裂处及下嘴基部显淡黄色;胫与跗跖部黑色,趾黄绿色。2014年5月至6月,  相似文献   
74.
2012年9月,在中国南沙群岛渚碧礁采集到猪齿鱼属标本1尾,经鉴定为中国新纪录种——腰纹猪齿鱼(Choerodon zosterophorus)。本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吻稍突出;背鳍ⅩⅢ-6;臀鳍Ⅲ-10;体被中大圆鳞,侧线完全,侧线鳞片27;从最后几个背鳍鳍棘基部下侧至胸鳍基部上侧之间有1条较宽白带;背侧有1较大黑色斑点,白斑背鳍后端处腹鳍位置上背部也有1较大黑点,通常在白斑处以黑色边缘线形式向前腹端延伸至腹部后侧;成体尾鳍为灰色。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亚洲玉米螟越冬特性及预测预报的研究,对于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东昌府、曲阜、商河、滨城区、即墨和栖霞地区玉米秸秆和穗轴进行剖查,统计越冬幼虫虫量和位置分布。并将幼虫带回济南放于室外待其化蛹,统计化蛹时间及存活率。【结果】山东省6个地区2007年春季玉米秸秆和穗轴中亚洲玉米螟平均越冬虫量分别为41.80头/百秆和19.91头/百穗,其中在玉米秸秆中越冬虫量占总量的67.30%。越冬幼虫在玉米秸秆上、中和下部比例分别为21.18%、38.80%和40.02%。越冬代亚洲玉米螟化蛹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分别为5月27日、6月5日和6月21日,预测越冬代羽化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分别为6月8日、6月17日和7月1日。【结论】应重视对亚洲玉米螟越冬虫源的控制,及时处理玉米秸秆和穗轴,第一代幼虫应该在6月中下旬防治,第二代应该在7月中旬防治。  相似文献   
76.
亚洲近颌龙属(Caenagnathasia)首次报道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晚白垩世Bissekty组,时代为土伦阶(Turonian)。报道了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二连大巴苏组的一件下颌联合部分,根据以下特征将这件标本归为亚洲近颌龙属:齿骨完全愈合,齿骨愈合部分未向下倾斜,齿骨背侧边缘的前部侧面观略凹,侧面的咬合面具有舌嵴,舌嵴上具有尖状突起,血管槽和相关的孔未延伸到齿骨愈合部分的背面,具有前部的咬合槽。新的标本将亚洲近颌龙的生存时代和地理分布延伸到了中国的坎潘阶(Campanian)。  相似文献   
77.
广布种昆虫可调节其生活史以适应栖息地的条件变化,如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期,使其发生与栖息地的物候(如食料、气温和降雨等)同步,这对昆虫在栖息地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为玉米主要害虫,在中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栖息地气候也不同,不同地理种群生活史发生了分化,如化性、临界光周期、滞育后羽化时间、体重和体型、繁殖力和抗寒力等均不同。然而该虫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尚未见系统报道。为此,详细比较了来自5个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即广西阳朔(YS)、江西南昌(NC)、山东泰安(TA)、河北廊坊(LF)和黑龙江哈尔滨(HEB)在20—31℃下卵、幼虫、蛹发育历期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不同地理种群的卵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20、22和25℃下,卵期从南到北稍有延长,卵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但在28℃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卵期基本相等,与纬度相关性不显著。在31℃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温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期存在显著差异;在22、25和28℃下,幼虫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而在20和31℃下,幼虫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负相关,在20、22和25℃下,最北的哈尔滨种群的幼虫期变幅不大,而其他4个种群的幼虫期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缩短。各地理种群20℃下的雌蛹、28℃下的雄蛹和31℃下的雌雄蛹期差异均不显著,其他雌或雄蛹期差异显著;各温度下的雌雄蛹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广布种昆虫可以调节其自身发育历期以适应栖息地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8.
记述了采自宁夏和福建的中国雄尾螨科2新纪录种:雄尾螨属Arrenurus Duges,1834的大雪山雄尾螨A.(A.)daisetsuensis Imamura,1951和旗月雄尾螨A.(A.)velifer Lundblad,1969,并对这2个种进行描述和补充绘图。  相似文献   
79.
记述蚁蛉科Myrmeleontidae蚁蛉属Myrmeleon中国1新纪录种,狭翅蚁蛉Myrmeleon trivialis Gerstaecker,1885;提出藏蚁蛉Myrmeleon zanganus Yang,1987为狭翅蚁蛉Myrmeleonon trivialis Gerstaecker,1885的新异名.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匈牙利绍莫吉州博物馆和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动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80.
记述锦织蛾属PromalactisMeyrick4个种,包括新种掌锦织蛾P.palmata sp.nov.和仿丽头锦织蛾P.subcolacephala sp.nov.,中国新纪录种西锦织蛾P.sineviLvovsky,1986和斯锦织蛾P.svetlanaeLvovsky,1985。文中提供了每个种的成虫和外生殖器特征图。掌锦织蛾,新种Promalactis palmata sp.nov.(图1,5,9)本种外形和外生殖器特征与显锦织蛾P.epistactaMeyrick,1908近似,但本种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背基部突起呈叶状,抱器瓣端部1/3近似掌状,阳茎基环侧叶末端达背兜2/3处,阳茎具2枚角状器。显锦织蛾P.epistacta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背基部突起柳条状,抱器瓣端部钩状,阳茎基环侧叶不明显,阳茎具1枚角状器。正模♂,贵州省绥阳县宽阔水保护区,海拔1500m,2010-08-12,杨琳琳采,外生殖器玻片号DZH10243。副模:2♂♂,3♀♀,2010-08-10~13,其它资料同正模,1♂,1♀,2010-08-16,杜喜翠采,采集地点同正模(外生殖器玻片号DZH10244♀,DZH10245♀,DZH10247♂,DZH10249♀,DZH10250♂)。分布:中国(贵州)。仿丽头锦织蛾,新种Promalactis subcolacephala sp.nov.(图2,6)本种与丽头锦织蛾P.colacephalaWang,LietZheng,2000非常近似,但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末端背面有1钩状突起,阳茎末端无刺状突起。丽头锦织蛾P.colacephala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末端背面有1直的突起,阳茎末端有1弯曲的刺状突起。正模♂,贵州省绥阳县宽阔水保护区,海拔840m,2010-06-09,杨琳琳采,外生殖器玻片号DZH10335。副模1♂,2010-06-08,其它资料同正模(外生殖器玻片号DZH10253)。分布:中国(贵州)。西锦织蛾Promalactis sineviLvovsky,1986中国新纪录(图3,7,10)Promalactis sineviLvovsky,1986:39.分布:中国(北京、河北、山西、辽宁);俄罗斯(远东)。斯锦织蛾Promalactis svetlanaeLvovsky,1985中国新纪录(图4,8,11)Promalactis svetlanae Lvovsky,1985:101;ParketPark,1998:57.分布:中国(黑龙江);俄罗斯(远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