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云南色球藻科新分类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云南石林国家级风景区碳酸盐岩表面的气生蓝藻类进行研究时,发现色球藻科中的1个新 种和3个新变种。其中石林肾胞藻是中国特有属——肾胞藻属中至今发现的第2个种;3个变种均属于星球藻属。  相似文献   
952.
云南海口早寒武世褐藻化石新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徐兆良 《Acta Botanica Sinica》2001,43(10):1072-1076
主要报道了产自云南海口耳材村早寒武世筇竹寺组玉案山段澄江生物群中的褐藻化石-拟点叶藻(Punctariopsis latifolia gen.et sp.nov.)简单拟点叶藻(Punctariopsis simplex gen.etsp.nov.)和古德带藻(Vendotaenia cf.antiqua Gnilovskaya)3种。这些化石丰富了澄江生物群物种的多样性,为研究该群生物爆发性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通过对现生褐藻和褐藻化石形态学的比较研究,表明化石属和现代属在系统演化上可能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并进一步证明了澄江生物群在云南海口地区发生于一个潮间带和亚潮带的海水环境。  相似文献   
953.
云南野生贸易真菌资源调查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野生贸易真菌即市场上出售的野生真菌,云南的野生贸易真菌资源十分丰富且长期以来受到关注。但以往对于这一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研究较为缺乏。本项目通过市场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自1997-2001年连续4年对云南野生贸易真菌从种类、地理分布、季节变化、基于贸易量的优势度评价和经济价值5方面进行研究。云南野生贸易真菌已知共64属207种(含变种、变型),以担子菌中的牛肝菌属(Boletus)、口蘑属(Tricholoma)、鸡Chong菌属(Termitomyces)、革菌属(Thelephora)、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丛枝瑚属(Ramaria)为主,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和较强的地区特有性。尽管具有人为选择的因素,但云南野生贸易真菌仍表现出较强的地理分布特异性:滇南地区包含较多的热带种类,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而滇西北则具有较强的温带高山、亚高山性质,滇中、滇西南等地表现出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特征。以上各地区既有各自的代表种类,又通过某些过渡类群存在一定的联系。根据各个种贸易量的相对大小即优势度将贸易真菌分为4个等级,其中的优势Ⅰ级和优势Ⅱ级为主导种类。云南贸易真菌中约近90%的种类为食用菌,5%为药用菌,另有约7%为有毒种类。对每一种贸易真菌的经济价值给予了评价。  相似文献   
954.
本文以怒江大峡谷及下游地区的独龙族、怒族、僳僳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和傣族7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为对象,利用PCR分型法筛查Y染色体特异区YAP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结果显示:怒族的YAP^ 频率为1.82%,景颇族为12.50%,傣族为10.00%,其他4个民族群体均为YAP^-。  相似文献   
955.
云南省波蚱属二新种(直翅目:蚱总科:短翼蚱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采自云南省短翼蚱科昆虫2新种,即云南波蚱Bolivaritettix yunnanensis sp.nov.及福贡波蚱Bolivaritettix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56.
报道中国横断山区华山虾属一新种,即永胜华米虾Sinodina yongshengica sp.nov.,对其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57.
云南东南部秋海棠属侧膜组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氏秋海棠 新种 (侧膜组 ) 图 1BegoniazhengyianaY .M .Shui,sp .nov .(sect.ColoecentrumIrmsch .) ,Fig .1SpeciessimilisB .luzhaiensiKu ,quaefoliorumlaminisi  相似文献   
958.
滇南金丝桃 新种 图 1HypericumaustroyunnanicumL .H .WuetD .P .Yang,sp .nov.Fig .1Speciesfoliisverticillatisternis,basiinaequalibus,staminibus 1 0~ 1 3  相似文献   
959.
叉蕨属是蕨类植物的大属之一,全世界约150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据记载,中国 有27种、2变种,分布在长江以南,仅有2种北达长江以北四川境内,而大部分种类集中分布在云南。近 来,笔者主要对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室的标本进行了清理,也参考了中国科学院植物 研究所标本馆的标本,这些标本不少是近年来所采集,其中,发现1新种并有1种和1变种为中国新记 录,1种为云南新记录,1种为贵州新记录,有4个种名是新异名,即Tectaria cosimilis Ching et C.H.Wang, T.decurrenti-calata Ching et C.H.Wang,T.fengii Ching et C. H.Wang,T.Simaoensis Ching et C.H.Wang。至此,所知云南产叉蕨属有22种、2变种。  相似文献   
960.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以云南美登木 (MaytenushookeriLose .)未木质化的茎和嫩叶为材料诱导出愈伤组织 ,经过继代培养建立了悬浮细胞培养系。培养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抗橙色青霉 (PenicilliumavellaneumUC_4 376 )生长的生物活性。对培养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分离鉴定了 9个化合物 :2 ,3_diacetoxylmaytenusone (1)、角鲨烯 (squa lene ,2 )、β_谷甾醇 (β_sitosterol,3)、2′ ,3′,4′_triacetylsitoindosideⅠ (4)、salaspermicacid (5 )、美登酮酸 (maytenonicacid ,6 )、2α_羟基美登酮酸 (2α_hydroxy_maytenonicacid ,7)、6 ,11,12_trihydroxy_8,11,13_abietrien_7_one (8)和 11,12_dihydroxy_8,11,13_abietrien_7_one (9) ,其中化合物 1为新化合物。通过 2DNMR对化合物 5 - 7的NMR数据进行了全指定 ,并修正了化合物 5和 6的部分碳谱数据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